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聚聚散散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吳冠中的作品和學生作品擴大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聚和散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2。讓學生通過欣賞、討論、游戲等活動體會聚和散的感覺,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聚和散的感覺 教學難點:創作表現出畫面的聚和散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出示課題聚聚散散。 讓學生欣賞作品,請學生說說作品中的內容及自己的感受。
人教版四下美術第1課,聚聚散散-教案吳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四下,美術,聚聚,散散,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第一課 聚聚散散 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欣賞吳冠中的作品,體驗起作品中的點與點之間聚散,疏密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鼓勵學生運用各種工具和材料進行實踐,嘗試,體會聚與散的不同藝術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踐,嘗試,使學生知道聚與散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 2.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運用聚與散的表現方法,創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1.欣賞作品體驗
人教版四下美術第1課,聚聚散散-教案孫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四下,美術,聚聚,散散,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聚聚散散教學設計 一、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 生:吹泡泡(觀察泡泡,你發現了什么) 師:七彩的泡泡在空中飛舞,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挨得近有的離得遠,美嗎? 現在我們就要把這美麗的瞬間定格在我們的畫紙上,看我是怎樣表現的。 利用大小不同的圓形,在畫面中表現飛舞的泡泡,拼擺的過程中,可以注意色彩的搭配,關鍵要表現出聚聚散散,這樣就表現出了美麗七彩的泡泡,這樣有聚有散
人教版四下美術第1課,聚聚散散-教案李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四下,美術,聚聚,散散,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聚聚散散 教學目標: 1、 利用多媒體欣賞藝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 了解不同工具繪制出不同點線的外形特征; 3、 用不同方式創作有明顯聚散關系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實物投影等。 學生準備: 、油畫棒 、記號筆 3、剪刀 4、水彩顏料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
人教版四下美術第1課,聚聚散散-教案周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四下,美術,聚聚,散散,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第四節、輸血與血型 教材分析:本節是第四章最后一節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血液有所了解,因此學生易接受 ,還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同時也為以后的遺傳知識埋下伏筆。然后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 能列舉ABO血型的類型,知道輸血的原則,認同我國無償獻血的制度,調查學生以后無償獻 血情況。 教學目標: 1、列舉ABO血型的類型 2、概述人體的血量,以及輸血同血型和血量的關系 3、認
輸血與血型,人教版七下,生物,4.4,輸血,血型,教案,師公,開課,資源
第四節 激素調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說出人體內分泌腺的特點、種類和它們分泌的激素類型。 2.說出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異常的表現。 過程與方法 1.運用資料分析,說出激素的功能及分泌異常的表現。 2.舉例說明激素調節受神經系統的調控,人的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激素調節的影響。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部分激素分泌異
激素調節,人教版七下,生物,6.4,激素,調節,教案,師公,開課,資源
消化和吸收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課本。教學內容是第四單元第二章第二節“消化和吸收”中的內容。同第一章比較,本章加大了探究性學習的力度,在本節消化和吸收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讓學生進一步學會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并能積極動手實踐。同時,在已學習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的基礎上,本節對營養物質
消化和吸收,人教版七下,生物,2.2,消化,吸收,教案,師公,開課,資料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空間觀念的基礎上,學習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的。通過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后學習平移、旋轉、圖形變換等知識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
對稱,北京,改版,數學,3.1,教案,師公,開課
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北京2011課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究加減混合、乘除混合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學生初步提高有條理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演示,學生經歷綜合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情感與態度:1.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提
混合運算,北京,改版,數學,2.1,混合,運算,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概念,培養學生會讀會寫有余數除法算式。 2.經歷平均分的過程,通過多個例子逐步抽象、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感悟有余數除法的本質,并能靈活運用。 3.通過畫圖、列式、口述等方式表達有余數除法的意義,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教學重點: 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概念 教學難點: 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本質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課前談話: 請同學們找到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收集數據 學科 數學 學段: 小學低段 年級 二年級 相關 領域 概率與統計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第四冊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年 1 月 是否已實施 已實施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課標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收集數據,北京,改版,數學,收集,數據,教案,師公,開課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7頁例題1, 練習七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2、通過操作學會分類方法,能選擇一定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并對分好的物體進行簡單的統計。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整理物品的習慣。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
分類,北京,改版,一下,數學,教案,師公,開課
找規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理解規律的含義,能描述和表示規律。能根據發現的規律進行推理,確定后續事物的排列方式。 2、 發現簡單事物的排列規律。 3、 感受數學規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發現和欣賞數學的美。 重點:理解規律的含義,能發現簡單事物的排列規律。 難點:確定后續事物的變化規律。 教法:探究法 教具:ppt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來這么多老師聽課,讓我們一起向老師們說聲“老師好”
探索規律,北京,改版,一下,數學,5.2,探索,規律,教案,師公,開課
第三節 免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能力目標1、培養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 2、提高資料的收集、分析及處理能力. 情感目標 1、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珍愛生命. 2、關心他人的情感,樹立遠大志向. 教學重點 依據新課程標準免疫系統可抵抗能引起
免疫,蘇教版八下,生物,25.3,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二十五章 疾病與免疫 復習學案 一、本章主要考點 1、舉例常見的傳染病及病因,舉例說出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2、解釋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癌癥及其預防措施。 3、舉例說明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二、復習知識要點 1.概念: 一)傳染病 2.特點: 3. 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 4. 預防措施 病因: 1. 冠心
傳染病,蘇教版八下,生物,25.1,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人體免疫 一、課題名稱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3節人體免疫 版本出處 北師大版 二、課標要求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區別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三、教學內容分析 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關于人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及皮膚等的相關結構及其功能,知道粘膜、溶菌酶、吞噬細胞等這些名詞及其作用。 所以,本節課可以在聯系前面所學知識的基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北師大七年級下冊生物 第13章健康地生活 第三節人體免疫 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區別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2、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結合自身親身經歷,深刻認識到黨和國家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為提高人口素質所進行的計劃免疫的重要性; 2、培養關愛生命的情感。 三、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2
人體免疫,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3,人體,免疫,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三節 激素調節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說出外分泌腺與內分泌腺的區別 說出激素的概念 指出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和性激素產生的部位和主要功能 2、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理解、表達、形象描述能力 3、 情感教育 感悟人體結構的精妙,珍愛生命 二、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胰島素產生的部位和主要功能 2、 教學難點:各種激素對人體
激素調節,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2.3,激素,調節,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食物中能量的釋放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探究食物中儲存的能量,說明燃燒和呼吸作用本質的共性與區別 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闡述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能夠了解檢測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食物儲存的能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解釋現象的能力 通過實驗檢驗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變化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測定食物中的能量的釋放,明確呼吸作用的重要意義在于為
血液循環,北師大,版七下,生物,9.2,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四年級下冊第一課聚聚散散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在上兩冊的教材中,都有過以疊詞為課題的造型表現與欣賞評述相結合的有趣的課,引導學生在游戲式的活動中體會構圖中的聚與散的關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游戲、實驗等掌握顏色的滴與點的方法,在玩中體會聚和散的感覺,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2.通過欣賞名師的作品和學生作品擴大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聚和散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
人教版四下美術第1課,聚聚散散-教案趙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四下,美術,聚聚,散散,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