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怎樣聽到聲音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四個活動。活動1“人耳怎樣聽到聲音” 目的是通過觀察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耳的構造,初步了解耳聽到聲音的過程活動2“聲音引起鼓股振動”目的是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鼓膜的作用。活動3“保護聽力”目的是通過查閱資料等活動,引導學生掌握耳的保健常識。活動4“做個聽診器”意在通過制作、觀察等活動。使學生了解聽診器的原理,體會工具對聽力的
怎樣聽到聲音,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9,怎樣,聽到,聲音,教案設計
22.美麗的月球 【教材簡析】 本課在低年級學生熟悉了月相變化現象之后,進一步引領學生認識月相變化的規律,了解月球表面的概況。活動1“觀察月相變化規律”目的是通過觀察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月相的變化規律。活動2“觀察月球表面”意在通過觀察、查閱資料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月球表面的概況。應用與拓展“模擬月球發光”旨在通過模擬實驗,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月球是怎樣發光的。 【學情分析】 月球是學生比較熟悉的
美麗的月球,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5.22,美麗,月球,教案設計
24.交通信號燈模擬大比拼(二) 【教材簡析】 本課以工程實踐為主線設計了三個活動。“改進”的目的是通過觀察分析、編寫程序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編寫不同的程序可以使交通信號燈模型實現多種形式的自動控制。“測試” 的目的是引領學生交流改進后的自動控制交通信號燈模型,并對其程序和裝置的有效性進行測試。“成果” 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根據調研實際生活中的十字路口交通情況,實現并展示自動控制的效果,意識到智能信
交通信號燈模型大比拼二,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科學擂臺,24《交通信號燈模型大比拼二》教案設計,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擂臺,24,交通,信號燈,模型,比拼,教案設計
12.讓燈泡亮起來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讓燈泡亮起來”目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到只有形成閉合回路,電流通過燈絲時,燈泡才能亮起來。活動2“控制燈泡的亮和滅”旨在通過實驗、制作等活動,讓學生認識到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其中開關可以控制燈泡的亮與滅。應用與拓展“讓多盞燈亮起來”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方
讓燈泡亮起來,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12,燈泡,起來,教案設計
14.安全用電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1“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用電事故”目的是通過判斷做法的正確與錯誤,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一些會發生觸電的行為。活動2“安全用電”目的是通過制定“安全用電守則”,幫助學生了解安全用電常識。活動3“預防雷電事故”目的是通過查閱資料等活動,指導學生掌握預防雷電事故的方法。應用與拓展“學習用電事故急救的方法”,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在特定危急場合自
安全用電,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14,安全,用電,教案設計
4.運動和力 【教材簡析】 本課在學生認識了物體運動的方式和運動快慢的基礎上,引領學生進一步認識力和運動的關系。本課圍繞“運動”這一主線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讓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目的是通過實驗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 運動起來。活動2“讓運動的小車的狀態發生改變”意在通過實驗等活動,知道學生了解里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的快慢、運動的方向,可以使運動的物體停下來。應用與拓展“自行車的
運動和力,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1.4,運動,教案設計
2.運動的方式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描述不同的運動方式”目的是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指導學生了解物體的運動軌跡,認識物體的運動課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活動2“觀察輪胎的運動”意在通過比賽、觀察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物體的復合運動中包含著多種運動方式,應用與拓展“體驗不同方式的運動”目的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某些體育活動中包含的運動方式。 【學情分析】
運動的方式,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1.2,運動,方式,教案設計
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97頁) 目錄: 1 位置和運動 2 運動的方式 3 運動的快慢 4 運動和力 5 運動物體的能量 6 聲音的產生 7 聲音的傳播 8 聲音的高低強弱 9 怎樣聽到聲音 10 噪聲污染 11 電在我家 12 讓燈泡亮起來 13 導體和絕緣體 14 安全用電 15 認識巖石 16 礦物 17 金屬的來歷 18 保護礦產資源 19 太陽與影子 20 地球的形狀 2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15.認識巖石 【教材簡析】 本課以巖石為主線,按照從認識到實踐的認知規律,設計了三個主要活動。活動1“觀察巖石”旨在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巖石的特點,并能制定標準給巖石分類。活動2“認識花崗巖、砂巖和大理石”目的是通過觀察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花崗巖、砂巖和大理石的表面特征。活動3“學做巖石標本”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制作巖石標本,對收集到的巖石進行辨別和分類,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
認識巖石,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4.15,認識,巖石,教案設計
5.運動物體的能量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碰撞實驗”目的是通過實驗等活動,指導學生了解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活動2“運動小車能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目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運動物體的能量根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能量就越大;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能量就越大。應用與拓展“尋找生活中的能量”旨在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各種各樣的能量。 【學
運動物體的能量,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1.5,運動,物體,能量,教案設計
6.聲音的產生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尋找聲音”目的是指導學生通過觀察等活動,認識身邊各種各樣的聲音及讓物體發出聲音的方法,初步感知聲音產生的條件。活動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等活動,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應用與拓展“尋找發聲物體的振動部位”,旨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更多的發聲現象,加深對物體振動產生聲音的認識。 【學情分析】 生
聲音的產生,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6,聲音,產生,教案設計
20.地球的形狀 【教材簡析】 本課以地球為研究對象設計了兩個探究活動。活動1“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歷史”目的是通過查閱資料等活動,指導學生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歷史,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活動2“觀察地球儀”目的是通過觀察地球儀模型,指導學生初步學會使用地球儀,感知地球表面的組成,進一步認識地球的形狀。應用與拓展“了解地球的真實形狀”,引領學生了解人們是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測量出地球
地球的形狀,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5.20,地球,形狀,教案設計
10噪聲污染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1“調查校園里的噪聲” 目的是通過測量、調查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噪聲。活動2“噪聲來源及噪聲的危害” 意在通過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尋找噪聲的來源,認識噪聲給人體帶來的傷害活動3“消減噪聲”旨在通過實驗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消減噪聲的方法。 應用與拓展“設計無噪聲教室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設計無噪聲教室,體現科學與技術、環境
噪聲污染,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10,教案設計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教學設計共69頁) 第1課 位 置 和 運 動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能舉例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需要依靠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來確定。 2能說出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需要參照物、相對于參照物的方向和距離。 科學探究 1能從生活中各種運動與靜止的現象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 2能通過觀察、比較等方式獲取有關物體位置與運動狀態的科學事實。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計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歷了三年半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進度表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和以往的四年級學生相比,這一屆四年級顯得與眾不同,因為他們是伴隨科學新教材共同學習成長的。 通過上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學生的觀察與描述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在進行觀察、記錄、實驗、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養。受年齡的限制,學生的思維依舊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抽象概括和語言
新版,冀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
16.礦物 【教材簡析】 本課在學生認識了巖石的表面特征、初步學會了認識巖石的方法后,引領學生進一步認識巖石的組成和礦物的特征。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觀察巖石中的礦物”目的通過觀察等活動,指導學生明確巖石與礦物的關系,知道花崗巖、砂巖和大理巖的基本礦物組成。活動2“認識礦物的特征”旨在通過實驗等活動,引領學生掌握礦物在硬度、顏色、透明度、光澤、條痕、磁性等方面的特征。應用與
礦物,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4.16,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