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1.有關光的思考,觀點1:,觀點2:,我認為太陽能發光,光從太陽來的。,我認為螢火蟲能發光,點燃的蠟燭能發光。,光是從哪里來的?,我們把像太陽、點燃的蠟燭等自身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太陽是最重要的光源。,探 索,不是光源,螢火蟲,是光源,月亮,哪些物體是光源?哪些物體不是光源?,不是光源,發光魚,是光源,玻璃杯,哪些物體是光源?哪些物體不是光源
有關光的思考,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1,有關,思考,教學,PPT
第三單元,3.我們的水鐘,授粉后的鳳仙花慢慢凋謝,逐漸形成了果實。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果實對植物來說有什么用呢?,科學任務,人們曾用一個底部鉆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讓碗慢慢下沉來計量時間。我們可以做一個類似的計時器。,授粉后的鳳仙花慢慢凋謝,逐漸形成了果實。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果實對植物來說有什么用呢?,設計方案,用畫圖的方法把我們的設計方案表示出來。設計方案時要思考: 第一
我們的水鐘,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3,我們,教學,PPT
第一單元,7.制作一個潛望鏡,潛望鏡在科學研究和國防建設上有很多用途。科學家用潛望鏡在地下室里觀察火箭的發射;科研工作者用潛望鏡在保護墻內觀測有放射性危險的實驗;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用潛望鏡觀察海面和空中的情況,潛望鏡,潛水艇上的潛望鏡,右圖是同一方向放置的兩個平面鏡,代表光照射下的物體經過兩次反射后進入人的視野。,運用本單元學過的光學知識,用箭頭標出光的傳播路線,并解釋潛望
制作一個潛望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7,制作,一個,潛望鏡,教學,PPT
第一單元,2.地球的結構,授粉后的鳳仙花慢慢凋謝,逐漸形成了果實。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果實對植物來說有什么用呢?,科學聚焦,我們現在看到的地球表面與地球的構造有關。地球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的呢?,科學探索,1.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核:充滿了熾熱的巖漿。,地殼:固體巖石構成了地球的最外 層,大陸的地殼要比海洋的 厚。,地幔:地殼下面的巖層。由于高溫高 壓的作用,這一層的巖石能移 動
地球的結構,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2,地球,結構,教學,PPT
第三單元,1.時間在流逝,授粉后的鳳仙花慢慢凋謝,逐漸形成了果實。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果實對植物來說有什么用呢?,科學聚焦,當我們吃飯、睡覺、學習、做游戲的時候,時間在一分一秒悄悄地流逝。如今,我們只需看一眼鐘表就知道現在幾點了,可過去的人們并沒有我們今天使用的鐘表。在鐘表發明之前,人們是怎樣安排生活和勞作的呢?,授粉后的鳳仙花慢慢凋謝,逐漸形成了果實。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果
時間在流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1,時間,流逝,教學,PPT
第二單元,5.風的作用,目 錄,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對改變地形發生著緩慢的作用,例如空氣流動形成的風。 風是怎樣改變地球表面的呢?,2.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用放大鏡觀察這幾塊巖石,然后用砂紙打磨。,1.討論并記錄我們的看法。,砂紙,放大鏡,巖石,實驗現象: 打磨的巖石表面一些顆粒掉落,沒有打磨的巖石表面出現磨痕。,3.了解更多風對地球表面的影響。,沙漠,風蝕蘑菇,戈
風的作用,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5,作用,教學,PPT
第二單元,7.總結我們的認識,目 錄,經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對影響地表變化的因素有所了解?,F在就讓我們對所學習的有關科學知識進行回顧和梳理吧!,1.回顧學習內容,梳理記錄表。 (1)觀察我們的活動記錄,總結影響地表變化的因素。 (2)重新觀察第1課的5幅圖片,根據我們的所學,對每一種地形特點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釋,并與先前的猜測進行比較,說說有什么不同。,問題解釋(班級記錄表
總結我們的認識,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7,總結,我們,認識,教學,PPT
第一單元,5.認識棱鏡,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體時也能發生折射嗎?,聚 焦,認識棱鏡,觀察白光通過三棱鏡后發生的變化。,關閉教室中所有的燈,拉上窗簾,讓一束強光(白光)通過三棱鏡。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描述你看到的現象?,觀察白光通過三棱鏡后發生的變化。,白光通過三棱鏡后變成了七種顏色的光。,盡管太陽光用肉眼看上去幾乎 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許多不同顏色 的光組成的。當
認識棱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5,認識,棱鏡,教學,PPT
2.光是怎樣傳播的,猜想光的傳播特點,猜想光的傳播特點,(1)在前三張長方形卡紙的同一位置上分別打一個直徑大小約為1厘米的小孔,第四張卡紙不打孔作為屏。 (2)把這四張卡紙用夾子夾住橫立在桌子上,每張卡紙間間隔15厘米左右,排成整齊的一列,使前三張卡紙的小孔在同一條直線上。 (3)關閉所有燈光,并合上窗簾,保證手電筒的光是唯一光源。把手電筒放置在第一張卡紙前一定距離,讓手電筒的光射進小孔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2,光是,怎樣,傳播,教學,PPT
4.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嗎,光在傳播中遇到透明物體或半透明物體時,能穿過物體或部分穿過物體繼續進行傳播。這時光的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嗎?,上圖中,當我們把手伸入魚缸中,會發現胳膊“錯位”了,這說明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路線有所差異。 空氣和水是兩種不同的物質,物質是由顆粒組成的,光從一種類型的顆粒射進另外一種顆粒,會影響光的傳播方向。,光由空氣射入水中發生的變化,將一束激光筆射出的光透過空
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嗎,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4,傳播,方向,發生,改變,教學,PPT
第三單元,2.用水計量時間,目 錄,日影、燃香、蠟燭都曾被人們用來計時。在古代,人們還曾利用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呢?,1.觀察水流的速度。 把一個透明塑料飲料瓶去掉底部,倒過來盛水,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讓水可以從小孔中緩緩流出。 仔細觀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觀察發現,水從小孔流出的速度比較均勻。,2.測量水流速度的變化。 用剛才的瓶子裝200毫升水
用水計量時間,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2,計量,時間,教學,PPT
6.光的反射現象,照鏡子時,我們看到的鏡子里的自己是光反射形成的。那么,光是怎樣從鏡子反射回來的呢?光的反射有什么規律嗎?,將卡紙剪成比手電筒光圈直徑略大一點的圓;在剪好的卡紙中間劃開一道縫隙,并用透明膠帶將卡紙固定在手電筒光圈上;打開手電筒,會有一道狹窄的光束射出來。,做光的反射實驗,在白板或紙屏的某處做一個記號。再通過調試平面鏡,使光反射到標記的位置。,關閉教室中所有的燈,拉上窗簾
光的反射現象,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6,反射,現象,教學,PPT
第二單元,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目 錄,地震發生時的情景是怎樣的? 會給地球表面帶來哪些改變呢?,地震是怎樣形成的?,1.了解地震的成因。,(1)交流我們對地震成因的看法。,(2)做模擬實驗。,將小盒的兩半拼接起來,在上面鋪一 層塑料薄膜。 將土、水和成泥,并將它鋪在有塑料 薄膜的小盒中。,等泥變干后,將這個小盒的兩 半迅速拉開或擠壓。 觀察發生的現象。,當迅速拉開小盒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3,地震,成因,作用,教學,PPT
小學科學觀察實驗活動登記統計表(五年級上冊) 學校 任課教師 項 開 目 出 學 情 生 實 驗 況 數 要 求 應開實驗數 實際開出實驗數、分組數 開出率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實驗,計劃
第7課制作一個潛望鏡 (教材P1819)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 課題 制作一個潛望鏡 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潛望鏡利用了光的反射規律。 科學探究目標 1.能通過對潛望鏡內部結構的研究,探究潛望鏡的基本原理。 2.通過親自制作潛望鏡,加深對光的反射原理的理解。 科學態度目標 通過制作潛望鏡的活動,使學生學會欣賞、評價他人的作品,尊重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7,制作一個潛望鏡,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7,制作,一個,潛望鏡,教案,教學,反思
第4課身體的“總指揮” (教材P6768)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 課題 身體的“總指揮” 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人腦能夠指揮人的行動,產生思想和情感,進行認知和決策。 2.知道人腦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等部分,分別控制著人體不同的生命活動。 3.知道大腦具有記憶、思維等高級功能。 4.知道充足的睡眠、輕松愉悅的心情等有益于腦的健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4.4,身體的“總指揮”,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4.4,身體,總指揮,教案,教學,反思
第6課制作鐘擺 (教材P5253)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 1 課時 課題 制作鐘擺 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長度有關。 2.知道同一個擺,擺繩長度越長,擺動越慢;擺繩長度越短,擺動越快。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在真實的情境中研究擺繩長度如何影響擺動快慢,不斷地調整擺,直至每分鐘正好擺動60次。 2.能運用測量與比較的方法來研究擺的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6,制作鐘擺,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6,制作,鐘擺,教案,教學,反思
3計量時間 “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的流逝可以通過其他物體有規律的運動來計量,所以本單元學習“計量時間”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認識“具有一定周期性運動的事物可用于計時”的過程。本單元設計了使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測量時間的儀器做實驗的探究活動,從燃香鐘、水鐘到機械擺鐘,使學生在“創造”(制作)計時工具的實踐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體會發明和技術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和變化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1,時間在流逝,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1,時間,流逝,教案,教學,反思
第3課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材P2628)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 課題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地殼運動是地震發生的原因。 2.知道地震的發生會使地表形態發生巨大變化。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通過模擬實驗,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2.能夠通過閱讀資料、觀察圖片,分析地震給地表帶來的改變。 3.能夠制作關于抗震防災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3,地震,成因,作用,教案,教學,反思
第5課認識棱鏡 (教材P1214)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 課題 認識棱鏡 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棱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2.知道棱鏡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傳播線路的光學元件。 3.知道太陽光包含不同顏色的光。 科學探究目標 能通過實驗發現各種色光在不同介質中發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 科學態度目標 在實驗觀察中養成嚴謹、細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5,認識棱鏡,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5,認識,棱鏡,教案,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