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的研究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擺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的第六課。這課是在學生研究了機械擺鐘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學生就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繩的長短是否有關等展開探究。通過探究活動幫助學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認識到擺擺動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與擺繩的長短有關。體會實驗反復性的意義,認識到在實驗中細心觀察發現新問題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繼續探究的欲望。 這是一節通過“測
擺的研究,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研究,鉆研,教案,湖北,部級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擺的研究,生活中的擺,在相同時間內, 擺的次數越多,說明這個擺擺動的速度越快, 擺的次數越少,說明這個擺擺動的速度越慢。 那么,擺的快慢可能和什么因素有關?,猜測:擺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關?,擺錘,擺幅,1.擺的快慢是否與擺錘重量有關? 2.擺的快慢是否與擺繩長度有關?,假設:,小組活動:,1、你們組選取哪個因素進行探究? 2、你們準備怎樣做? 3、小組內討論實驗方案
擺的研究,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研究,鉆研,課件,湖北,部級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科版小學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第六課時擺的研究 教材分析: 1.單元知識背景分析 自人類具有“時間”這一概念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經年累月不斷地尋求著準確測量時間的方法。最初,古人利用太陽和月亮計時,到后來用日晷、沙漏、水鐘計時。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慢慢地人們感到精確計算時間是必要的。17世紀以后,鐘表工藝史發生了劃時代的進步。根據伽利略發
擺的研究,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研究,鉆研,教案,江蘇,部級
用水測量時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 過程與方法:記錄100毫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根據記錄推測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實驗觀察的重要性;激發研究用水計時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滴漏實驗 【教學難點】滴漏實驗 【教學準備】有關水鐘的資料、每個小組一個鐵
用水測量時間,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3,測量,時間,教案,陜西,市級優課
用水測量時間教學設計 課題 用水測量時間 科目 科學 課時 1課時 年級 五年級 執教者 趙麗 單位 嘉峪關市文殊鎮中心小學 教材內容分析 用水測量時間是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時間”單元第四課。教材一開始呈現了三只兩種類型的古代水鐘圖,讓學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計量時間,幫助學生理解古人是怎樣利用流水來計時。實踐中水是怎樣計量時間的呢?教材又呈現了“滴漏實驗”這一部分內容,使學生親身經歷流水計量時間這
用水測量時間,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3,測量,時間,教案,甘肅,市級優課
用水測量時間,古代的水鐘,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據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工具。滴水記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我國的水鐘,最先是泄水型的,后來發展到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使用。,受水型水鐘,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泄水型水鐘容器內的水面
用水測量時間,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3,測量,時間,課件,陜西,市級優課
用水測量時間,日晷,水 鐘,古代的水鐘,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據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工具。滴水記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我國的水鐘,最先是泄水型的,后來發展到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使用。,受水型水鐘,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
用水測量時間,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3,測量,時間,課件,甘肅,市級優課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課件,28,打包,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課件
聚焦,熱水,探索,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后溫度會怎樣變化?,牛奶溫度如何變化?,熱水溫度如何變化?,探索,你能利用這些材料來證實你的推測嗎?,裝有熱水的燒杯,裝有冷水的試管,2支溫度計,探索,探索,探索,溫度計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變,不要碰到試管壁。,研討,涼水和熱水的溫度是如何變化的?,溫度變化是怎樣引起的?,涼水的溫度會不斷上升嗎
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3,溫度,不同,物體,相互,接觸,教學,課件
水的蒸發和凝結,水,思考:水的蒸發與什么有關?,推測:水溫高低與水蒸發快慢的關系。,實驗器材:,加熱裝置,兩杯水(質量相等),電子秤,兩支溫度計,護目鏡,滴管,實驗步驟:,實驗器材:,兩支溫度計,食鹽,裝有冰塊的燒杯,干布,實驗步驟:,1.當溫度變化時,我們觀察到了哪些水的蒸發和凝結現象? 2.我們還能舉出生活中哪些水的蒸發和凝結現象?,小組討論:,雪,云,霜,霧,雨,露,它們是怎么形
水的蒸發和凝結,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2,蒸發,凝結,教學,課件
做個保溫杯,做個保溫杯,浙江省杭州市西興實驗小學 沈佳麗,熱水盛在怎樣的 杯子中不容易變冷?,杯中倒入同樣多的、溫度相同的熱水, 哪個杯子中的熱水會涼得慢一些?,不銹鋼杯,陶瓷杯,塑料杯,小結,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所以水溫降得快;,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所以水溫降得慢。,怎樣使杯中的水涼得慢一些?有哪些方法?,想一想,倒入杯內的水量和水溫,測量水溫的時間,放入溫度計的
做個保溫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7,保溫杯,教學,課件
溫度與水的變化,固態,液態,氣態,水,溫度變化,100,溫度變化,0,受熱,受冷,想一想:水的形態變化與什么有關?,水的溫度發生變化時,它的形態可能會發生什么變化?,實驗器材:,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小組討論:,1.水在加熱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 2.水的沸騰過程跟什么有關?,水結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是否也存在著熱量的作用?,拓展:,溫度計,裝水的試管,裝有冰、食鹽的燒杯
溫度與水的變化,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1,溫度,變化,教學,課件
合理利用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便利?,說一說,怎么解決這些矛盾?,它們有什么缺陷?,我們為什么要關注能源?,班級討論,2017年我國的電能來源,(數據來自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8),想一想,我們為什么要關注能源問題,1.地球上的石油儲量是有限的,將在幾十年 后枯竭。,2.使用的電能大部分是由煤燃燒發電取得的, 煤燃燒發電要消耗淡水,排放污染物,3. 4
合理利用能源,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課件,3.5,合理,利用,能源
熱在水中的傳遞,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實驗目的:探究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實驗1:加熱試管中的水,實驗材料:酒精燈、試管、鐵架臺、點火器(火柴) 、 護目鏡、濕布。,實驗器材:,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小組討論:,1.加熱過程中,感溫粉末顏色的變化是怎樣的?感溫粉末是怎么運動的? 2.熱在試管中是怎樣傳遞的?,實驗目的:探究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實驗2:加熱燒杯中的水,實驗材料:酒精燈、燒杯
熱在水中的傳遞,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5,水中,傳遞,教學,課件
聚焦,煮湯時,將金屬勺浸在熱湯中,勺柄會變燙。,探索,用箭頭畫一畫,熱是怎樣傳遞到勺柄的呢?,探索,觀察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1.在一根金屬條表面均勻涂上蠟。,3.用火加熱金屬條的中部,觀察 金屬條上蠟的變化。,2.將金屬條固定在支架上。,探索,使用酒精燈時要規范,當心別燙著手!,還可以在金屬條上涂感溫油墨來幫助觀察變化。,探索,觀察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在涂有蠟(或
熱在金屬中的傳遞,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4,金屬,中的,傳遞,教學,課件
用浮的材料造船,PART 1,獨木舟,竹筏,木筏,輕輕放,放均勻; 做三次,取最大。 我的竹筏能穩定地負載 個鉤碼。,我的發現: 竹筏的載重量比獨木舟大。 竹筏的底部比獨木舟的底部更大,穩定性更好。,竹筏有哪些不足?我們還可以怎樣改進?,?,觀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發現?,搖櫓木船,明代寶船的船體長達100多米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2.2,材料,造船,課件,11,ppt,視頻
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干旱,洪澇,冰雹,臺風,地震,霧霾,說一說 除了自然災害外,我們的地球家園還面臨著哪些由 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氣溫變暖,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哪些環境問題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大氣污染,霧霾,酸雨,呼吸道疾病,毀壞建筑,粉塵,呼吸道疾病,降低能見度,引起爆炸,誘發植物病蟲害,臭氧層破壞,破壞人體免疫,改變地球溫度,環境
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3.2,我們,面臨,環境,問題,課件
哪個傳熱快,說一說,木勺,塑料勺,金屬勺,想一想,怎樣倒水?,實驗步驟,怎樣倒水?,怎樣倒水?,小 結,相同的條件,實驗現象記錄表,怎樣倒水?,溫馨提示,課外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熱的良導體?哪些地方需要熱的不良導體
哪個傳熱快,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6,哪個,傳熱,教學,課件
給船裝上動力,PART 1,船作為一種運輸工具,從古至今它的動力是怎樣發展的?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給船提供動力?,試一試,給我們的小船裝上風帆。,小結:靠風帆行駛的小船無法自行持續行駛。,討論:如何給小船提供持續的動力呢?,操作:嘗試給小船裝上其他動力,讓它自己行駛起來。,安裝提示: 1.保護好電池,不可進水; 2.控制好重量及平衡; 4.放入水中后,打開開關; 5.結束后,及時關閉開關。,安
給船裝上動力,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2.5,裝上,動力,課件,視頻,素材
地球宇宙的奇跡,說一說 我們了解的“外星文明”故事,電影瘋狂外星人,關于“外星人”的書籍,都沒有確實的證據,1.地球相比于其他行星有什么獨特之處? 2.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條件?,討 論,班級記錄表: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棲息地,能源,食物,適宜的溫度,空氣,水,畫一畫 記錄單:我們的地球,標出與生命活動有關系的部分,我們的地球: 平均半徑約為6400千米; 大氣層平均厚度約1
地球-宇宙的奇跡,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課件,3.1,地球,宇宙,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