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氣溫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天氣單元的第三課,在前一節課中,學生已經學會了氣溫計的正確使用方法,這節課要使用氣溫計測量氣溫,并由此發現一天的氣溫變化規律,教材從今天的氣溫是多少,一天中的氣溫是怎樣變化的,引出需要用氣溫計測量溫度,進而
測量氣溫,教科版三上,科學,測量,氣溫,教學,設計
整理我們的天氣日歷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天氣單元前6課的基礎上對天氣數據進行整理,匯總和分析,從而概括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分析云量和風速風向信息時,需要統計各種天氣發生的天數,判斷最常見的天氣,在分析氣溫變化時,需要作出氣溫柱狀圖或折
整理我們的天氣日歷,教科版三上,科學,整理,我們,天氣,日歷,教學,設計
我們關心天氣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孩子對周圍天氣的興趣,能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理解感受周圍的天氣情況,進行初步的判斷,可以按照云量,降雨量,風的大小,降雪量等對天氣進行分類,本課教材圍繞本單元,天氣,的核心概念,設計了2個活動
我們關心天氣,教科版三上,科學,我們,關心,天氣,教學,設計
認識氣溫計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三上天氣單元的第二課,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學生明確了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對天氣現象有了粗淺的認識,并意識到天氣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本節課主要研究,氣溫,這一具體的天氣特征,重點是氣溫計的研究與認識,主要有三個
認識氣溫計,教科版三上,科學,認識,氣溫,教學,設計
水到哪里去了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這是本單元的起始課,本課在教科書上共3頁,分為3個版塊,教科書第2頁,聚焦版塊,展示了幅占據一整個頁面的水,聚焦部分的問題是,水還可能有其他的形態嗎,指明了這節課的內容是讓學生研究水的其他形態,教科書第3,4
水到哪里去了,教科版三上,科學,哪里,教學,設計
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繼續承接上一課的研究問題,在感受了空氣有多重,知道空氣有質量的基礎上,提出,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這一更為復雜的研究問題,需要學生先確認一袋空氣的體積,然后再分步解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生應用
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教科版三上,科學,一袋,空氣,質量,是多少,教學,設計
風的成因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形成,空氣流動形成風,的科學概念,知道空氣的冷熱變化導致空氣流動是自然風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能舉例說說生活中形成風的一些方法,本課探究風的成因是對上一課探究空氣遇熱會上升,遇冷會下降學習活動的
風的成因,教科版三上,科學,成因,教學,設計
壓縮空氣教學設計,教材簡析,通過前面兩節課的研究,學生已經可以廣泛認同,空氣和石塊,水等一樣,是一種物質,在此認知基礎上,本課以及此后的學習內容要對空氣的物質屬性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科學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構成
1.10壓縮空氣,教科版三上,科學,1.10,壓縮空氣,教學,設計
水結冰了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第3課,教材用冬天水面的冰,屋檐下的冰等場景引入,喚起學生,溫度低時,水會結冰,已有認知,由此引出本課研究的主題,水結冰后的變化,從而開展一系列,觀察記錄水結冰過程中的各種變化,的活動,本
1.3水結冰了,教科版三上,科學,1.3,結冰,教學,設計
加快溶解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水單元第6課的內容,本課在聚焦部分提出問題,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呢,直接表明了本節課的探究主題,探究部分先說一說,之后又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是探索溫度與溶解快慢的關系,第二個是探索攪拌與溶解
1.6加快溶解,教科版三上,科學,1.6,加快,溶解,教學,設計
它們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水單元的最后一課,隸屬于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物質科學領域,指向,物質在發生變化時,構成物體的物質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這一科學概念,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了水有三態變化,也初步建立起了,物質
1.8它們發生了什么變化,教科版三上,科學,1.8,它們,發生,什么,變化,教學,設計
混合與分離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水單元第7課的內容,本節課在水能溶解多少物質和加快溶解兩節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增加和減少水分,鹽的水溶液會發生什么變化,聚焦部分明確學習任務,食鹽灑落在沙里了,怎樣把它們分離呢,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探究
1.7混合與分離,教科版三上,科學,1.7,混合,分離,教學,設計
空氣和我們的生活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從空氣是一種資源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空氣,地球是動植物和人類的家園,通過本課開展的調查,交流,學習活動,學生能從更多維度,更深入地了解空氣與動植物以及人類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本課也是對本單元
1.14空氣和我們的生活,教科版三上,科學,1.14,空氣,我們,生活,教學,設計
觀測風教學設計,教材簡析,風速和風向用來描述風的基本特征,聚焦部分以今天的風的觀察與交流為基礎,聚焦問題,風是我們周圍流動的空氣,我們用什么方法來知道風的大小和方向呢,將感性的觀察提升到理性的思考,風向與風速怎么測得的,探索部分簡單介紹了利
1.18觀測風,教科版三上,科學,1.18,觀測,教學,設計
空氣能占據空間嗎教學設計,教材簡析,通過上節課的感性觀察,學生已經感受到空氣的存在,特別是大塑料袋的活動使學生明白通過一定的方法,我們也能感受到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空氣是否也和其他物質一樣,占據空間呢,這個問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會存在一
空氣能占據空間嗎,教科版三上,科學,空氣,占據,空間,教學,設計
測量氣溫教學設計,教材簡析,學生用氣溫計測量獲得的數據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據,本課聚焦部分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明確了這節課的主題是測量氣溫,第二個問題明確了測量獲得氣溫數據后還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其中的變化規律,第三個問題明確了要
1.17測量氣溫,教科版三上,科學,1.17,測量,氣溫,教學,設計
水能溶解多少物質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第5課,教材用,水能溶解食鹽和紅糖,的話題引入,喚起學生已有認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質,由此引出本課研究的主題,物質能否在水中一直溶解下去,從而開展探索活動,不同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
1.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教科版三上,科學,1.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教學,設計
水到哪里去了教學設計天津市津南區何莊子聯合小學朱亞敬,教材簡析,本課主要有四個活動,一是解釋水去哪兒了,二是說說生活中的蒸發現象,三是用實驗解釋蒸發現象,四是比較水和水蒸氣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用濕布擦黑板,過一會兒黑板上的水跡不見了,用水洗手
1.1水到哪里去了,教科版三上,科學,1.1,哪里,教學,設計
認識氣溫計教學設計,教材簡析,天氣單元的第2課認識氣溫計,在第1課了解天氣的幾個常見要素的基礎上,具體地對天氣要素氣溫進行研究,本課重點解決氣溫計的正確讀數與使用,聚焦部分以,用什么工具去測量氣溫呢,引發學生對氣溫測量工具的關注,探索部分安
1.16認識氣溫計,教科版三上,科學,1.16,認識,氣溫,教學,設計
我們來做,熱氣球,教學設計,教材簡析,通過前面五課學習,學生已經知道空氣具有質量,能占據空間,還可以被壓縮,本課從熱氣球的升降現象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并嘗試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有邏輯地解釋熱氣球的升降現象,聚焦板塊通過觀察熱氣球以及
1.12我們來做“熱氣球,教科版三上,科學,1.12,我們,熱氣球,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