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與時間測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2、過程與方法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教學方法設計 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教學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長度與時間測量,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長度,時間,測量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測量的意義、單位、及其作用 2知道國際單位制以及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米” 3會進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納米等單位之間的換算 二、重點難點 長度的單位、測量長度的工具 三、課時: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物理學的概念? (二)新課引入 1、觀察兩只鉛筆。問:大家觀察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長短不一樣。長短比較 2、拿兩杯水讓大家觀察。問:大家觀察到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和時間,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時間
第一章機械運動第1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2,知道測量有誤差,知道誤差和錯誤有區別,二,過程與方法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的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計量長度和時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1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案,人教版八上,物理,長度,時間,測量
1.2測量長度和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結果是由數值和單位組成的。 2.知道測量有誤差及減小誤差的方法。 3.知道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能力目標】 通過日常經驗或借助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 【素養目標】 1.認識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2.通過動手測量,激發學生的興趣,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素質及良好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和時間_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時間,教案
第4節科學測量,課時1,長度的測量,教學目標,1,知道測量的意義,知道長度的國際單位和其他常用的長度單位,2,學會選擇不同的測量儀器和工具去測量各種物體的長度,3,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能正確記錄讀數,4,學會用累積法測量細鐵絲的直徑,一張紙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1,第1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第4節科學測量,課時2,體積的測量,教學目標,1,知道體積的國際單位和其他常用的體積單位,2,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形狀規則物體的體積,3,學會正確使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4,學習測量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的方法,重點難點,1,能熟練的進行體積單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1,第2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課題1,41長度的測量,課型新授,班級小組姓名,學習目標,1,知道測量的意義,知道長度的單位和其他常用單位,2,熟悉刻度尺上的最小刻度和測量范圍,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學會記錄長度測量的結果,3,學會選擇不同的測量儀器或方法去測量各種物體的長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2,第1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教學課題,科學測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長度的概念及長度的單位,了解長度的測量工具及正確選擇刻度尺,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培養學生估測能力和正確細致的實驗習慣,提高動手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4,第1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教學內容,章節,科學測量溫度的測量課程類型新授課課時安排1課時班級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溫度的概念2,了解溫度計的構造,原理及種類3,熟練掌握溫度計正確的使用方法過程和方法1,利用情境展示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學生觀察了解溫度計的構造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3,第3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課題1,4,2科學測量課時目標1,掌握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2,學會使用量筒,提高學生動手能力,3,通過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的探討,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教學重點1,正確使用量筒,2,使用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教學難點教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3,第2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1,3科學測量溫度的測量教學設計引入提問,什么是溫度,師,對于這個問題,你們一下子很難回答,那我們先來感受下溫度,小活動,讓一位學生先把手浸入冷水的燒杯中,說下自己的感覺,再把手浸入有冰水混合物的燒杯中,再說下自己的感覺,預設,冷的,冰的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2,第3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第9頁共9頁課題科學測量長度的測量教學目標1,知道測量的意義,知道長度的單位和其他常用單位,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測量范圍,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學會記錄長度測量的結果,學會選擇不同測量儀器或方法去測量各種物體的長度,3,知道測量有誤差,介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3,第1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第4節科學測量,第三課時,溫度的測量,教學目標,1,知道溫度計的原理與體溫計的結構特點2,會使用常用溫度計測量氣體與液體的溫度3,會使用體溫計測量人體的體溫,重點難點,1,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方法2,體溫計的使用方法,知識羅列,一,溫度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1,第3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教學課題,科學測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過程與方法學會使用量筒,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的探討,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教學重難點,正確使用量筒,使用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4,第2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課題1,42體積的測量,課型新授,班級小組姓名,學習目標,1,知道測量的意義,知道體積的單位和其他常用單位,2,熟悉量筒上的最小刻度和測量范圍,學會正確使用量筒,學會記錄體積測量的結果,3,學會選擇不同的測量儀器或方法去測量各種物體的體積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2,第2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教學課題,溫度的測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2,了解溫度計的結構和測量原理過程與方法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學會攝氏度的讀法和寫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的良好品質,樹立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意識,教學重難點,溫度計
浙教版七上科學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4,第3課時,教案,浙教版七上,科學,測量,課時
第1課 測量長度 教學目標: 1. 了解長度的概念及長度的單位,了解長度的測量工具及正確選擇刻度尺。 2. 初步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和正確細致的實驗習慣, 提高動手能力。 3.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刻度尺。 教學難點: 使用刻度尺時做到放對、看對、讀對、記對。 教學準備: 直尺、卷尺、課件。 教學過程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課,測量長度,教案,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測量,長度
1. 測量長度 【教材簡析】 本課是單元的起始課,與其他四課之間是并列關系,且又是相對獨立的。本課以學生的認知過程為主線,設計了3個活動。活動1“學習使用刻度尺”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關于刻度尺的基礎知識,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方法。活動2“測量身體不同部位的長度”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尺子來測量身高、肩寬、腰圍等,認識和使用更多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活動3“用身體的尺子估測長度”目的是讓學生利用“拃
測量長度,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1,測量,長度,教案設計
1.測量長度 練習題 一、填空題。 1. 體育老師用 測量跑道的長度,建筑工人用 測量房屋的長度。 2. 讀數時,視線要與 ;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寫出 和 。 3. 用直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應注意直尺的 與物體的一端對齊
測量長度練習題,測量長度課時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