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土壤和水 1.土壤用肉眼觀察有沙粒、小石子等非生物,還有小蟲子、小樹枝、小草等生物。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土壤顆粒。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 實驗:將干燥的土塊放入水中,會產生氣泡,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 將濕潤的土壤放入蒸發皿,蓋上玻璃片,用酒精燈加熱,玻璃片上會出現小水珠,說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繼續加熱土壤,會聞到
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匯總
四年級科學下冊期末檢測卷 時間:40分鐘 總分:100分 1、 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水、( )、空氣、( )等條件的變化都會影響蔬菜的生長。 2、隨著科技的發展,遮風擋雨和溫暖舒適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 )、綠色成為人們對建筑的要求。 3、馬鈴薯發芽后產生( )的物質,因此發芽的馬鈴薯是不能食用的,但仍可用來( )后代。 4、人的一
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檢測,答案
期終試卷 (時間:60分鐘,分值:100分) 題型 科學知識 科學探究 實踐拓展 總分 題號 一 (10) 二(20) 三 (20) 100 得分 得分 評卷人 一、科學知識(30 分) (一)填空。(每空 3 分,共 15 分) 1. 水土流失與、地勢坡度等有關。 2. 植物一生一般都要經過種子萌發、開花結果的過程
冀人版,四年級,第二,學期,科學,期末,試題,答案
四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檢測 時間:40分鐘 總分:60分 1、 填空題(每空2分,共10分) 1、校園內的植物多種多樣,有筆直挺拔的白楊,有花朵艷麗的月季,有郁郁蔥蔥的( ),種類繁多,( )。 2、街道兩旁的大樹可以存活數十年,路邊的小草到( )便枯萎。 3、河流、( )、( )等是陸地上的主要水體類型。 2、 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來源:Zamp;xx
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中,檢測,答案
四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檢測 時間:40分鐘 總分:60分 1、 填空題(每空2分,共10分) 1、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質、( )、( )、微生物等組成。 2、 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在滲水性、肥力和( )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適合不同種類植物的生長。來源:學科網ZXXK 3、 土壤為植物的生長提供養分和場所,為動物的生活提供了
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中,檢測,答案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 一單元土壤和水 1土壤中生長著大樹、小草,還生活著很多小動物。 2、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3、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 4、土壤中含有水,加熱后玻璃片上會出現小水球;土壤中有空氣,將干燥的土塊兒放入水中,會產生氣泡。 5、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深耕、合理輪作。 6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1 走進科學 教學設計 教學背景:本課是一年級第一次科學課,學生通過網絡等手段對科學的認識是片面的,本節課引領學生走近科學。 教學目標:能說出科學課學習的內容和方法。 能提出科學感興趣的話題。 能對吹紙片的結果進行假設。 能如實描述觀察的現象,與他人分享交流。 教學重難點:對紙片結構進行假設,并驗證結論。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是我
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1.1,走進科學,教學設計,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1.1,走進,教學,設計
冀人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教材,分析,圖片
一年級科學學科教學設計 課 題 走進科學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從第一節課就愛上科學課,為以后的科學課打好興趣的基礎 2、使學生體會到人的周圍處處有科學,科學與人有密切的關系,少年兒童要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3、初步了解怎樣學科學 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從第一節課就愛上科學課,為以后的科學課打好興趣的基礎
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1走進科學,教案,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走進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3.9漂浮的船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仿生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船的發展歷程及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以及它們的用途。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1“物體的沉浮”目的是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活動2“改變物體的沉浮狀態”目的是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改變物體沉浮狀態的方法?;顒?“各種各
漂浮的船,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3.9,漂浮,教案
第9課 漂浮的船教案 冀人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說出某些物品漂浮能力的強弱。 能力目標:能簡單的敘述船的發展過程。 情感目標:能對船在水上漂浮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某些物品漂浮能力的強弱。 難點:了解船為什么能在水上漂浮著。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軟陶泥、木頭、塑料、鐵、橡皮泥、水槽、圖片、視頻資料。 四、教學過
漂浮的船,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漂浮,教案
氣象災害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能說出常見的氣象災害的特點。 2能舉例說出常見的氣象災害造成的危害和防災自救方法。 科學探究 1能從氣象災害的觀察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 2能通過觀察、閱讀等方式獲取氣象災害的信息。 3能利用分析、比較、概括等方法得出結論。 4能采用資料卡、宣傳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論。 科學態度 1能在探究過程中與人交流、分享自
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8.氣象災害,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8.,氣象,災害
圓珠筆 【教材分析】 本課的目的讓學生認識所使用的圓珠筆的構造,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圓珠筆的構造; 2探究了解圓珠筆的功能; 3圓珠筆在身邊所起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在課堂中運用通過動手實驗,來了解圓珠筆的構造。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具體的實例操作,使學生了解圓珠筆這一工具,并在日后更好地使用
冀人版,一年級,下冊,科學,14,圓珠筆
承德圣繼學校三年級科學教學設計 授課人: 主備人: 授課時間:2019年 月 日 課 題 第16課 彈力 (2) 教學目標 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彈力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 2、 能說出彈簧彈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3、 能在使用圓珠筆的過程中,提成探究性的問題。 4、 能對探究彈力產生興趣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6、彈力2,冀教版,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6,彈力
第十八課時 摩擦力 教學目標: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2.知道摩擦現象發生的條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的現象 3.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與壓力的大小有關,也與物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4.知道減小或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5.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6.推測、設計實驗檢驗摩擦力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系。 7.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8.形成認真實驗、根據數據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9.了解摩擦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8.,摩擦力
承德圣繼學校三年級科學教學設計 授課人: 主備人: 授課時間:2019年 月 日 課 題 第17課 浮力(2) 教學目標 1、 能從日常的生活中提出探究性問題。 2、 能根據問題進行假設,并能根據假設設計實驗方案。 3、 能對探究浮力大小產生興趣。 4、 能說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難點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7、浮力,冀教版,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7,浮力
冀人版科學四年級下冊 教學計劃及教學進度表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生動活潑,有很大的彈性和開放性。注重突出科學、環境、 社會、技術的聯系,加強了和其它學科的聯系。本冊教材引入專題研究這一教學內容。教材包括六個單元:土壤和水、植物的生長與繁殖、動物的生長與繁殖、愛護身體、科技改變生活、我家的小菜園。根據新科學課程標準,本冊重在培養學生以下幾種科學素養: 科學探究: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
冀人版,科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