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新課標教材中有關時間的內容安排都比較靠前,因此,相對于學生來說,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難,在二年級下冊教材中安排了有關時、分、秒的認識及簡單計算等內容。時、分、秒的認識倒還不算太難,至于時間的簡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3課時 認識經過的時間 1.填空。 (1)時針從數字3走到數字6,經過的時間是( );分針從數字3走到數字6,經過的時間是( );秒針從數字3走到數字6,經過的時間是( )。 (2)一節課是( )分鐘,課間休息(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三課時 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8586頁的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目的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5路程、速度和時間 u 教學內容 教材第20、21頁,路程、速度和時間。 u 教學提示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和對速度、時間、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幼兒園中班計算活動時間排序 教學目標 1、能夠區分早晨、中午、晚上。 2、能夠和大家討論,按照自己的生活常規,排列和簡單講述自己的一日生活。 教學準備如教材畫面的圖片, 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對時間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幼兒園中班計算活動:時間排序教案,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計算,活動,時間,排序,教案
溫州五幼 施哲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時鐘,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 3、知道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系。 活動準備 積木、畫紙、毛線、時鐘、撕貼紙 活動過程 1、認識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時間賽跑,教案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及其意義。 2、知道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3、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的餐具或玩具餐具。 2、教師自備小熊、小兔、小猴或其他小動物布偶。 三、活動過程 午餐時間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午餐,時間
8.3計量單位 1. 我們學過的時間計量單位有( )( )( )。 2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 )( )( )( )( )。 3. 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1)圓珠筆長約15( )。 (2)小明起床大約用時5( )。 (3)百米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八單元,師大,年級,下冊,數學,第八,單元
2021年秋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知識點整理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 3.1.時間在流逝 1.在沒有任何計時工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比如太陽東升西落去判斷時間。 2.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太陽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 3.圭表 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圭表和日晷一樣,也是利
2021,新教,科學,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計量,時間,知識點,整理
用水計量時間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用水計量時間是計量時間單元的第2課。計量時間讓學生在觀察、研究、制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感受人類不斷深入認識時間的過程,認識到自然界一些事物的周期性可幫助人們計時,并加深對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理解,親身體驗一項工程的基本過程。第一課時間在流逝,讓學生了解了人們用太陽計時,用燃香鐘計時;本課自然提出“古人還曾用什么來計時”的問題,便
用水計量時間,教科版,2017,年級,科學,上冊,3.2,計量,時間,教學,設計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計量時間單元的最后一課,在本單元中起到總結性作用。前面6課是讓學生經歷設計和制作幾種古代計時工具模型的過程,并利用這些模型來認識古代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方法以及計時的準確度。 教材從“在現代生活里,人們對精確計時又作出了哪些努力呢”這個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對已有的計時工具進行比較,歸納計時工具的設計原理,結合實際生活,認識到精確計時的重要性。 【學生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教科版,2017,年級,上冊,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教學,設計
5. 計量時間 練習題 一、填空題。 1. 使用停表時,要先按 ,使停表顯示的示數歸零。 2. 計時結束時,再按下 ,停表便停止計時。 3. 一個小時有 分鐘,1分鐘有 秒。 4. 在跳繩比賽中,我們常常需要計量 。 二、判
5.計量時間,習題,計量,時間
認識經過的時間情境導入探究新知課堂小結課后作業時、分、秒課堂練習7你知道你的睡眠時間夠嗎情境導入聰聰玩碰碰車用了多長時間探究新知聰聰玩碰碰車用了多長時間起始時刻時針指向9和10之間,分針指向6。結束時刻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計量單位復習導入鞏固練習課后作業總復習知識梳理8復習導入1.千米的認識你能把千米的認識整理成圖表來表示嗎千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毫米的認識知識梳理千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計量比較長的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1000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師大,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第2課時 用水計量時間,這些方法在計時的時候是否存在缺陷?,在古代,人們還曾利用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呢?,古代的水鐘,把一個透明塑料飲料瓶去掉底部,倒過來盛水(裝200毫升水),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讓水可以從小孔中緩緩流出。 仔細觀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觀察水流的速度,如何用更精確的辦法來測量水流速度是不是均勻的?,燃香鐘,1.在瓶子中裝200毫升水
2021,新版,教科版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2,計量,時間,課件,教學,ppt
第2課 用水計量時間,聚 焦,圭表,日晷,燃香,這是古代計時用的一種水鐘,在中國又叫作“刻漏”或“漏壺”。水鐘有兩類,分別是泄水型和受水型,圖中所示的是較為廣泛使用的浮子上裝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壺。,古代的水鐘,探索一:觀察水流的速度,1,探 索,觀察水流的速度,實驗現象:水流的速度均勻(或水流的速度不均勻),探索二:測量水流速度的變化,任務:測量水流速度的變化,實驗步驟: (1)將去底塑料品倒放在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3.2,用水計量時間共15張PPT,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3.2,計量,時間,15,PPT
第7課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激趣導入,探索與研討,探索一:總結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計時工具發展史,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公元前8000年:埃及人制訂了每年12個月,每月均為30天的歷法。,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發明了第一個移動日晷,將一天分為12個周期。,公元前1400年:漏壺(沙漏或滴漏)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公元前100年:雅典出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23,ppt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7.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一、聚焦,我們每天都要通過鐘表來掌握時間、安排工作或做出決定。在現代生活里,人們對精確計時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二、探索,活動一 總結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活動二 調查和了解精確計時的重要性。,航天器的發射過程,需要精確計時,才能保證安全和成功。,百米賽跑的時候,需要精確計時,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紀錄。,時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運行,提醒我們準時到達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3-7,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計量,時間,我們,生活,課件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第7課時 計量時間和我們 的生活,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天都要通過鐘表來掌握時間、安排工作和生活。在現代生活里,人們對精確計時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總結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人類計量時間的過程中,人類發明了許許多多的計時工具。 舉例說說你知道的計時工具都有哪些?,燃 香,日晷,這些計時工具,你們都了解嗎?它們的計時原理分別是什么?有沒
2021,新版,教科版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課件,教學,ppt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2.用水計量時間,一、聚焦,水真的可以用來計時嗎? 古人的水鐘又是怎么來計時的呢?,水鐘,二、探索,活動一 觀察水流的速度。,1.把一個透明塑料飲料瓶去掉底部,倒過來 盛水,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讓水可以從小孔中緩緩流出。,2.仔細觀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判斷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活動二 測量水流速度的變化。,1.用剛才的瓶子裝200毫升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3-2,用水計量時間-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計量,時間,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