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浮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產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2)學習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感受浮力、認識浮力。 (2)經歷實驗探究浮力大小與深度關系。 (3)經歷用數學像來分析浮力大小與深度關系的過程。 (4)經歷建構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親身參與科學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1,認識浮力,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1,認識,浮力
6.4探究滑動摩擦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摩擦現象,知道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2)理解滑動摩擦,知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過探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物理規律。 教學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4探究滑動摩擦力,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4,探究,滑動,摩擦力
宇宙深處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簡單了解什么是恒星、行星、衛星、星系。 (2)了解太陽系家族的成員。 (3)了解銀河系的形狀和大致范圍。 (4)了解地球到整個宇宙的結構層次和各層次的大致尺度。 2.過程與方法: (4)經歷認識宇宙結構層次和尺度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5)感受宇宙之大,激發探索宇宙奧秘和開發太空新家園的興趣, 2、 教學重難點: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5,宇宙深處,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5,宇宙,深處
8.2 研究液體的壓強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知道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有壓強。 (2)學生通過實驗,能用語言描述液體內部壓強規律。 (3)學生會用“微小壓強計”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參與實驗,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過建立理想模型,推導出液體壓強公式,培養學生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研究液體的壓強,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研究,液體,壓強
認識分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常見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大多數分子直徑的數量級為10-10m (2) 知道分子非常小,一般物體中含有大量分子 二、 過程與方法 (3) 領會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猜想 (4) 經歷探究過程認識分子小和多的過程,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步形成豐富的想象力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5) 通過分析事例,意識到我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1,認識分子,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1,認識,分子
密度知識的應用 課 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密度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一些應用。 能運用密度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過程與方法 設計并進行實驗,測定液體、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測定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 培養學生用密度知識和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密度知識的應用,體會物理知識的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激發學習物理的樂趣。 教材分析: 本節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密度知識的應用,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密度,知識,應用
10.3“解剖”原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原子的核式結構,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電子是原子的組成部分,了解原子核內還有質子和中子。 2、大致了解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并認識到這種探索將不斷深入。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媒體課件幫助同學們觀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實驗的結果,沿著科學家探索原子結構的歷程,應用猜想、實驗、模型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組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3“解剖”原子,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3,解剖,原子
9.4 神奇的升力 1、 教學理念: 以素質教育為前提,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和現象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本節內容中神奇的升力中介紹到飛機為什么能飛上天,車站為什么要設置1m左右的安全線等等現象促發學生對本節課的探討,是學生主動投入學習,學習知識并加以應用。 二、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章節的主要知識點:根據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實驗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之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4,神奇的升力,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4,神奇,升力
初中物理八年級第三章光和眼鏡 3.5奇妙的透鏡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兩種透鏡特點及區別。 (2)知道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3)會利用平行光測定凸透鏡的焦距。 【過程與方法】 (1)組織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區別透鏡及透鏡對光的會聚或發散作用。 (2)組織學生測量凸透鏡的焦距,領會測量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師的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激發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5奇妙的透鏡,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5,奇妙,透鏡
6.6探究滑輪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借助已有知識:理解滑輪的原理 , 知道滑輪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由問題的提出、猜測、經過實驗探究 , 使學生親身經歷物理問題的研究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 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 , 從而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 培養抽象思維和論證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實驗數據的收集 , 培養嚴肅認真的操作態度及科學分析實驗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6探究滑輪的作用,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6,探究,滑輪,作用
7.1 怎樣描述運動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 知道要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參照物的選取。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大量生活事例的觀察、討論和分析,認識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歸納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方法。 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判斷物體是否運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1,怎樣描述運動,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1,怎樣,描述,運動
10.4飛出地球教案 教學目標與要求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古人對與走宇宙的認識過程; 了解萬有引力定律; 了解人類如何飛出地球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課文資料,觀察圖片和動手做實驗,了解人類對宇宙結構的探索歷程,培養同學們探究科學的能力,學習科學家們探索自然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我國載人航天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探索興趣,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教學準備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4飛出地球,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4,飛出,地球
8.1認識壓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與壓力、受力面積關系的公式進行簡單的運算 2.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用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并在實驗中學習控制變量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有關壓強的現象,樂于用所學的壓強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引入 觀看多媒體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1認識壓強,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1,認識,壓強
6.1 怎樣認識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力的現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認識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會解釋簡單的現象。 2.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對1N的力形成感性認識。知道力的三要素。 過程與方法: 3.通過實驗,體驗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認識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通過對身邊常見事例的分析來認識力,感受物理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生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1怎樣認識力,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1,怎樣,認識
點擊新材料教學設計 1、 教材簡析 本節主要介紹了四種典型新材料(納米材料、半導體材料、超導材料、隱性材料)的一些特點及其應用,通過新材料的學習,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物理學的重要性,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和向往。新材料是21世紀高科技領域的一個重要支柱,對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2、 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與生活、社會緊密聯系起來,這種由淺到深的遞進,且生活和社會緊密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5,點擊新材料,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5,點擊,新材料
3.7 眼睛與光學儀器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對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鏡可以改變成像的位置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 2)知道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能成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 3)初步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結構和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的鏡片,研究兩種鏡片的作用。 2)知道怎樣操作照相機,學會相應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7,眼睛與光學儀器,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7,眼睛,光學儀器
我們怎樣聽見聲音教案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3)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4)了解聲波進入人耳后引起聽覺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及傳播的條件,領悟其中的研究方法; (2)通過觀察耳的結構圖,并結合生活經驗,了解人耳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情感態度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我們怎樣聽見聲音,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我們,怎樣,聽見,聲音
物體的質量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維還不發達。對于物體的質量,學生已有一定得日常生活常識,已初步掌握了質量單位的換算,同時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較強,樂于參與實驗,但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欠缺。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多媒體展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材分析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物體的質量,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物體,質量
3.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4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義。 3通過觀察,感知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課題: 希望你喜愛物理 教學目的 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3、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 重點: 難點: 關鍵: 能如何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的興趣。 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 否利用實驗、現象激發學生思維。 學情分析 1、 本節是第一堂物理課,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并沒有具體的物理教學內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實驗、現象、視頻等去調動學生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你喜愛物理,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