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認識電功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電功率的概念,知道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常見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和測量電功率的方法,能用P=UI及它的變形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讓學生了解研究問題和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決心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5.2認識電功率,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5.2,認識,電功率
從閃電談起 教學目標: 1、能從實驗探究中,領會物體帶“電”的概念和摩擦起電的方法。知道什么是正電荷,什 么是負電荷。 2、知道電荷之間的互相作用規律。 3、能通過“交流與討論”認識驗電器,說出驗電器的構造和原理,會用驗電器判斷物體是否帶電。了解靜電感應和摩擦起電的原因。 4、通過學習,初步產生學習電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用所學知識初步解釋一些電學現象。 2、知道電荷之間的互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3.1從閃電談起,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3.1,閃電,談起
第三節歐姆定律的應用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R。 2會選擇合適的器材進行實驗,會畫實驗電路圖,連實物圖;會分析處理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3能識別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了解測電阻的一些特殊方法;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研究方法。 4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測算和分析討論,弄清燈絲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規律和短路的危害。 5體驗利用所學規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科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教學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3歐姆定律的應用,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3,歐姆定律,應用
認識動能和勢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分別與哪些因素有關。 2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并能解釋自然界中機械能相互轉化的現象。 (二)過程方法 1通過描述所觀察各種能量現象的主要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過探究動能和勢能分別跟哪些因素有關,學習運用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進一步加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4認識動能和勢能,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4,認識,動能,勢能
電能與電功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知道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消耗電能的過程,了解用電器工作時的能量轉化。 2 、知道電能及電功的單位,會進行電能單位間的換算。 3、 認識電能表,知道電能表是測量電功的工具。 (二)過程與方法 認識電能表,了解電能表的參數,會讀電能表的示數,會通過電能表計算電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1kWh的電能的作用,對節約用電有進一步的認識. 【教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5.1電能與電功,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5.1,電能
熱機與社會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內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 知道熱機中能量的轉化。理解四沖程汽油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汽油機模型和汽油機活動掛圖的演示理解汽油機的工作過程,能夠簡單描述汽油機的四個沖程。 【教學重點】 理解內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 【教學難點】 汽油機四個沖程的理解。 【教學準備】 試管、水、橡皮塞、酒精燈、火柴、汽油機模型、汽油機活動掛圖。 【教學過程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4熱機與社會發展,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4,熱機,社會發展
探究歐姆定律設計 【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電壓、電流和電阻的關系,并記住關系。 2、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3、學生學會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學習重難點】重點:歐姆定律 難點: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歐姆定律 【自主預習】 1、在電阻一定時, 與 成 ,在電壓一定時, 與 成 。 2. 德國物理學家歐姆通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2探究歐姆定律,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2,探究,歐姆定律
18.1 家庭電路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和連接方式。 2了解家庭電路各組成部分的作用。 3了解三線插頭與漏電保護器和安全用電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了解試電筆的結構,會利用試電筆判定火線和零線。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家庭電路的學習,有初步的安全用電的常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家庭電路的組成,了解家庭電路的連接。 難點
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1,家庭電路,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1,家庭,電路
20.1 能源和能源危機 一、課型、課時 新授課 1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從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來認識人類文明的進步歷程。 (2)了解什么是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3)了解我國和世界的能源狀況及使用情況,知道存在的能源危機問題,知道解決能源問題、節能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具體事例,了解能源與人
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1,能源和能源危機,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1,能源,能源危機
18.3 電能與社會發展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一是通過我國電力工業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迅猛發展,說明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對電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以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二是認識節約用電的意義,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保護環境,這不僅關系到社會的科學發展,而且也關系到每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這節教材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學情分析】 通過前兩節(18.1家庭電路和18
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3,電能與社會發展,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3,電能,社會發展
18.2 怎樣用電才安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安全用電知識。 2、知道短路和用電器總功率過大是造成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理解電路中總電流隨用電器總功率增大而增大。 3.知道安全用電常識。知道觸電的原因和觸電的四種形式。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短路實驗現象后,感受短路的危害。 經歷多個較大功率的用電器同時工作的電流測算過程后,領悟過載的危險性,并能提出防止過載的辦
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2,怎樣用電才安全,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2,怎樣,用電,安全
怎樣認識電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導體的電阻,知道電阻的概念、單位及換算關系、以及電阻器在電路中的符號; (2)經歷科學探究理解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探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動中學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善于動手動腦的科學素養,樂于參與科學實踐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培養與其他同學交流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1怎樣認識電阻,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1,怎樣,認識,電阻
19.1 最快的“信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電磁波,知道光是一種電磁波,以及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知道波長與頻率、波速的關系。通過波形圖認識波長與頻率。 (3)了解電磁波的應用。了解電磁波的產生與傳播。 過程與方法 (1)經歷電磁波產生的實驗,知道電磁波產生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從電磁波的廣泛應用中,感悟科學發現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電磁波。 教學難點 認識
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1,最快的“信使”,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1,最快,信使
20.2 開發新能源 教學目標 1了解太陽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了解太陽能的有關知識,知道太陽能的利用方式。 2了解裂變、聚變,知道原子彈、氫彈的制造原理,知道核反應堆的作用,以及核電站的原理和特點。 3能結合實例,說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點。 4經歷對太陽能開發利用的交流討論過程,感悟交流討論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5知道開發太陽能的價值。知道開發核能的意義,認識開發核能的過程
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2,開發新能源,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2,開發,新能源
19.3 走進互聯網 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是怎樣實現互聯的,知道互聯網的一些功能;知道網上學校和虛擬學校的一些功能。 2學會利用互聯網進入自己喜愛的網站,收尋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料。學會收發電子郵件。 3經歷“網上沖浪”和“收發電子郵件”的過程,知道上網和收發電子郵件的方法。 4感悟電磁波的價值,培養上網學習的興趣和從網站收集學習資料的習慣,能初步判斷網上有價值的東西。 教學重點 認識互聯網。 教學
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3,走進互聯網,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3,走進,互聯網
12.2 熱量與熱值 教學目標: 1、知道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其質量、溫度變化關系 2、鼓勵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燃料熱值的概念 教學難點:如何正確理解燃料的熱值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2,熱量與熱值,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2,熱量,熱值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 3、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3,如何提高機械效率,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3,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 12.1 認識內能 教學目標 1了解內能的概念,知道內能的單位是焦耳。 2能簡單描述內能與溫度的關系。 3知道對于同一個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多;溫度越低,內能越少。 4. 知道做功和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重、難點 教學重點:改變內能的方法。 教學難點:內能概念。 器材準備 裝有適量冷、熱水的燒杯(400ml)各一只、鐵絲一段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1,認識內能教案,教案,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1,認識,內能
蘇科版九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第一節杠桿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識別出杠桿, 2、并能準確找出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課前、課堂學生動手實踐,得出杠桿的定義。 2通過對杠桿的研究,讓學生逐步學會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課堂導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1杠桿第1課時,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1,杠桿,課時
11.1杠桿(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杠桿平衡的條件,并能用它分析解決簡單的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2知道杠桿的種類以及各種杠桿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理解杠桿平衡的條件,并能用它分析解決簡單的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2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知道杠桿的種類以及各種杠桿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杠桿的應用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1杠桿第2課時,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1,杠桿,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