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改進小水鐘 【教學分析】 本課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主要活動包括:基于上節課對自制小水鐘的使用經歷,提出保持漏壺中水位不變的新的改進目標。在此目標驅動下,收集關于三級漏刻的相關信息,建立模型認知,最終在此基礎上,自行設計與制作簡單的三級漏刻模型。對于學生來講,本課有兩個難點,一是找到保持水位不變的更方便的辦法,二是解決漏壺出水孔大小的比例協調難題。 【教學目標】 (1)知道隨著漏壺內水位的降低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4改進小水鐘,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4.4,改進,小水鐘,教案,教學,反思
3 珍貴的淡水資源 【教學分析】 本課的教學重點,一是要讓學生認識和體會到淡水資源的珍貴,二是讓學生學習制作知識小報,利用知識小報全面、系統、準確地表達探究結果并與他人進行交流。 【教學目標】 1.認識到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我們用得較多的是淡水。 2.認識到淡水資源在地球水資源中所占比例小,而可利用的淡水資源更少且分布不均勻。 3.體驗建立地球上水資源比例模型的方法。 4.學會制作并使用知識小報進行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3珍貴的淡水資源,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2.3,珍貴,淡水,資源,教案,教學,反思
第五單元 開心游樂場 1.小船與浮力 【教學分析】 本課是本單元第一課,首先通過一段對話引入小船漂浮的情景,引出向上的“托力”就是“浮力”,為浮力下定義;接下來通過學生活動讓學生探究生活中的物體的沉浮情況,引導他們發現物體的沉浮情況不同可能是與浮力不同有關;第三部分為探究實驗,學生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就測力計的使用給予相應指導,學生探究沉入水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再次感受浮力的作用,了解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1小船與浮力,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5.1,小船,浮力,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太陽、地球和月球 1. 影子的形成 【教學分析】 學生對于影子并不陌生,以踩影子游戲引入新課,學生會想到必須到太陽光下,看看影子在人的哪個位置,然后再開始進行追躲的游戲。在游戲后就會很自然地提出問題“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教師可引導學生作出假設:影子的形成可能需要光線、阻擋光的物體和接收影子的平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為學生提供手電筒、杯子和白色的紙屏。實驗時建議將教室內進行遮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1影子的形成,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3.1,影子,形成,教案,教學,反思
4. 沙包與運動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過頭腦風暴活動讓學生盡可能地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力的作用,讓學生對于力會讓物體產生哪些變化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然后通過觀察活動“玩沙包”,小組內玩沙包游戲,通過沙包游戲中更精準地觀察沙包的形狀和狀態,力使沙包發生了哪些變化,用沙包為例來討論、歸納,并得出結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了解了力的作用效果后,回顧與反思兩個物體產生力的作用是否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4沙包與運動,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5.4,沙包,運動,教案,教學,反思
4.認識月球 【教學分析】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人們自古以來就對月球有無限遐想,有許多神話傳說、古詩古文都和月球相關。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科學的角度認知月球,首先明確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是一個不發光的圍繞地球運行的球體。然后再呈現給學生一系列人們對月球觀測和考察的基本事實。尤其要對中國探測月球的“嫦娥工程”進行重點說明,這里的“建立月球基地”和下一步的研討活動緊密聯系。對于“嫦娥工程”的第三步“建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4認識月球,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3.4,認識,月球,教案,教學,反思
3 領養小倉鼠 【教學分析】 領養小倉鼠的教材編寫緊扣課程標準相關要求,以飼養小倉鼠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經歷領養小倉鼠、討論怎樣喂養小倉鼠、如何讓小倉鼠生活得更好、喂養小倉鼠的經驗交流會這一系列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做法和經驗,在重點訓練本單元科學探究目標“表達交流”的同時,達成科學知識目標“描述動物維持生命需要空氣、水、溫度和食物等”和“舉例說出水、陽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3領養小倉鼠,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1.3,領養,倉鼠,教案,教學,反思
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教學反思,共137頁) 準備單元 降落傘 【教學分析】 教材以降落傘比賽活動為任務驅動,讓學生經歷設計、動手制作、比賽測試、交流反思、改進優化的全過程,感受表達交流在探究過程中的重要性,體驗優化改進后成功的喜悅。 教材一開始就明確了活動任務和活動要求,統一提供材料,保證競賽的公平性。 第一部分設計制作環節提供了制作降落傘的步驟。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上呈現的制作過程是較
新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2. 弓箭與彈力 【教材分析】 在上一節課學習了浮力后,對力有了大致的了解,本節課繼續研究另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力彈力。本節課中教材首先通過小朋友射箭的情景,引入彈力以及彈力的初步概念,緊接著提出問題: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學生首先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猜想,然后在討論中根據提供的材料設計探究實驗,通過實驗研究彈力的大小,最后得出結論:物體形狀的變化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弓箭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2弓箭與彈力,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5.2,弓箭,彈力,教案,教學,反思
5.擺鐘的秘密 【教學分析】 本課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具體包括:了解擺鐘發明的歷史,探究擺鐘的科學原理基礎擺的等時性,進一步探究影響擺的擺動快慢的因素,設計制作一個一分鐘擺動60次的擺,最后對本單元進行整體回顧與總結,發展對技術工程的認識。本課中有對科學概念的探究式教學,又有計時工具模型的設計與制作實踐活動,是一節典型的科學探究與技術實踐相結合的科學課。這兩個內容都是很重要的,都要有效地實施。其中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5擺鐘的秘密,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4.5,擺鐘,秘密,教案,教學,反思
2.太陽下的影子 【教學分析】 本課承接第1課中關于光源的高度對影子影響的研究,進一步制作影子觀察儀并研究一天中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整個活動有一定的難度,在觀察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一天之內有計劃地完成,要選擇好早、中、晚的關鍵時間點,更要結合具體的上學、放學和課間時間安排好觀察和記錄。教師可以補充多天的觀察記錄,以便于學生觀察和使用,從更多的事實中發現相同的現象,才能更全面、可靠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2太陽下的影子,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3.2,太陽,影子,教案,教學,反思
4 節約用水 【教學分析】 節約用水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是對水資源從了解到使用的一個提升,在認識到水資源珍貴而短缺之后,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并為之宣傳。在能力目標上,本課設計了走進社區進行節水宣傳活動,是對表達交流的綜合應用。社區宣傳既需要口語表達交流,還可以應用文字、圖畫等多種方式,教師在課堂進行方法要點指導,學生在實踐中表現會更自信,能促進學生相關能力的提升。 【教學目標】 1.認識到地球上淡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4節約用水,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2.4,節約用水,教案,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 生命世界 1. 我們的豆苗 【教學分析】 本課通過對兩個對比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提出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設計對比實驗的嚴謹態度,重點培養學生長期觀察和記錄以認識事物的科學精神,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科學的結論,并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熱愛表達、善于傾聽別人意見的科學品質。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種子,但要對其中的一種種子做一次長期的科學觀察實驗和科學探究,是一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1我們的豆苗,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1.1,我們,豆苗,教案,教學,反思
3.水鐘 【教學分析】 本課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主要教學活動是技術類實踐活動。在本課學生將在上節課對日晷研究的基礎上,了解比日晷適用條件更廣的計時工具漏刻的相關知識,并最終依照原型設計制作一個單級漏刻的模型。學生對水鐘的熟悉度較低,已有知識經驗較少,所以教學難度也較大,需要教師做好豐富而形象的資料儲備,以及給予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與空間的支持。 【教學目標】 (1)知道水鐘是利用滴水的等時性,是古代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3水鐘,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4.3,水鐘,教案,教學,反思
5. 我們的游樂器材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中首先提出任務,利用學過的力的知識,自制游樂器材。在設計制作部分給出了兩個參考的例子,分別是利用彈力的投球器和火箭發射器,通過相應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給學生提供創新的腳手架。反思環節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如何彈射能達到預定目標,需要學生在設計游樂器材的同時,還要考慮可能會影響游樂效果的因素。制作完成后,在班級內舉行展覽和評比,親身感受其他同學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5我們的游樂器材,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5.5,我們,游樂,器材,教案,教學,反思
2 陸地上的水體 【教學分析】 水體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學生已經知道地球上的水域分為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陌生的是從來沒有用水體類型這樣的概念去區分它們,也沒有認真比較過它們之間的異同。因此教材從學生熟悉的長江、黃河、南極冰川、青海湖入手,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它們的外表形態,從而明確概念。 本課教學要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上一節課研究的地球表面的水,認識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2陸地上的水體,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2.2,陸地,水體,教案,教學,反思
5.月有陰晴圓缺 【教學分析】 學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也明確了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而且在一年級已經知道了月相在不斷地變化著,這些都是本課的基礎。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完整的農歷月期間按照日期進行一次長期的月相觀察和記錄,并通過一個月或多個月月相的變化總結出月相變化的規律。在表達交流環節,要強調對觀察記錄的展示和交流,培養學生基于證據進行表達交流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目標】 (1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5月有陰晴圓缺,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3.5,月有陰晴圓缺,教案,教學,反思
4動物的適應能力 【教學分析】 本課是學生在了解了動、植物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以及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后,繼續探究動物對環境的感知與適應能力。教材通過故事引領學生認識到動物有感知外界環境的本領;接著引導學生通過“螞蟻逃出包圍圈”的實驗,總結出動物不僅具有感知環境的能力,還有適應環境的能力的結論;然后再通過閱讀其他動物具有感知能力和適應能力的事例來拓展認知面,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動物身體的特征,說出動物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4動物的適應能力,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1.4,動物,適應能力,教案,教學,反思
反思單元 讓事實來說話 讓事實來說話 【教學分析】 本單元是四年級下冊的反思單元、結束單元。本單元的探究目標是“向科學家學習,對本學期經歷的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的探究過程進行反思評價”,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了解科學家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的過程,再回顧反思自己本學期的科學學習經歷,從而意識到只有不斷地交流分享、反思修正,科學才能發展。本單元所側重鞏固提升的探究要素是表達交流。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表達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反思單元讓事實來說話,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反思,單元,事實,說話,教案,教學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我們學校的讀書活動已深入人心,重視學生的體驗,讓學生的自我參與的過程中,了解自我,提高觀察能力和主動探究的欲望。綜觀整節課,我覺得我在以下幾方面比較好地落實了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 一、自主學習貫徹始終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二期課改的方向,自主學習是這一理念的主題,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學習,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
棉花姑娘,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19,《棉花姑娘》教學反思,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19,棉花,姑娘,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