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內能單元測試卷 一、選擇題 1下列物理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運動的汽車關閉發動機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B紅墨水滴在清水中很快散開是擴散現象 C空中加油時,受油機的慣性減小 D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壓緊后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 2關于如圖所示的熱學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壓緊的兩鉛塊,下面懸掛鉤碼而不分開,這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 B乙圖中,試管內的水沸騰后,水蒸氣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卷,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第十三,單元測試
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同步測試題 一、選擇題 1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電壓表示數為U,電流表的示數為I,兩電阻的阻值分別為R1與R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R1 B.R2 C.R1R2 D. 2)實驗室中所使用的電流表是由小量程電流表改裝而成。在圖甲中滿偏電流(即小量程電流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Ig3 mA的電流表,其電阻Rg10 ,現借助一個定值電阻R0把它改裝為一個量程為3
歐姆定律,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第十七,步測,試題
點擊新材料教學設計 1、 教材簡析 本節主要介紹了四種典型新材料(納米材料、半導體材料、超導材料、隱性材料)的一些特點及其應用,通過新材料的學習,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物理學的重要性,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和向往。新材料是21世紀高科技領域的一個重要支柱,對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2、 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與生活、社會緊密聯系起來,這種由淺到深的遞進,且生活和社會緊密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5,點擊新材料,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5,點擊,新材料
3.7 眼睛與光學儀器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對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鏡可以改變成像的位置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 2)知道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能成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 3)初步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結構和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的鏡片,研究兩種鏡片的作用。 2)知道怎樣操作照相機,學會相應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7,眼睛與光學儀器,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7,眼睛,光學儀器
物體的質量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維還不發達。對于物體的質量,學生已有一定得日常生活常識,已初步掌握了質量單位的換算,同時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較強,樂于參與實驗,但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欠缺。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多媒體展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材分析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物體的質量,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物體,質量
課題: 希望你喜愛物理 教學目的 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3、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 重點: 難點: 關鍵: 能如何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的興趣。 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 否利用實驗、現象激發學生思維。 學情分析 1、 本節是第一堂物理課,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并沒有具體的物理教學內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實驗、現象、視頻等去調動學生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你喜愛物理,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喜愛
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現象; 2、理解光的反射規律; 3、知道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過程,重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設計實驗的能力。 2、觀察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現象,通過社會調查或查閱資料了解光的反射在實際中的應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光的反射定律簡潔、對稱、和諧,從中領略到物理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探究,反射定律
認識物質的一些物理屬性 教學背景: 學生已認識了物質的密度屬性,繼續學習物質的磁性、導電性、導熱性。學生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已初步接觸了物質的磁性,對磁性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但大多停留在固體的導電能力的記憶缺乏理解;有對物質導熱性的生活體會。 教學目標: 學會用觀察、實驗和比較的方法認識物質的磁性、導電性、導熱性,了解物質物理屬性的多樣性;經歷探究物質導電性的過程,并在生活現象中體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認識物質的一些物理屬性,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認識,物質,一些,屬性
探究物質的密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知道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 能力目標: (1)能設計合理的測量步驟,記錄數據表格,具備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 (2)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3)會用天平、量筒(刻度尺)探究物質的密度 3、情感目標:通過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培養同學的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密度的概念 教學難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探究物質的密度,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探究,物質,密度
密度知識的應用 課 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密度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一些應用。 能運用密度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過程與方法 設計并進行實驗,測定液體、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測定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 培養學生用密度知識和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密度知識的應用,體會物理知識的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激發學習物理的樂趣。 教材分析: 本節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密度知識的應用,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密度,知識,應用
從全球變暖談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溫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使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從全球變暖談起,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全球,變暖,談起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日常經驗估測長度,能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能根據常見的周期現象估測時間,能使用秒表、手表測量時間。 2知道測量有誤差。了解誤差和錯誤的區別。 3了解計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具體的測量活動對常見物體的尺度和時間段有大致的了解,對長度和時間單位大小形成具體概念。 2通過實際測量活動使學生正確使用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3,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3,長度,時間,測量,應用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測量的意義、單位、及其作用 2知道國際單位制以及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米” 3會進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納米等單位之間的換算 二、重點難點 長度的單位、測量長度的工具 三、課時: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物理學的概念? (二)新課引入 1、觀察兩只鉛筆。問:大家觀察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長短不一樣。長短比較 2、拿兩杯水讓大家觀察。問:大家觀察到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和時間,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時間
探究汽化的特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能區別固、液、氣三種物態,知道什么是汽化,知道汽化吸熱。 (2) 知道什么是蒸發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3) 知道沸騰現象和沸騰的特點,知道什么是沸點。 (4) 能用汽化的知識解釋有關的簡單熱現象。 過程與方法 (5) 經歷水沸騰的實驗探究過程,觀察液體沸騰時的現象和特點。 (6) 經歷用圖像描述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過程。 情感態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探究汽化的特點,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探究,汽化,特點
光世界巡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了解色光的三基色,顏料的三原色。 方法與過程:學生根據色光的三基色和三原色原理,自己設計活動,驗證自然界中各種不同的顏色的光和顏料都可以有三基色和三原色混合而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積極地思索一些有關光的問題。如:光究竟是什么顏色?所有的光都是可見的嗎?光的傳播和聲音的傳播有什么區別?快慢如何?光能夠改變自然環境嗎?光對生物有影響嗎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光世界巡行,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世界,巡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試題,答案,謎底,54,打包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單元,知識,歸納,12,十二,打包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溫習,課件,ppt,21,打包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同步,練習題,20,打包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試題,答案,謎底,63,打包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復習,溫習,課件,打包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同步,練習題,20,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