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標要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對實驗現象、實驗數據的初步分析能力. 2.初步培養學生對探究結果進行交流,評價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以及對其成像規律的分析有意識地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科學,探究,凸透鏡,凸面鏡,成像,教案,老師,安徽,市級優課
課時作業(十二)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12宜昌中考)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塊磨制成的一個光學器件卻可以取火,這個器件相當于() A.平面鏡 B.凸面鏡 C.凸透鏡 D.凹透鏡 2.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3.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此時若用硬紙板將凸透鏡遮住一半,則()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五節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凸透鏡及其特點。 2、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中的交流與合作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探索自然探究生活的樂趣,通過觀看單反相機鏡頭的生產視頻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凸透鏡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滬科版八,年級,物理,4.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教案,老師,重慶,部級
課堂教學設計表 課程名稱:YZK17089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第二課時 設計者: 章節名稱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二課時 學時 1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與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升探究能力。 本節(課)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過程和方法: (1)學生能在探究活動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滬科版八,年級,物理,4.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教案,老師,河南,部級
中考重點實驗復習:凸透鏡成像教案 考點掃描: 1、 認識凸透鏡會聚作用及三條特殊光線。(重點) 2、 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難點) 3、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踐運用。(重點) 教學方法:作圖分析法 、仿真實驗、多媒體教學法 復習課時:1課時 課程進行環節: 一、引入: ( 基礎知識考問提問引入課堂) 1、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它們都由什么共同元件構成? 2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滬科版八,年級,物理,4.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教案,劉老師,貴州,省級
第五節: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第2課時,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凸,學習目標: 1.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實驗器材,物距u,像距v,物體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像距:,光屏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如何保證蠟燭的像始終能成在光屏上?,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為了使蠟燭的像呈現在光屏的中央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科學,探究,凸透鏡,凸面鏡,成像,課件,老師,安徽,市級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