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 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教 學 目 標 知道植物都有根莖葉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陽光水分空氣。 能用各種感官觀察植物,能用語言、畫圖描述和記錄觀察內容。 感受植物的多樣性,對植物產生研究興趣。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梳理本單元知識,讓學生形成系統認知,完成有關習題。 一、梳理每一課主要知識 1.我們知道的植物 (1)請說出常見的幾種植物。 (2)狗尾草能長在水里嗎? (3)為什么塑料花不是植物? 2
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
教科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上冊期中檢測卷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 得分 請認真答題,要求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一、填空題。(20分) 1. 像方向盤那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做 。 2. 像埃菲爾鐵塔這種骨架式的構造叫做
六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中檢測卷,教科版附答案,六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中,檢測,教科版,答案
期中測試卷 時間:60分鐘 總分:100分 一、知識展示臺(30分,每空1分) 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________或________的裝置叫做機械。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機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小臂骨像是一根________,一端是肘關節處,是________;另一端與手部連接,是________;上臂正面的肌肉叫做肱二頭肌,它有一端連著
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期中,測試,答案
2019-2020學年六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考試試卷 一、填空(23分) 1.像蟋蟀草那樣具有________的植物,稱為________,像桃樹那樣具有________的植物,稱為________。 2.________是我國特產,是著名的________。 3.具有脊柱的動物叫________,如: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沒有脊柱的動物叫做________,如:昆蟲類、蝦、蝸牛
六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中考試卷,教科版含解析,六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中,考試卷,教科版,解析
科學 六年級(上)JK 期中過關檢測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填空題。(15分) 1.杠桿省力與否與杠桿的三個點的位置有關,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________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______________杠桿。 2.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做______________。 3.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移動
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期中,過關,檢測,答案
2019-2020學年六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考試試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自行車上運用了許多的簡單機械,車把手是________原理,剎車是________原理,車上的螺絲釘是________原理。 2.滑輪組的作用是既能________又能________。 3.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結構叫做________,它利用了三角形具有________的特點。 4.橋面在拱下方的
六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中考試試卷,教科版含解析,六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中考試,試卷,教科版,解析
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資料 1.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 地球家園中有:草原、森林、山脈、巖石、沙漠、水、動物等 地球之外有:日月星辰 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各種自然資源,包括空氣、水、土壤、巖石、礦物,金屬 和能源 地球家園中的各種資源物質都有其獨持的作用,缺一不可 地球家園中的事物有天然的和人造的兩類 天然的可分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比如森林、草、動物,非生物比如山脈、巖石、 沙漠、水、土壤 人造的比
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資料,知識點,總結
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上2.2起點和終點教學設計 課題 起點和終點 單元 1 學科 科學 年級 1 學習 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共同的起始線是公平比較的基礎。 2、確定起點和終點是測量的基本要素。 3、紙蛙跳遠的距離可以用起跳點和落地點來標識。 科學探究目標 1、學習標記起點和終點的方法。 2、嘗試以圖表的形式記錄和組織信息。 科學態度目標 1、發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測量的認同感。 2、認同以圖表形式
起點和終點,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2.2,起點,終點,教案
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上1.2觀察一棵植物教學設計 課題 觀察一棵植物 單元 1 學科 科學 年級 1 學習 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植物具有根、莖、葉等結構。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態特征。 2、教師引導下,嘗試用科學詞匯描述觀察到的信息。 3、能畫一棵植物的簡圖。 科學態度目標 1、對常見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 2、能認真觀察、認真記錄。 3、體會植
觀察一棵植物,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1.2,觀察,植物,教案
教科版四上第三單元第8課設計制作小車(二)教學設計 課題 設計制作小車(二)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 教材簡析 設計制作小車(二)是四年級上冊運動和力單元的第8課,是“設計制作小車”主題活動的延續。教科書從分工合作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綜合知識和技能,制造出產品。本課提供了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實踐指導,先是按照上節課的設計思路和設計圖制作小車,明確制作的基本步驟和匯報測試方法;然
設計制作小車二,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8,設計,制作,小車,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3.5運動與摩擦力 課題 運動與摩擦力 單元 運動和力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會發生摩擦,產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體由靜止變成運動時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方式有關,一般滾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目標解讀 通過一些學生知道的生活現象入手,使學生初步認識摩擦力。通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5,運動,摩擦力,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2.3測肺活量 課題 測肺活量 單元 呼吸與消化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 1、肺活量是人體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的量,是人體發育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 目標解讀 知道肺活量的概念,肺活量的大小決定著人體呼吸功能的強弱。身高、體重、胸圍和體格強弱等因素都與肺活量有一定關系。 2、經常鍛煉身體,可以提升身體的肺活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科學探究目標 1、學會用簡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3,測量,肺活量,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2.5食物中的營養 課題 食物中的營養 單元 呼吸與消化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 1、人體所需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 2、人體保持健康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七大類。 目標解讀 知道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主要來自食物,食物中含有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七大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是從不同食物中獲得的。 3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5,食物,中的,營養,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1.1聽聽聲音 課題 聽聽聲音 單元 聲音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 1、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雖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目標解讀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仔細聆聽各種聲音,聲音的種類多樣,發聲的形式多樣,我們雖然看不見,但用耳朵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2、聲音可以用高低、強弱、悅耳和刺耳等詞語來進行描述。 科學探究目標 運用語言描述聽到的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1.1,聽聽,聲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3.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 課題 用橡皮筋驅動小車 單元 運動和力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 1、橡皮筋產生的動力大小會影響小車的運動距離。 目標解讀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橡皮筋,在橡皮筋的彈性限度內,將橡皮筋拉得越長,它所具有的彈力就會越大,將它安裝在小車上時,彈力對小車所產生的作用時間就會越長,從而達到讓小車運動得更遠的目的。 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會產生形變。 3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3,橡皮筋,驅動,小車,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2.1感受我們的呼吸 課題 感受我們的呼吸 單元 呼吸與消化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 1、呼吸是人體的重要活動,呼吸的過程是氣體交換的過程,氧氣對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標解讀 人體時刻都在通過呼吸與外界交換氣體。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它承擔著將氧氣帶入體內,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的重要工作,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2、鼻腔、口腔、氣管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1,感受,我們,呼吸,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3.4彈簧測力計 課題 彈簧測力計 單元 運動和力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 1、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 2、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作的,彈簧的伸長特征與橡皮筋相似。 目標解讀 力的單位是牛頓。 科學探究目標 1、認識彈簧測力計的基本結構。 目標解讀 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重要工具,它的構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比較簡單。學生通過觀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4,彈簧,測力計,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2.2呼吸與健康生活 課題 呼吸與健康生活 單元 呼吸與消化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 1、呼吸的過程是氣體交換的過程,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二氧化碳,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 目標解讀 通過資料閱讀,對比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的成分,知道人體的呼吸實際上是進行氣體交換,將氧氣吸入體內,將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廢氣排出體外。 2、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就越多,就需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2,呼吸,健康,生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