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學期科學期末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把兩個充氣氣球緊挨著懸掛在木尺上,用羊毛衫分別摩擦兩個氣球相互接觸的部位,看到兩個氣球相互排斥分開。此時,兩個氣球的帶電情況可能是( )。 A.兩個氣球都帶負電B.一個氣球帶正電,另一個帶負電C.兩個氣球都不帶電 2.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的連接情況,發現如下結果 根據上圖可知,接線盒中的電路連接最有可能是(
粵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試題,期末試卷,解析
粵教版科學四下第2單元測試題 _________ 年_________班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0分) 1.空氣中的( )溶解在水中,魚通過( )獲取水中的氧。 2.生物的種類不同,它們的( )方式也可能不同。有些動物像( )一樣,通過( )來呼吸;有些動物通過( )來呼吸。大多數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如( )、( )和各種鳥等,以及一些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如
粵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單元,檢測,試題,答案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5.16動物的庇護所教學設計 課題 動物的庇護所 單元 5 學科 科學 年級 4 學習 目標 1. 能理解大自然為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的非生物條件。 2. 能列舉動物依賴非生物材料筑巢或作為庇護所的實例。 3.能比較和發現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同,對庇護所的要求也不同。 4.設計并制作一個鳥巢給鳥兒安家,增強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和意識。 重點 能理解大自然為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
動物的庇護所,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動物,庇護所,教案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生物與非生物教學設計 課題 生物與非生物 單元 5 學科 科學 年級 4 學習 目標 1.理解并能描述出植物、動物的主要特點。 2.能運用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方法,發現生物的共同特點。 3. 初步認識生物和非生物的密切關系。 4. 豐富對自然事物的認知,發展對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興趣。 重點 能運用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方法,發現生物的共同特點。 難點 區分生物和非生物,分析生物與非
生物與非生物,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生物,教案
3.3巖石的組成 教學設計 課題 巖石的組成 單元 巖石與土壤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下 學習 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 2、花崗巖主要由石英、長石和云母三種礦物組成。 3、不同礦物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征。 4、顏色、條痕、透明度和光澤是識別礦物的重要依據,礦物的條痕比它的外表顏色更可靠。 目標解讀:礦物的條痕是指礦物在白色無釉瓷板的粗糙面上擦劃時,瓷板上留下礦物粉末的顏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3巖石的組成,教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3,巖石,組成
3.8巖石、土壤和我們 教學設計 課題 巖石、土壤和我們 單元 巖石與土壤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下 學習 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巖石和土壤的特性決定了它們的用途。 2、巖石和土壤在生和和生活中用途很廣,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巖石和土壤。 目標解讀:巖石和土壤對人類有直接貢獻和間接貢獻兩個方面,直接貢獻即巖石可以直接建造雕塑等藝術品,也可以鋪路造橋等;土壤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也為動物提供了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8巖石、土壤和我們,教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8,巖石,土壤,我們
3.6觀察土壤 教學設計 課題 觀察土壤 單元 巖石與土壤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下 學習 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目標解讀:土壤覆蓋在地球巖石圈的表面。土壤的形成是巖石的風化和生物作用的結果,當腐爛的植物和動物與巖石碎屑混在一起時,混合物就被稱為土壤。在土壤中我們很容易找到巖石變化留下的顆粒(小石子、沙)、動植物的殘體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6觀察土壤,試題,教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6,觀察,土壤
3.5巖石、沙和黏土 教學設計 課題 巖石、沙和黏土 單元 巖石與土壤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下 學習 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巖石碎裂后會形成沙、黏土。 目標解讀:知道沙、黏土是由巖石變化而來的。整塊的巖石風化成碎石,碎石縷縷變化,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沙、黏土是巖石風化的產物。 2、巖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觀察并比較巖石、沙和黏土三者的不同特征。 目標解讀:通過對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5巖石、沙和黏土,教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5,巖石,黏土
3.7比較不同的土壤 教學設計 課題 比較不同的土壤 單元 巖石與土壤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下 學習 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 目標解讀:沙質土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良好。黏質土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壤土則是由適當比例的沙粒、粉沙粒和黏粒所組成的土壤,土性疏松,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耕作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7比較不同的土壤,教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7,比較,不同,土壤
蘇教版科學四年下5.17環境變化以后教學設計 課題 環境變化以后 單元 5 學科 科學 年級 4 學習 目標 1. 能舉例說出生物適應季節變化的方式,對比發現生活在不同環境的生物適應季節變化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2.能舉例說出急速的天氣變化和災害性事件對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脅。 3.能舉例說出人類的生產、建造等活動引起環境變化,對生物的生存造成破壞性影響。 4.能以魚道的設計為例,依據洄游魚類的生活習性
環境變化以后,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17,環境,變化,以后,教案
新科教版科學四下全冊教案(共56頁) 1.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 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 種子都有種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葉。 科學探究目標 1. 綜合利用多種觀察方法,觀察和描述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 2. 根據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 3. 解剖浸泡的種子,研究種子的內部結構
新教,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56
第一單元 動物大家族 1給動物分類 教學目標 1、懂得生物學家根據動物是否有脊椎,將它們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并引導學生根據是否有脊椎這一標準給動物分類。 2、引導學生通過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動,探究脊椎的特點,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夠根據脊椎動物的特點,找出一些動物的脊椎。 4、知道我國自然環境多樣,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是脊椎動物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62
第一單元天氣知識點 一、我們關心天氣、天氣日歷 1. 我們可以通過氣溫、云量、降水量、風向和風速等來描述天氣。 2. 天氣氣泡圖事例 3. 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天氣符號來記錄云量、降水量、風速和風向等
教科版四上科學知識點,教科版四上科學復習資料,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四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
教科版 四年級下,觀察土壤,新知講解,聚焦,土壤里面有什么呢?,土壤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夠提供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土壤對自然界的動植物很重要,對人類也非常重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土壤中生長的植物。,新知講解,聚焦,土壤里面有什么呢?,土壤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營養物質和根系的固定地;還為一些動物的生長提供了保護所。絕大多數的植物都在土壤中生長起來。土壤究竟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6觀察土壤,試題,課件,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觀察,察看,視察,土壤
教科版 四年級下,巖石的組成,新知講解,聚焦,組成巖石的礦物。,所有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有些巖石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僅由一種礦物組成。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礦物是組成地殼巖石的重要物質。目前人們已經能夠制造出一些礦物,如人工水晶、人工鉆石等。,自然金,萬足金,人工鉆石,人工水晶,新知講解,聚焦,組成巖石的礦物。,大自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3巖石的組成,課件,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巖石,組成
教科版 四年級下,巖石、土壤和我們,新知講解,什么是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新知講解,聚焦,回顧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對巖石和土壤有了哪些新的認識?,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8巖石、土壤和我們,課件,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巖石,土壤,以及,我們,咱們
教科版 四年級下,巖石、沙和黏土,新知講解,聚焦,一、我們在哪里能找到巖石、沙和黏土,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沙和黏土是巖石碎裂形成的,因此找到巖石就能找到沙和黏土,而巖石分布十分廣泛,在戶外幾乎隨處可見。,風化,新知講解,聚焦,二、巖石、沙和黏土有什么不同?,沙和黏土是由巖石碎裂形成的,它們是巖石的組成部分。從外觀上看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5巖石、沙和黏土,課件,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巖石,以及,黏土,粘土
教科版 四年級下,比較不同的土壤,新知講解,聚焦,不同土壤之間有哪些差別呢?,我們已經知道了土壤中有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各種不同的物質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土壤。由于物質組成的比例不同,形成的土壤也各不相同,有的土壤大顆粒較多,有的土壤小顆粒較多,有的土壤大顆粒和小顆粒比例適中。正是這些不同,決定了它們具有不同的特征。,新知講解,聚焦,不同土壤之間有哪些差別呢?,土壤是由沙礫、沙、黏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7比較不同的土壤,課件,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比較,對比,不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