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 冷熱與溫度知識點 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 2、(溫度計)可以準確測量出物體的(溫度)。 3、溫度計的結構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溫度單位:攝氏度() 4、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拿溫度計時,用拇指、食指和中 指捏住上端。 (2)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
冷熱與溫度,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1.1,冷熱,溫度,知識點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 熱脹冷縮知識點 1.絕大多數物體受熱時體積會增大,遇冷時體積會縮小,這種現象叫作熱脹冷縮。 2.固體、液體、氣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3. 溫度計就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不過溫度計里裝的不是水,而是酒精、煤油或水銀。 4. 酒精燈的使用方法:打開燈帽,將燈帽豎放在燈旁。用點著的火柴從燈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用外焰加熱物體。加熱完成后,用燈帽自燈芯
熱脹冷縮,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1.2,知識點
二年級科學下冊復習知識點 1. 氣墊船能離開水面的原因是氣墊船向下噴氣,在船底與水面之間形成一層空氣墊。 2. 制作氣墊船模型過程:(1)把紙杯的底部剪掉;(2)在飯盒底部描一個圓;(3)沿線將飯盒底部的圓剪掉;(4)把紙杯插入圓洞,氣墊船模型就做好。 3. 荒島上人煙稀少但景色迷人。 4. 你可以像原始人一樣住山洞,也可以建造自己的房子。 5. 荒島上的動植物可以給我們提供食物;我們還能利用樹枝
大象,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吹豎笛的時候是(空氣)在振動。 2.我們能夠發出聲音,主要依靠喉嚨里的(聲帶)。聲帶越(緊),發出的聲音越(高)。發聲時,我們把手輕輕地放在喉結處,就能感覺到聲帶的(振動)。 3.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玻璃罩內鬧鐘的聲音逐漸(減弱),最終(聽不到了)。這說明(空氣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4.將擊打后的音叉浸入水中,我們能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說明
科學,知識點,教科版
第一單元 身邊的橋梁 1、 增加厚度或改變形狀都可以增強紙橋的承重能力。 2、 梁橋是一種常見的橋梁類型,它們平直,大多具有梁結構。 3、 在山谷、丘陵、平原和水網密布的地區。人們建造各式各樣的拱橋。 4、 拱橋:拱圈底部兩端的拱腳由拱座支撐。 5、 懸索橋:橋塔、橋面、纜索、懸索 6、 斜拉橋也是靠鋼索吊起橋面的大跨度橋梁。香港昂船洲大橋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斜拉橋之一。 7、 三角形形狀最穩定
粵教粵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
四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 身邊的植物 1、植物按生長環境可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植物按莖的特點可分為: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 3、白蘭和銀杏都屬于喬木,植株高大,有明顯堅硬的主干。 4、白蘭的特點:樹皮呈灰色,長橢圓形,兩面網狀葉脈明顯。 5、銀杏的特點:樹皮灰褐色,有裂紋,比較粗糙,有細長的葉柄,扇形,落葉前變黃。 6、屬于喬木的植物還有:荔枝樹、蘋果樹、鳳凰樹、榕樹、芒
粵教粵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
6年級科學知識點 第一單元知識點 1. 回形針是一種常見的文具,人們用它來固定紙張。 2. 一個好的設計,一般要經過構思、制作、改進等環節。 3. 許多日常用品都是通過巧妙的設計而發明的。 4. 指甲鉗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來特別方便。 5. 飲水瓶種類很多,從材料上分,有塑料水瓶、不銹鋼水瓶等;從功能上分,有保溫水瓶、運動水瓶等。 6. 人們會根據實際需求,選用不同的飲水瓶。如冬天時會選用保溫瓶,外
粵教粵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
三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 4 第一課:測量長度 1.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單位。 2.用直尺測量筆的長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線與筆的一端對齊,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寫出數值和單位。 3.現代測量長度的工具有:輪距測距儀和激光測距儀。體育老師用(輪式測距儀)測量跑道的長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測距儀)測量房屋的長度。 4.在身邊沒有刻度尺的情況下,可以用“拃”“步”來測量物體的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總結
三年級科學知識點背誦 班級 姓名 第一課 測量長度 一、必須會背內容 1、 (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仔細觀察刻度尺(零刻度線)的位置,讀出(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 并不是所有刻度尺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都是一樣的。 3、 用直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線)與所測量物體的(一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復習,知識點,總結
二年級科學知識點 1、小小工具用處大,生活處處需要它。 2、怎樣才能把紙整齊的分開?用小刀割開,用剪刀剪開,用裁紙刀切開。在這個過程中小刀、剪刀、裁紙刀都是工具。 3、剪刀的種類可真多,有常用的剪刀、理發剪刀、花邊剪刀,它們都有兩個刀刃,但刀刃形狀不一樣。 4、剪刀的特點:有兩個刀刃;中間有軸,可以開合;用來剪東西。 5、用剪刀尖剪細葉,用花邊剪刀剪花邊。刀刃鋒利,注意安全! 6、螺絲
冀人版二,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
工具: 1、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剪刀、桌椅、鉛筆、橡皮等 2、 常見的工具的功能及用途: 剪刀的特點及用途:剪刀有兩個刀刃,兩刃交錯可以開合,是剪布、紙、繩等的片狀或線狀物體的便捷工具。 3、剪刀與刀和鉗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刀 都有刀刃 刀只有一個刀刃,且沒有支點。剪刀有兩個刀刃且有支點 鉗子 能繞固定軸轉動,省力 鉗子的頭部厚重,未開鋒。剪刀刀刃鋒
冀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匯總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一、問答題 1、 哪些物體像橡皮筋兒一樣,形狀改變后還能恢復? 答:彈簧、海綿、跳跳床。有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改變,去掉力后形狀還能恢復。 2、 由冬到春的季節變化,對人類及動植物有哪些影響? 答:經過寒冷的冬季,春天的氣溫開始回升,天氣變得暖和,人們脫下厚厚的棉衣,換上薄薄的春裝,農民開始耕種,人們的戶外活動也多了起來,植物發芽、生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第三單元 填空題 是10課 1.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生物,既(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 2.蜜蜂總是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這是它們在采集(花粉)與(花蜜)。 3.蜜蜂全身長滿(細毛),當蜜蜂飛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時,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會粘滿(花粉)。當蜜蜂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時,便可將一朵花的花粉(傳播)給另一朵花。 4.在觀察蜜蜂時,不要用(手)直接捕捉蜜蜂,以防(蟄傷)。透明的玻璃瓶
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3,單元,知識點,總結
第三單元生物的相互影響應知應會 10、蜜蜂傳粉 1.蜜蜂總是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這是它們在采集花粉與花蜜。 2.在教師的指導下,用捕蟲網捕一只蜜蜂。將蜜蜂轉移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用放大鏡觀察蜜蜂。 3.蜜蜂全身長滿細毛,當蜜蜂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時,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會沾滿花粉。當蜜蜂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時,便可將一朵花的花粉傳播給另一朵花。 4.蜜蜂使用全身的細毛傳播花粉。蜜蜂的
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3,單元,知識點,匯總
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 1、動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長、能繁殖,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水和營養。毛絨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長,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營養。非生物有些是人類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 2、機器人并不具備的生命現象,如沒有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繁殖等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小草和大樹在形態上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大,有的小,但它們都有根、莖、葉、花、種子等器官。 4、植物的
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
第四單元 填空 第14課 1.柳樹枝條在風中飄蕩,湖面被風吹起了波浪這都是由于(風)的存在。 2.風是由于(空氣的流動)形成的。 3.空氣變熱后會(上升),周圍的(冷空氣)補充過來,從而形成了(風) 第15課 1.表示空氣的(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叫作氣溫,(溫度計)是測量氣溫的工具。 2.同一地點不同時刻,在一天內的氣溫是(不一樣)的。 3.在測量時,要仔細觀察氣溫計的(量程
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4,單元,知識點,總結
第一課 生物與非生物 1、 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生物能(生長),能(繁殖),生長過程需要(水)和(營養)。非生物不能(生長),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營養)。 2、 (動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毛絨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我們往往根據(有無生命)對生物進行分類。 3、 機器人(不是)生物。 第二課 樹與草 1、 樹和草都是植物,他們都有(根)、(莖)、(葉)、(花)
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1,單元,知識點,總結
三年級科學下冊 第四單元知識點 第四單元 1、空氣受熱后會上升,固圍的冷空氣會補充過來從而使空氣流動,形成風。 2、個“風箱”,由于“風箱”內兩個地方受熱不均,造成溫度高低不同,溫度高的地方,熱空氣上升得快,另一個地方的冷空氣會從地面流動過來補充,人而形成了自然界中的風。 3、同一時間不同環境的氣溫相同嗎?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測量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氣溫比較合適? 答:同一時間不同環境中的氣溫是
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4,單元,知識點,匯總
第一單元土壤和水 1.土壤用肉眼觀察有沙粒、小石子等非生物,還有小蟲子、小樹枝、小草等生物。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土壤顆粒。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 實驗:將干燥的土塊放入水中,會產生氣泡,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 將濕潤的土壤放入蒸發皿,蓋上玻璃片,用酒精燈加熱,玻璃片上會出現小水珠,說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繼續加熱土壤,會聞到
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匯總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 一單元土壤和水 1土壤中生長著大樹、小草,還生活著很多小動物。 2、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3、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 4、土壤中含有水,加熱后玻璃片上會出現小水球;土壤中有空氣,將干燥的土塊兒放入水中,會產生氣泡。 5、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深耕、合理輪作。 6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