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等式 u 教學反思 認識等式是學習方程的基礎,尤其是等式的性質,是解方程的基礎和依據,因此我在教學時給予特別重視。 1. 教學等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合理運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讓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5.2等式,教學反思,師大,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5.2,等式,教學,反思
9.1 小數 u 教學反思 復習課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課型,它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梳理相關的知識,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系統化、結構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揭示解題規律,總結解題方法,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
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九單元,9.1,小數,教學反思,師大,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九,單元,教學,反思
8.2 認識圖形 教學反思 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 本節課內容是學生第二次學習有關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它是以一年級學習的立體圖形知識為基礎的。 2、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學習該內容的經驗。 這節復習課是在教授完全冊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八單元,師大,年級,下冊,數學,第八,單元
9.4 平均數 u 教學反思 復習,是把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幫助學生對知識查漏補缺的必要教學過程,也是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已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復習課,特別是數學復習課,不是對所學知識再進行
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九單元,9.4,平均數,教學反思,師大,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九,單元,教學,反思
3.3 找規律 n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發現和理解圖形的變化規律,難點是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這節課教學前,主要通過為學生創設探究的圖形情境,通過學生觀察發現墻面、地板上的圖形的擺放
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師大,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
綜合與實踐 2.3 體 驗 千 米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礎上學習的,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太大了,學生很難形成對一千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 為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師大,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
2.1 千米的認識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創設問題情境正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這一需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師大,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
4.2 平行四邊形 教學反思 認識圖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如何運用操作,計算,變換,簡單推理等多種手段認識圖形,是教好這門知識的關鍵。讓學生通過量一量,畫一畫,比一比,看一看等數學方法來讓學生發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師大,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
第4課機械擺鐘 (教材P4749)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 1 課時 課題 機械擺鐘 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同一個單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次數相同,這就是擺的等時性。根據這種性質,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科學探究目標 1.能較準確地重復觀測鐘擺及自制擺每分鐘的擺動次數。 2.能根據鐘擺的特點動手制作一個單擺。 科學態度目標 1.準確地測量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4,機械擺鐘,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4,機械,擺鐘,教案,教學,反思
制作鐘擺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為計量時間單元的第6課,通過前面幾課的研究,已經發現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擺長越短擺得就越快。本節課要求學生制作一個1分鐘剛好擺動60次的擺鐘,該怎樣來制作呢? 本節課,學生將通過調節擺繩長度的方法來調節擺的快慢。經過這節課的研究學生將更好地理解鐘擺,并學會控制鐘擺的快慢。根據前面的學習,學生也將制作一個每分鐘擺動60次的擺。通過制作
制作擺鐘,教科版,2017,年級,上冊,3.6,制作,擺鐘,教學,設計
機械擺鐘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五年級上冊計量時間單元的第4課,之前學生學習了燃香鐘、水鐘這些計時工具的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時間精確度的要求也提高了,這些時鐘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擺鐘的發明大大地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將觀察擺鐘的擺,發現擺鐘的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是相同的。引導學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鐘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都是相同的。 學生將在老師的帶領下制作并認識單擺
機械擺鐘,教科版,2017,年級,科學,上冊,3.4,機械,擺鐘,教學,設計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五節機械擺鐘同步訓練 一、判斷題 1、 鐘擺每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是相等的。 ( ) 答案 正確 解析解答 根據伽利略的等時性原理,鐘擺每次擺動一次的時間都是相等的。 分析本題主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同步,訓練,機械,擺鐘
第三單元 時間的測量 第5課時 機械擺鐘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過程與方法重復觀察和測量擺鐘每分鐘的擺動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5課時機械擺鐘,教案,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課時,機械,擺鐘
3.5機械擺鐘同步練習 一、填空題 1、擺鐘是根據___________原理而發明的。 2、鐘擺由______和______組成。 3、鐘擺是一分鐘擺動_____次的單擺。 4、在一個小細繩的下面掛上一個重物,就做成一個簡易的_____。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1656年,伽利略發明了有擺的掛鐘。( ) 2、同一個單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相同。( ) 3、擺動的幅度和擺動的速度不
機械擺鐘,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5,機械,擺鐘,練習題,答案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3.5機械擺鐘教學設計 課題 機械擺鐘 單元 3 學科 科學 年級 5 學習 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同一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 2.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科學探索目標 1.重復觀察和測量擺鐘每分鐘的擺動次數。 2.動手制作一個單擺。 3.觀察和測量在相同時間內擺擺動的次數。 科學態度目標 1.理解重復實驗的意義。 2.發展對
機械擺鐘,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5,機械,擺鐘,教案,表格
機械擺鐘,科學科教版 五年級下,新知導入,隨著社會的發展,日晷、水鐘、沙漏等一些簡易的計時工具,為什么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公元前1500年,出現的日晷是人類最古老的計時工具。埃及人首先開始使用這項技術,然后在整個地中海地區普及開來。但是,用日晷計時每天總是相差15分鐘。,新知導入,公元前1400年,出現的漏壺(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它是根據流沙從一個容器滴漏到另一
機械擺鐘,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機械,擺鐘,課件,32,ppt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第4課時 機械擺鐘,燃香鐘,水鐘,機械擺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時間的要求也更加精確了,在相當多的時候需要以秒來計算時間。計時器的發展歷史是向著尋找更輕便、更準確的設備邁進的。像日晷、水鐘以及后來的沙漏,雖然都經過了不斷的改進和提高,但是它們仍然無法滿足人們對精確計時的需求。而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擺鐘是怎樣來計量時間的?,鐘擺,擺鐘,鐘面,擺繩,擺錘
2021,新版,教科版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4,機械,擺鐘,課件,教學,ppt
第三單元,6.制作鐘擺,目 錄,機械擺鐘里的鐘擺每分鐘擺動60次。讓我們制作一個1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方案一:遞減法。先測試擺繩長為30厘米的擺1分鐘的擺動次數,然后減少5厘來,測試擺長為25厘米的擺的擺動次數;再減少5厘米,測試擺長為20厘米的擺的擺動次數,依次類推,當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接近60次時,再進行微調。 方案二:倍減法。光測試擺長為30厘米的擺1分鐘的擺動次
制作擺鐘,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6,制作,擺鐘,教學,PPT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4.機械擺鐘,擺鐘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計時的呢? 擺鐘為什么比之前的其他計時工具更能精確計時呢?,一、聚焦,二、探索,活動一 觀察鐘擺運動的特點。,1.測量鐘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并記錄。,2.重復測量鐘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并記錄。,怎么才算是擺動一次? 手表計時是否準確?,3.根據測量結果,思考鐘擺運動的特點。,相同時間擺動次數相同(鐘擺擺動具有等時性)。,別的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3-4,機械擺鐘-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機械,擺鐘,課件
第三單元,4.機械擺鐘,目 錄,像日晷、水鐘、沙漏等簡易的時鐘,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鐘表。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鐘表的精確度。擺鐘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計時的呢?,實驗現象:鐘擺每分鐘都擺動60次。,鐘擺1分鐘擺動次數記錄表,日期:,實驗指導: 鐘擺往返一次算擺動一次,即從一側最高點開始,到另一側最高點再折回至起點(如圖:a-b-a),我們可以伸出手指
機械擺鐘,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4,機械,擺鐘,教學,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