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地上有一本物理課本,我將它撿起來放到桌面上,或者,將書放到托盤上再撿起來,哪一次做功多? (二)、演示實驗,判斷動滑輪是否省功,引出有用功、總功的定義 演示實驗,第一次,用彈簧測力計拉起鉤碼,第二次,使用動滑輪拉起鉤碼,提出問題,使用動滑輪省了力,但是有沒有少做功?也就是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 通過設計撿起課本的實例,同學們很容易聯想到,使用動滑輪將物體提起的時候,動
機械效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3,教案,山東,部級
課 題 第三節 機械效率 課 時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結合實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明確機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能設計實驗,測定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使用動滑輪的特點,知道使用機械就要做額外功 2通過實驗與討論,認識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實際意義和
機械效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3,教案,天津,部級
課題 機械效率 課時 兩課時 教 學 目 標 明確機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 掌握機械效率的概念,會計算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 能設計實驗,測定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 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實際意義和方法,有合理改進機械、提高效率的意識,增強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責任感。 教 學 重 點 與 難 點 重點:機械效率的概念和有關計算 難點: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 具 動滑輪、鉤
機械效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3,教案,內蒙古,省級
第十二章 第3節 教學設計 課題 第十二章第3節機械效率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有用功和總功。 2、理解機械效率。 (二)方法與過程 1、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 2、通過探究,培養學生探究物理規律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 1、在學生合作實驗過程中,培養集體思考的團隊精神。 2、在學生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形成互相尊
機械效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3,教案,青海,省級
第十二章 第三節 機械效率 教材分析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要求“物理來源于生活、社會,最終服務于生活社會;注重科學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和科學探究能力”,本節課從生活中常使用的機械出發,通過演示實驗引入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含義,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揭示有用功、額外功的實質,還會使學生對三個功有直觀認識,在這一基礎上,通過分析討論,為引出機械效率概念奠定基礎。最后通過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這一實
機械效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3,教案,廣西,省級
人教版機械效率(二)教學設計 設計人:綿陽南山中學雙語學校 周強 教學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含義及三者的關系。 2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計算簡單機械的效率。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組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教學方法 綜合教學法。 教學儀器 電腦教學平臺一套,滑輪組、鐵架臺、彈簧秤、刻度尺、相同鉤碼和細線各14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要點復習 1
機械效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3,教案,四川,省級
人教版教材12.3機械效率教學設計 思路設計: 本課從“節能”的角度設置情境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實驗的基礎上,分析生活中杠桿、滑輪、斜面等簡單機械是否省功,讓學生充分理解有用功、額外功、總功以及機械效率的含義;然后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背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并進行實驗探究,進一步理解機械效率的含義,了解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關,掌握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方法,并推廣到
機械效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3,教案,河北,部級
第2課時 探究和測量機械效率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結合實例進一步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能夠設計實驗測量斜面、滑輪組、杠桿等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并利用實驗探究的數據計算機械效率,知道機械效率總小于1.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熟悉W有、W額、W總的含義,并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找出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5節第2課時,探究和測量機械效率,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0,課時,探究,測量,機械效率,教案,教學,反思
第五節 機械效率 第1課時 認識機械效率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結合實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思考和討論,知道W有、W額外、W總的含義并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理解額外功產生的原因,知道機械效率lt;1. 3會正確進行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和歸納問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5節第1課時,認識機械效率,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0,課時,認識,機械效率,教案,教學,反思
機械效率教學設計 課 題 第十章第五節機械效率 課型 新授課 課標要求 知道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 課時 1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不僅是本章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整個八年級物理學習的集大成章節。主要包括“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以及機械效率”兩大方面的內容,它是學生在學習了“功”和“功的原理”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測滑輪組機械效率”這一實驗的基礎;所以本節在本章教材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
機械效率,滬科版八,年級,物理,10.5,教案,老師,貴州,省級
八年級物理第十章第3節 機械效率 教學設計 授課學科 物理 授課 教師 授課 班級 授課 時間 學情 分析 學生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對比較,歸納總結等實驗方法,已經有一定的掌握。在1.2節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杠桿及滑輪組的知識,本節課主要是學會定義和理解,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械效率等知識,理解機械效率的含義。并能夠進行簡單的機械效率計算。 教材分析 機械效率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本節課又是
機械效率,滬科版八,年級,物理,10.5,教案,老師,福建,省級
2.9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測量機械效率 1(2019宿遷)以下為“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 O 甲 O 乙 B 丙 A O A C B 30 (1)如圖甲,把杠桿放在支架上并置于水平桌面,靜止時發現杠桿左低右高,為了使杠桿在水平
全國,通用,備戰,2020,中考,物理,專題,2.9,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測量,機械效率,解析
第10講簡單機械命題點2滑輪、滑輪組及機械效率目錄考點梳理圖片解讀面對面“過”考點考點梳理1.定滑輪和動滑輪等臂2FGs2h力的方向省力注s為繩端移動的距離,h為物體上升的高度2.滑輪組1把________和________
2020,年中,物理,基礎,點一遍,10,簡單機械,命題,滑輪,機械效率,課件
機械效率 基礎夯實 1. 2019內蒙古通遼中考如圖所示,利用滑輪組在2 s內將重400 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1 m,所用拉力F為150 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2 m/s B.動滑輪的總重為100
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簡單機械,第二,機械效率,素養,全練含,解析
第3節 機械效率 知識要點基礎練 知識點1 有用功和額外功 1.用水桶從井里提水,人對水做的功是 有用 功,對桶做的功是 額外 功。當桶掉進井里,要把桶打撈上來,對桶做的功是 有用 功,對水做的功是 額外 功。 2.如圖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二,簡單機械,機械效率,分層,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