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壓強和浮力 第一節 壓強 課標要求:2.2.7通過實驗,理解壓強。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例5 估測自己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課標解讀,理解:解釋、理解、計算;而理解的途徑是實驗,是體驗,是活動。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繪制壓力的示意圖,知道壓力的定義;通過討論區分物體所受的重力和它對支持面的壓力的區別。 2、 學生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1壓強,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1,壓強
初二物理 課題:摩擦力 課時安排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知道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學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現象,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簡單摩擦問題 重點難點 1、重點:摩擦力的概念,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2、難點:區別摩擦的種類. 教學準備 彈簧測力計,木塊.砝碼,毛巾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3摩擦力,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3,摩擦力
7.1走進分子世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 初中教材中自成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探索微觀世界和宇宙兩個方面,介紹了人類對微觀世界和宇宙的探索歷程和在此過程中采用的科學方法,目的在于激發學生探究物質世界兩極的興趣和展示科學技術發展至今,人們在揭秘微小粒子世界和探索遙遠宇宙空間所取得的驚人成就。 關于微觀世界的探討分兩個層次:分子和比分子更小的微觀粒子。其中第一節課“走進分子世界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1走進分子世界,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1,走進,分子,世界
歐姆定律的應用 教學案 課程分析:(本課的作用和學習本課的意義) 歐姆定律的應用是蘇科物理九年級第14章的一節以實驗驗證為主的教學新課(文本分析) 物理實驗對于學生來說是能培養探測未知知識的欲望,積極動手操作的能力,感受運用物理知識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學習者特征分析) 問題設計 問題: 1、前面我們學習了電學中的一條什么重要定律?內容是什么? 2、表達式如何寫?你會對這個式子變形嗎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4歐姆定律的應用,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4,歐姆定律,應用
內能 熱傳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理解內能的概念,通過類比知道與機械能的聯系與區別。 知道并能從微觀分子角度理解內能的影響因素。 知道內能的改變方式是熱傳遞,通過實驗理解熱傳遞的條件與方向性,并知道生活中的熱傳遞現象。 2、 過程與方法:獨學、對學、群學多種學習形式相結合。 問題串層層引導教學。 演示與學生實驗相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自學討論增強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2,內能熱傳遞,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2,內能,傳遞
教案 學科:物理 課 題 變阻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和作用,能改變電阻的原理 2知道滑動變阻器所標規格的含義;會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使之改變電路中電流 3了解變阻器在生活中的應用;簡單了解電阻箱。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依據物理事實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使用電學儀器的技能和良好習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實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2,變阻器,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2
課題:機 械 效 率 課型:新授課 課標分析 知道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測量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了解人類使用機械的歷史發展過程,了解機械的使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課程標準起著指向的作用,是我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 設計思路 本節課從貼近學生生活和所熟悉的現象入手,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中獲得的體驗,幫助學生建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5,機械效率,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5
9.1、二力平衡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內容: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力與運動第1節二力平衡,本節內容由二力平衡的概念、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和它的應用三部分組成。首先通過學生觀察實際現象,引導學生歸納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引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進而引導學生討論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再通過學生的自主實驗探究二力平衡時力的三要素應滿足的條件,最后通過練習掌握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1二力平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1,平衡
浮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浮力; 3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生活事例了解浮力,從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 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浮力的方向; 3通過實驗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 通過對生活、生產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3培養學生通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4浮力,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4,浮力
6.4密度知識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通過測定密度的實驗進一步領會密度的物理意義; (2)、學會測量液體密度的方法; (3)、會應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間接測量物體的質量或體積。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或固體密度的方法; (2)通過活動學會利用公式間接測定一個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求實的科學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4密度知識的應用,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4,密度,知識,應用
教學設計 課題:一、力彈力 課型:新 授 【設計思想】 本章是引導學生進入力學世界的開篇,是學習后續知識壓強、功、機械效率的基礎。而本節則是學生學習力學的入門課和基礎課,教學關鍵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本章的興趣,為后幾節教學做好鋪墊. 本節課首先通過學生的體驗,認識到力的存在,再例舉人、動物、非生命物體施力的事例概括出力的概念.通過力作用在氣球、海綿、彈簧、橡皮筋上引起的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1力,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1
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認識到液體對容器底部、側壁以及液體內部均有壓強;知道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上的壓強相等。 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3.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現象的意識,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探究,善于合作,學會探究未知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驗液體對容器底部、側壁及液體內部有壓強,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難點:創造壓強計的思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2液體的壓強,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2,液體,壓強
7.2靜電現象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的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 (2)知道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知道驗電器的作用與原理。 (4)了解靜電的應用、危害及其防護。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活動的過程。 (2)在探究活動中,能根據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 3.情感、態度與價值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2靜電現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2,靜電,現象
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理解質量的概念。 (2)進一步理解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的變化而變化。 (3)掌握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比較,形成對質量概念的初步認識。 (2)通過觀察和操作,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的質量的過程中,體會托盤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項。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使用托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2測量物體的質量,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2,測量,物體,質量
歐姆定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2)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會觀察、收集實驗中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 (3)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能熟練運用歐姆定律的公式 及其變換式,分析、解決簡單的電路問題。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進一步了解和運用控制變量法等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3,歐姆定律,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4.3
動能和勢能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能量的概念。 (2)通過實例了解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動能、重力勢能的大小各與什么因素有關;進一步體會控制變量法、轉換法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一步認識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養成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識及人相處,合作的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1,動能,勢能機械能,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1,勢能,機械能
蘇科版九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第一節杠桿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識別出杠桿, 2、并能準確找出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課前、課堂學生動手實踐,得出杠桿的定義。 2通過對杠桿的研究,讓學生逐步學會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課堂導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1杠桿第1課時,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1,杠桿,課時
11.1杠桿(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杠桿平衡的條件,并能用它分析解決簡單的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2知道杠桿的種類以及各種杠桿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理解杠桿平衡的條件,并能用它分析解決簡單的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2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知道杠桿的種類以及各種杠桿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杠桿的應用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1杠桿第2課時,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1.1,杠桿,課時
物質的物理屬性教學設計 課題 6.5 物質的物理屬性 教 學 目 標 知識 1、 知道顏色、氣味、狀態、密度、硬度、彈性等都是物質的物理屬性,物理屬性有多樣性。 2、 會根據物理屬性對物質進行分類,并嘗試將這些屬性與日常生活中物質的用途聯系起來。 教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釘錘、香蕉、鐵釘、彈簧、氣球、玻璃板、塑料尺、粉筆、銅鑰匙、鉛筆芯、筷子、石蠟、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等。 能力 學會交流與討論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的物理屬性,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屬性
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 一、教學設計思路: 奇妙的物理現象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課。向孩子們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展示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物理世界。通過學習讓學生們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現象、學會觀察生活和提出科學問題等,以便使孩子們對物理世界有一種新奇感、求知欲,產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本節課采用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學生智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