11.2 看不見的運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分子動理論的觀點,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 2、 了解固體、液體、氣體中的分子狀態。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演示實驗,對比實驗,討論,分析,概括出“分子間存在間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著,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結論。 2、 通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深化認識,提升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用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解釋宏觀
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1.2,看不見的運動,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1.2,看不見,運動
漫步建筑長廊 教學目標: 1、各樣民居的構造特點,了解我國南北民居的不同之處和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 2、特色的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傳統民居,設計房屋的承重結構圖。 3、從教學中得到啟發,對老建筑的去留問題抒發己見。教學重難點: 1、了解各民居的特點 2、培養學生總結分析的能力課時安排:3 課時 教一、引入新課 傳統民居是指由于所處地區的氣候、環境條件 學和人們的Th活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漫步,建筑,長廊,教案
探尋鐘表世界 活動一探究鐘擺快慢的奧秘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 能 了解擺鐘的工作原理,知道影響擺鐘走時快慢的因 素。 過程與方 法 通過設計簡單的實驗來驗證影響擺鐘走時快慢的因 素 情感、態 度、價值觀 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 的能力 活動重點 了解擺鐘的工作原理和影響擺鐘走時快慢的因素 活動難點 通過設計簡單的實驗來驗證影響擺鐘走時快慢的因素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探尋,鐘表,世界,教案
通信連接你我他 活動一:從烽火臺到網絡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 能 1、了解覺的通信方式及其作用和特點。 2、現代社會是信息時代的社會,通信技術高度發達。 過程與方 法 1、通過査閱和整理資料,了解通信有關知識。 2、通過比較資料、分析資料,有意識獲得更多信息。 3、將自己所想到的內容用漫畫或簡筆畫的形式表現 出來。 情感、態 度、價值觀 鍛煉處理信息的、口頭表達能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通信,連接,教案
生活中的燈 教學目標: 1、了解燈的種類及功能,知道宣傳和使用節能等的意義,對路燈的形態和發展有初步的了解 2、培養收集信息、觀察、分析、設計的能力s 3、培養合作意識、表達和創新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懂得科學探究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燈的種類和功能 2、指導宣傳節能等意義 課時安排:3課時 活動一:和燈做朋友 教學過程: 一、從談話引入新課。 二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生活,中的,教案
漢字王國 活動一 了解漢字的發展演變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 能 1、了解漢字是如何形成與發展演變的。 2、了解漢字對人類的貢獻。 過程與方 法 通過査找資料、整理資料,對漢字有進一步的了解。 情感、態 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和審判能力 2、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重點 了解漢字的形成、演變及對人類的貢獻。 活動難點 了解漢字對人類的重大貢獻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漢字,王國,教案
此文檔為word格式,下載后您可任意編輯修改!) 安全教育 面對地質災害 第一課:應對地震有辦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 能 1、了解地震發生時的自我保護措施和應對地震后被 壓埋的方法。 2、發現周圍人群應對地震的措施中存在的問題。 過程與方 法 1、通過小組合作,了解地震發生時應如何自我保護。 2、通過調査研究了解我們周圍人對地震的預防措 施。 情感、態 度、價值觀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安全教育,面對地質災害-教案,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安全教育,面對,地質災害,教案
小小護綠隊 活動一:綠化真的能降溫嗎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 能 1、綠色植物不僅能夠美化環境,它們還使得空氣濕 潤、清新。 2、綠化可以降溫。 過程與方 法 1、制訂實驗方案開展測量,準確記錄實驗數據。 2、通過査閱資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 情感、態 度、價值觀 1、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活動,培養合作互助的意識。 2、發展獨立思考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小小,護綠隊,教案
飛天圓夢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開展狀況,了解人造的球衛星和神州飛船相關知識,了解航天人科技攻關、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 2、通過了解航天事業取得的重大成績,認識到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進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樹立為祖國航天事 業做奉獻的遠大志向。 3、通過航天科技的最近新聞播報,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養成天天看新聞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了解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飛天,圓夢,教案
心有榜樣 活動目標 1.教育學生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長處,應該向他們學習。 2.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不妒忌,愿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養成教育訓練點,使學生心中有自己的榜樣,能在榜樣的鼓勵下,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活動重點 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不妒忌;心中有自己的榜樣,能在榜樣的鼓勵下,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活動難點 愿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活動準備 學習XX好榜樣相關資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榜樣,教案
安全在我心中 活動目標 1、了解安全的一些相關知識,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了解里面的一些內容。 2、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3、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活動重點 了解安全的相關知識,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活動難點 增強安全意識,擬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活動準備 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一、準備階段 1、引入主題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安全,心中,教案
家鄉特產 活動目標 讓學生知道什么物產才算是特產,同學之間了解各個地方的特產有那些。 活動重點 讓學生知道什么物產才算是特產 活動難點 讓學生知道什么物產才算是特產 活動準備 一些當地特產資料,圖片,介紹。 教學過程 1、 內容導入:放映一些特產的錄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 提問: 一:你喜歡那些特產,為什么(個別提問)部分學生講完后,試問學生:你知道它們的產地在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家鄉,特產,教案
關注能源 活動一 怎樣讓電飯鍋更節電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 能 了解電飯鍋的正確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 法 通過觀察電飯鍋的正確使用方法,引發對生活中常 見現象的關注,形成愛提問和思考的習慣。 情感、態 度、價值觀 在制訂和實施實驗方案的過程中,體會控制實驗條 件的意義,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和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活動重點 了解電飯鍋的正確使用方法 活動難點
滬科版,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關注,能源,教案
第一節 電阻 教學目標: 1 知道電阻及單位。 2 知道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知道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 教學器材: 干電池兩節,電流表一只,小燈泡一個,開關一個,導線若干,銅絲、鎳鉻合金絲等。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電阻 一、復習提問 1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 2什么是電路?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二、導入新課 演示實驗1將一只燈泡
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5.1電阻和變阻器,教案,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5.1,電阻,變阻器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7-20章)教案(全冊共62頁) 17.1 磁是什么 教學目標 1能說出磁在日常生活、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 2了解磁體具有吸鐵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3會判斷物體是否有磁性,以及磁體的磁極和磁化的概念。 4了解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和磁場具有方向性,并初步認識地磁場;知道磁感線,會畫常見的磁感線。 教學重點 了解磁體具有吸鐵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極間的相互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教案
12.4升華與凝華 教材分析 升華與凝華是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四節, 教材從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出發,在讓學生進行實驗的基礎上,感知什么是升華,什么是凝華,在實驗中用對碘加熱來揭示固體升華是需要吸熱的,其逆過程凝華是需要放熱。再聯系實際分析一些自然現象和生產、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說明這些現象與生活息息相關,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標準“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發展理念,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注
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4升華和凝華,教案,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4,升華,凝華
課 題來源:學amp;科amp;網Zamp;Xamp;Xamp;K 14.2讓電燈發光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了解電路的組成,形成電路的概念。 2、知道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知道電流方向的規定,了解電池的正負極。 3、知道通路、開路和短路以及短路的危害 。 來源:Z|xx|k.Com 教學重點 學生初步認識電流、電路。 教學難點 在沒有老師指引的情況下,學生嘗試連接電路,自行分析電
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2讓電燈發光,教案,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2,電燈,發光
物體的內能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分析 1. 根據分子動理論,用類比的方法建立內能的概念。 2. 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 3. 實例分析,了解熱傳遞的三種形式。 4. 了解熱量的概念、單位。 教材分析 本節課建立物體內能的概念,采用的方法是:應用“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和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知識,與機械能中的動能和勢能作類比引出內能,這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影響物體內能的因素是通
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3.1物體的內能,教案,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3.1,物體,內能
物體的內能第一課時說課稿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1、教材特點 本節內容是九上第十三章第一節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內能的概念、內能大小與溫度的關系以及改變內能的方法。 本節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機械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更為抽象的能的形式,也為后面學習電熱器打基礎,因此本節在這一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2、學情分析 作為學習主體的九年級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由感性向理性發展的階段,但感性認
物體的內能,滬科版,九年級,一冊,物理,物體,內能,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