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太陽系教案 冀人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說出太陽系的組成。 能力目標:能說出八星行星由近至遠的順序。 情感目標:能對太陽系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太陽系是由什么組成。 難點:了解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圖片、太陽系模型、視頻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 引導:很久以前
太陽系,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1,教案
小學冀人版科學六年級下冊 第1課 晝夜的形成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 能說出地球自轉的特點。 2. 能解釋地球晝夜交替的現象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實驗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晝夜交替現象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地球自轉的特點 難點:了解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原因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地球儀模型、視頻資料、手電筒、旋轉椅、橡
晝夜的形成,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晝夜,形成,教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4.13浩瀚的宇宙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太陽系之后,進一步認識銀河系和宇宙。本課設計了“認識銀河系和宇宙”一個活動,目的是通過觀察、閱讀、游戲等讓學生認識銀河系的形狀、大小和組成,了解宇宙的特點及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應用與拓展“制作星系圖片相冊”旨在引領學生通過閱讀、制作等活動,進一步認識美麗的星系。通過本課的學習
浩瀚的宇宙,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4.13,浩瀚,宇宙,教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1.3四季的形成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地球自轉和公轉之后,進一步認識地球公轉帶來的四季變化。本課設計了一個主要活動“探究四季的形成”,目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有關。應用與拓展“觀測影子的長短變化”旨在引領學生通過閱讀、制作、觀測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正午時物體影子在不同季節有規律的變化。通過本
四季的形成,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3,四季,形成,教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4.11太陽系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設計了“龐大的太陽系”一個活動,目的是通過觀察模型、閱讀資料讓學生認識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每顆行星在太陽系中的相對位置及大小。應用與拓展“尋找彗星”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閱讀資料等活動,了解太陽系中的另一種天體-彗星的特點。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搜集證據、分析信息、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太陽系,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4.11,教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1.1晝夜的形成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低年級學生認識了太陽的東升西落之后,進一步認識地球自轉形成的晝夜交替與天體東升西落現象。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探究地球的運動”目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地球的自轉及自轉的方向和周期。活動2“模擬晝夜的形成”意在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晝夜是怎樣形成的。應用與拓
晝夜的形成,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1,晝夜,形成,教案
第8課 生物的啟示教案 冀人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說出蒼耳具有什么特點。 能力目標:認識什么是仿生。 情感目標:能對仿生的發明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什么是仿生。 難點:生活中有哪些是仿生物品。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放大鏡、蒼耳、毛衣、尼龍粘扣、視頻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 引導:1948 年
生物的啟示,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生物,啟示,教案
冀人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第7課 蝙蝠與雷達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說出蝙蝠在夜間飛行自如的原因。 能力目標:能說出蝙蝠與雷達之間的關系。 情感目標:能對雷達的發明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蝙蝠是怎樣在夜間飛行自如的。 難點:了解雷達的工作過程。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圖片、視頻資料、超聲波傳感器、超聲波測距儀、飛蟲模型等。 四、教學
蝙蝠與雷達,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蝙蝠,雷達,教案
第13課 浩瀚的宇宙教案 冀人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說出不同角度的銀河系的形狀。 能力目標:能說出地球、太陽、銀河系、河外星系和宇宙的關系。 情感目標:能對宇宙的星系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銀河系的形狀。 難點:了解地球、太陽、銀河系、河外星系和宇宙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圖片、視頻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
浩瀚的宇宙,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3,浩瀚,宇宙,教案
冀人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第3課 四季的形成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說出四季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標:能利用實驗探究四季的變化。 情感目標:能對四季的變化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四季變化是怎樣形成的。 難點:能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四季形成的原因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地球儀、視頻資料、臺燈、圭表模型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
四季的形成,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四季,形成,教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5.18建筑物的系統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設計了“認識建筑物的系統”一個活動,目的是通過調查、觀察、采訪讓學生了解建筑物由結構系統、供水系統、采光系統、供暖系統等組成,認識每個系統的功能及組成部分。應用與拓展“調查智能家居”目的是通過閱讀、調查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物聯網,智能家居的原理及功能,使學生感受到科技進步給家居帶來的影響,體會到智能家
建筑物的系統,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5.18,建筑物,系統,教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3.8生物的啟示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很多發明都能夠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原型,大自然能給人類很多啟示之后,進一步引領學生認識什么是仿生。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蒼耳的啟示”目的是通過實驗、觀察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仿生;活動2“各種各樣的仿生”旨在通過搜集資料、觀察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仿生的類型、特點及其作用
生物的啟示,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3.8,生物,啟示,教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及教學進度表 一、學情分析: 通過六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
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進度表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2.6空氣污染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按照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1“探究空氣污染的原因”目的是通過觀測、實驗、調查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使用某些科技產品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活動2“空氣污染帶給生物的影響”目的是通過查閱資料、案例分析等活動,指導學生了解空氣污染帶給人類、動植物的負面影響。活動3“爭做環保小衛士”目
空氣污染,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2.6,教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4.16在太空中生活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宇宙探測器及其功能、人造地球衛星之后,進一步認識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本課設計了一個活動“模擬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目的是通過搜集資料、表演等活動,指導學生了解航天員在太空是怎樣生活和工作的。應用與拓展“設計我的“登月飛船”旨在通過閱讀、設計等活動,指導學生了解登月飛船的結構和功能
在太空中生活,冀人版,六年級,下冊,科學,4.16,空中,生活,教案
六年級科學上冊期中測試卷 1、 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說的是生物具有( ) A、 自然選擇現象 B、遺傳現象 C、變異現象 2、 鴨蛋由天鵝來孵,孵出來的是( ) A、 鴨 B、天鵝 C、四不像 3、 貓媽媽一次
冀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中,測試,答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上冊4.13動物與能量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兩個話動。活動1“動物的食性”目的是通過觀察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不同動物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并按照食性將動物分為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活動2“分析動物所需能量的來源”目的是通過觀察、分析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動物維持生命需要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動植物之間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食物關
動物與能量,冀人版,六年級,上冊,科學,4.13,動物,能量,教學,設計
冀人版科學(2017)六年級上冊2.6能量的轉換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常見的能量之后,進一步認識能量之間的轉換。活動1“尋找生活中的能量轉換”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認識生活中常見的能量轉換裝置是怎樣實現能量轉換的。活動2“利用熱能驅動的小裝置”目的是通過制作等活動,引領學生認識走馬燈是一個將熱能轉換為動能的裝置。應用與拓展“怎樣讓走馬燈轉得更快”旨在引領
能量的轉換,冀人版,六年級,上冊,科學,2.6,能量,轉換,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