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神奇的電磁波 教學目標 1認識到電磁波是一種波;知道光是電磁波,知道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通過動手做,體會探究過程和科學方法的重要性;通過觀察,體會人類對電磁波的利用。 3通過動手做,體會探究過程和科學方法的重要性;通過觀察,體會人類對電磁波的利用。 4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與嘗試操作的科學學習興趣。 5通過觀察與動手做,使學生認識到物理世界的神奇,進一步了解物理應用于
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0.1,神奇的電磁波,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0.1,神奇,電磁波
11.4 核能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組成 2了解裂變、鏈式反應、聚變的大致情況和原子彈、氫彈的制造原理 3知道核反應堆的作用以及核電站的大致工作過程 【過程與方法】 1以閱讀討論為主,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 2觀察核裂變模擬動畫,獲得對核裂變過程比較直觀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常識性介紹可控核聚變的重大意義,啟發學生想象人類開發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發學生努
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1.4,核能,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1.4
教學內容 9.3安全用電與保護 班級 上課教師 教學課時 1 備課日期 上課日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體安全電壓。 2、了解觸電原因和觸電形式。 3、知道安全用電常識,知道如何防止觸電。 4、了解用電中多發事故的原因及預防和應對措施。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提高學生安全用電意識。
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9.3,安全用電與保護,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9.3,安全,用電,保護
10.2 電磁波的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磁波可以攜帶信息,也可以幫助人們獲得信息 2了解電磁波在電報、無線電廣播和電視等方面的應用 3知道電磁波的能量在太陽能、激光、射線等方面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1可通過討論交流的方式,引導出電磁波的應用分為信息和能量兩個方面的觀點 2經歷觀察與思考過程,了解電磁波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電磁波在生活、生產、科研中廣泛應用的了解
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0.2,電磁波的應用,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0.2,電磁波,應用
9.1 家用電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家用電器,通過實例知道用電器是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能的裝置。 (2)知道家庭電路的接法,知道插座和插頭的接法。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對各種家用電器進行分類。 (2)通過觀察和聯系實際來認識常用的各種電源和用電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和討論,了解家用電器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2)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理論聯系實
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9.1,家用電器,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9.1
電功率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以建構主義理論和心理認知學理論為依據,重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培養,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和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為目標。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電功率是義務教育九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電功率是電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聯系著電壓、電流和電阻,又和電功、電熱、電能有關系。電功率是反映用電器工作能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6.2電功率,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6.2,電功率
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 3.2 電路 科目 物理 授課教師 一、教材內容分析 “電路”是教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對本節課要求“能從能量轉換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能認識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本節主要從電路的組成,電路的三種狀態,電路圖三部分內容展開教學。主要通過實驗活動,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動手和動腦中認識理解電路的基礎知識,盡可能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從而有效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3.2電路,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3.2,電路
電磁繼電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電磁鐵; 2知道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電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4知道電磁繼電器及其構造和工作原理。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說明書和觀察電磁繼電器,知道如何使用電磁繼電器,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及操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認識科學發明就在我們身邊,認識科學及其相關技術對社會發展、人類生活的影響,提高學習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7.4,電磁繼電器,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7.4,電磁,繼電器
歐姆定律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2.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找出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歸納得出歐姆定律的內容,學習科學探究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究的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與人合作的精神。 2.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5.1歐姆定律,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5.1,歐姆定律
九年級物理熱機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熱機,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工作原理及過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樣的理念,使他們真正懂得學習物理的重要性,明白學好物理知識對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 教學對象分析: 我們的學校屬于是農村中學,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對日常生活中的熱機只有一些淺顯的認識,由于條件限制,又不可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2.1熱機,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2.1,熱機
第四節燈泡的電功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正確理解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關系。 2知道決定燈泡亮度的因素,會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功率。 3會初步分析電路故障,會進行電功率的綜合運算。 4通過探究,體驗小燈泡的電功率隨它兩端電壓的改變而改變,并發現其變化的規律。 5認識用電器正常工作和正常工作對用電器的影響,培養學生科學使用用電器的意識以及節約用電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用伏安法測量小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6.4燈泡的電功率,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6.4,燈泡,電功率
教學設計:磁現象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通過實驗探究知道磁體具有吸引鐵(鈷鎳)性和指向性,知道磁體有兩個磁極,知道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會畫條形磁鐵磁感線的分布圖。會根據磁感線判斷磁場的強弱和方向。 2、過程和方法 通過實驗認識磁場的存在,知道磁場具有方向和強弱。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l 重點:通過實驗認識磁場 l 難點:磁感線描述磁場特點 教學準備 電教器材:計算機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7.1,磁現象,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7.1,現象
比熱容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物質的比熱容,知道比熱的單位及其讀法。 2.知道比熱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會查物質的比熱表。 3.會根據水的比熱較大這一特性來解釋一些有關的簡單現象。 4.加深比熱的概念的理解,學會根據比熱容進行熱量計算。 5.理解熱量的計算公式。 重點 理解比熱的概念。理解熱量的計算公式。 難點 根據水的比熱較大這一特性來解釋有關的簡單現象。熱量計算公式的應用 教具 相同的燒杯兩個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3比熱容,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3,熱容
4.1電流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與水流大小的類比了解電流大小的概念。 (2)知道電流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了解常見電流值。 (3)認識電流表,學會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值。 (4)通過對電流表使用說明書的閱讀,提高自學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4.1電流,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4.1,電流
第三節電話和傳感器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話和揚聲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2了解聲信息與電信息轉換的原理,了解傳感器的種類及其應用。 3通過學生討論和活動,說明電話交換機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數字通信,增強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觀念和能力。 4通過講述貝爾發明電話的過程,培養學生不怕困難。積極探索的精神,了解技術改革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教學重點 電話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 電話交換機的用處。 課時安排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8.3電話和傳感器,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8.3,電話,傳感器
電磁感應現象 一、教學目標 1知道電磁感應現象及其產生的條件。 2知道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3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和從實驗事實中歸納、概括物理概念與規律的能力。 4.了解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二、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播放電扇發電視頻。 提問:二極管沒有連接我們看到的電源為什么能發光? 師生互動得出電扇轉動產生了電流,引出發電機,進而引出發電機的原理。引導學生回顧奧斯特的電產生磁現象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8.1,電磁感應現象,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8.1,電磁感應,現象
教學 課題 第一節 電功(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1)知道電能表是測量電路消耗電能的儀表。 (2)了解單相電能表的技術指標。 (3)學會認讀電能表,會利用電能表轉盤轉動的圈數計算電路中用電器消耗的電能。 2.過程與方法:(1) 會根據家用電能表的數據初步計算消耗的電能; (2)能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了解利用比熱容解釋海邊與沙漠晝夜溫差問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6.1電功,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6.1
測量電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掌握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 2.學會用伏安法測量電阻。 3.加深對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理解。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測量出待測電阻的阻值。 2.讓學生根據實驗課題選擇儀器、設計實驗、制定實驗操作方案等,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視學生對物理規律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的認識,注意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教學重點】利用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5.2,測量電阻,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5.2,測量,電阻
3.1 電現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摩擦起電,并能解釋有關現象. 2.知道兩種電荷的規定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并能解釋驗電器的工作原理. 3.知道電流的形成和電流方向的規定. 4.知道電池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摩擦起電現象的實驗探究,認識兩種電荷及它們的相互作用. 2.通過對實驗結論的歸納和總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善于觀察、樂于探索、勤于思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3.1,電現象,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3.1,現象
第 二 節 內燃機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內燃機的基本原理 2、了解汽油機的工作過程 3、了解汽油機與柴油機的異同 4、知道汽油機、柴油機是活塞式發動機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汽油機的四個沖程,了解活塞式發動機的工作過程 2、了解不同熱機的不同用途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內燃機和輪機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技術進步在工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激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2.2內燃機,教案,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2.2,內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