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弓箭與彈力 【教材分析】 在上一節課學習了浮力后,對力有了大致的了解,本節課繼續研究另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力彈力。本節課中教材首先通過小朋友射箭的情景,引入彈力以及彈力的初步概念,緊接著提出問題: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學生首先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猜想,然后在討論中根據提供的材料設計探究實驗,通過實驗研究彈力的大小,最后得出結論:物體形狀的變化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弓箭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2弓箭與彈力,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5.2,弓箭,彈力,教案,教學,反思
5.擺鐘的秘密 【教學分析】 本課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具體包括:了解擺鐘發明的歷史,探究擺鐘的科學原理基礎擺的等時性,進一步探究影響擺的擺動快慢的因素,設計制作一個一分鐘擺動60次的擺,最后對本單元進行整體回顧與總結,發展對技術工程的認識。本課中有對科學概念的探究式教學,又有計時工具模型的設計與制作實踐活動,是一節典型的科學探究與技術實踐相結合的科學課。這兩個內容都是很重要的,都要有效地實施。其中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5擺鐘的秘密,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4.5,擺鐘,秘密,教案,教學,反思
2.太陽下的影子 【教學分析】 本課承接第1課中關于光源的高度對影子影響的研究,進一步制作影子觀察儀并研究一天中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整個活動有一定的難度,在觀察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一天之內有計劃地完成,要選擇好早、中、晚的關鍵時間點,更要結合具體的上學、放學和課間時間安排好觀察和記錄。教師可以補充多天的觀察記錄,以便于學生觀察和使用,從更多的事實中發現相同的現象,才能更全面、可靠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2太陽下的影子,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3.2,太陽,影子,教案,教學,反思
4 節約用水 【教學分析】 節約用水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是對水資源從了解到使用的一個提升,在認識到水資源珍貴而短缺之后,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并為之宣傳。在能力目標上,本課設計了走進社區進行節水宣傳活動,是對表達交流的綜合應用。社區宣傳既需要口語表達交流,還可以應用文字、圖畫等多種方式,教師在課堂進行方法要點指導,學生在實踐中表現會更自信,能促進學生相關能力的提升。 【教學目標】 1.認識到地球上淡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4節約用水,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2.4,節約用水,教案,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 生命世界 1. 我們的豆苗 【教學分析】 本課通過對兩個對比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提出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設計對比實驗的嚴謹態度,重點培養學生長期觀察和記錄以認識事物的科學精神,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科學的結論,并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熱愛表達、善于傾聽別人意見的科學品質。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種子,但要對其中的一種種子做一次長期的科學觀察實驗和科學探究,是一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1我們的豆苗,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1.1,我們,豆苗,教案,教學,反思
3.水鐘 【教學分析】 本課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主要教學活動是技術類實踐活動。在本課學生將在上節課對日晷研究的基礎上,了解比日晷適用條件更廣的計時工具漏刻的相關知識,并最終依照原型設計制作一個單級漏刻的模型。學生對水鐘的熟悉度較低,已有知識經驗較少,所以教學難度也較大,需要教師做好豐富而形象的資料儲備,以及給予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與空間的支持。 【教學目標】 (1)知道水鐘是利用滴水的等時性,是古代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3水鐘,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4.3,水鐘,教案,教學,反思
5. 我們的游樂器材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中首先提出任務,利用學過的力的知識,自制游樂器材。在設計制作部分給出了兩個參考的例子,分別是利用彈力的投球器和火箭發射器,通過相應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給學生提供創新的腳手架。反思環節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如何彈射能達到預定目標,需要學生在設計游樂器材的同時,還要考慮可能會影響游樂效果的因素。制作完成后,在班級內舉行展覽和評比,親身感受其他同學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5我們的游樂器材,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5.5,我們,游樂,器材,教案,教學,反思
2 陸地上的水體 【教學分析】 水體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學生已經知道地球上的水域分為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陌生的是從來沒有用水體類型這樣的概念去區分它們,也沒有認真比較過它們之間的異同。因此教材從學生熟悉的長江、黃河、南極冰川、青海湖入手,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它們的外表形態,從而明確概念。 本課教學要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上一節課研究的地球表面的水,認識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2陸地上的水體,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2.2,陸地,水體,教案,教學,反思
5.月有陰晴圓缺 【教學分析】 學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也明確了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而且在一年級已經知道了月相在不斷地變化著,這些都是本課的基礎。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完整的農歷月期間按照日期進行一次長期的月相觀察和記錄,并通過一個月或多個月月相的變化總結出月相變化的規律。在表達交流環節,要強調對觀察記錄的展示和交流,培養學生基于證據進行表達交流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目標】 (1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5月有陰晴圓缺,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3.5,月有陰晴圓缺,教案,教學,反思
4動物的適應能力 【教學分析】 本課是學生在了解了動、植物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以及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后,繼續探究動物對環境的感知與適應能力。教材通過故事引領學生認識到動物有感知外界環境的本領;接著引導學生通過“螞蟻逃出包圍圈”的實驗,總結出動物不僅具有感知環境的能力,還有適應環境的能力的結論;然后再通過閱讀其他動物具有感知能力和適應能力的事例來拓展認知面,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動物身體的特征,說出動物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4動物的適應能力,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1.4,動物,適應能力,教案,教學,反思
反思單元 讓事實來說話 讓事實來說話 【教學分析】 本單元是四年級下冊的反思單元、結束單元。本單元的探究目標是“向科學家學習,對本學期經歷的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的探究過程進行反思評價”,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了解科學家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的過程,再回顧反思自己本學期的科學學習經歷,從而意識到只有不斷地交流分享、反思修正,科學才能發展。本單元所側重鞏固提升的探究要素是表達交流。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表達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反思單元讓事實來說話,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反思,單元,事實,說話,教案,教學
第四單元 精確時間的步伐 1原子鐘尋親記 【教學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學習目標包括: 主要概念17.技術的核心是發明,是人們對自然的利用與改造。 17.1知道一些著名工程師、發明家的研究事跡,了解他們的設計和發明過程。 17.3-2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確、便利和快捷。 主要概念18.工程技術的關鍵是設計,工程是運用科學和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 18.1舉例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1原子鐘尋親記,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4.1,原子鐘,尋親,教案,教學,反思
5 和諧相處是一家 【教學分析】 本節課是生命世界單元的總結課,教學內容主要有四個,一是討論人類在生產、建筑等方面的活動對動物和植物造成的影響;二是通過閱讀資料了解人類保護動物的具體事例;三是舉行辯論會,表達交流人類斥巨資建造動物通道值不值得;四是拓展活動,給小鳥安個家。因活動內容較多,本課可安排2個課時,第1課時完成前3個活動,第2課時完成制作鳥巢的活動。也可以把制作鳥巢當作課下作業布置給學生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5和諧相處是一家,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1.5,和諧,相處,一家,教案,教學,反思
3. 滑梯與摩擦力 【教材分析】 在了解了浮力和彈力,學習使用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后,學生對力已經有了初步的概念,本課即將研究另一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力摩擦力。教材中通過學生常見的滑滑梯的場景引入摩擦力的概念,緊接著提出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引導學生作出假設后,從材料超市選取自己需要的器材設計實驗進行探究,教師指導并滲透控制變量的方法。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后,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討論并得出結論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3滑梯與摩擦力,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5.3,滑梯,摩擦力,教案,教學,反思
3.地球的形狀 【教學分析】 學生從小就學會“地球”的名稱了,從許多圖片中都可以看到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所以本課對于地球形狀的探究采取了重演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知歷史的形式,來幫助學生了解人類歷史上是怎樣一步步發現地球形狀的,他們分別是基于什么樣的證據作出判斷的:從遠古人的看法開始,從基于直觀經驗的天圓地方,到基于對遠航的帆船觀察判斷地面是曲面,以及從月食圓弧性的陰影判斷地球的球形輪廓,再到麥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3地球的形狀,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3.3,地球,形狀,教案,教學,反思
2 奇妙的植物 【教學分析】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對植物維持生命所需的條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植物的外部形態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在學生認識到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之后,卻發現仙人掌能夠生存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展開對“仙人掌的秘密”的研究。先觀察仙人掌葉和莖的特點,再把仙人掌的莖切開進行觀察與對比,發現其秘密。從研究仙人掌的特點到觀察不同植物的葉片,調查不同植物的根的特點,使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2奇妙的植物,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1.2,奇妙,植物,教案,教學,反思
準備單元 降落傘 【教學分析】 教材以降落傘比賽活動為任務驅動,讓學生經歷設計、動手制作、比賽測試、交流反思、改進優化的全過程,感受表達交流在探究過程中的重要性,體驗優化改進后成功的喜悅。 教材一開始就明確了活動任務和活動要求,統一提供材料,保證競賽的公平性。 第一部分設計制作環節提供了制作降落傘的步驟。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上呈現的制作過程是較為開放的,除了材料是統一的,其他沒有過多限制,比如學生可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準備單元降落傘,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準備,單元,降落傘,教案,教學,反思
2.日晷 【教學分析】 本課的主要活動是學生根據對赤道式日晷制作原型的了解,設計和制作簡易赤道式日晷,并使用這個工具進行實地觀影計時,發現不足,經反思與評價提出改進建議。因此,為了保證制作的高質量完成,本課前半部分的知識學習就顯得很重要,學生了解了赤道式日晷的科學原理基礎、結構和功能、使用方法等相關信息的意義就在于此。對于這些學習,上一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中第1課影子的形成和第2課太陽下的影子中建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2日晷,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4.2,日晷,教案,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自然界的水 1. 海洋與陸地 【教學分析】 本課是四下第二單元的第1課,這一課通過觀察地球儀引出問題“為什么人們說地球是個藍色星球”,引導學生在信息收集、處理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將探究過程和結論與同學進行分享交流。 這一課的探究主要是通過資料的查閱、整理、分析來完成的。“表達交流”是本單元著重訓練的探究要素,對信息的信息和處理的過程是表達交流的重要內容,學生要學會通過關鍵字查閱資料,并對資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1海洋與陸地,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2.1,海洋,陸地,教案,教學,反思
4.改進小水鐘 【教學分析】 本課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主要活動包括:基于上節課對自制小水鐘的使用經歷,提出保持漏壺中水位不變的新的改進目標。在此目標驅動下,收集關于三級漏刻的相關信息,建立模型認知,最終在此基礎上,自行設計與制作簡單的三級漏刻模型。對于學生來講,本課有兩個難點,一是找到保持水位不變的更方便的辦法,二是解決漏壺出水孔大小的比例協調難題。 【教學目標】 (1)知道隨著漏壺內水位的降低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4改進小水鐘,教案+教學反思,2021,新版,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4.4,改進,小水鐘,教案,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