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jié)土壤的成分1教學目標1能列舉土壤中有各種不同的生物,能說出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動物,土壤植物和土壤微生物,能列舉常見的土壤動物,2能說出土壤中有以下非生命物質,水,空氣,礦物質和有機質,能通過設計實驗和正確的操作證實土壤中水分,空氣和礦物
浙教版八下科學第4章第1節(jié),土壤的成分,教案2,浙教版八下,科學,土壤,成分,教案
土壤中有什么,1,一,教學目標,1,知道土壤中有土壤生物和以下非生命物質,水,空氣,無機鹽,有機物,2,能通過設計實驗和正確的操作證實土壤中存在水,空氣,無機物,有機物,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實驗操作的技能,3,通過體驗探究和實驗的過程,樹立認真
浙教版八下科學第4章第1節(jié),土壤的成分,教案3,浙教版八下,科學,土壤,成分,教案
空氣娃娃在哪里 鄒平縣韓店鎮(zhèn)中心幼兒園 趙小花 一、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萌發(fā)幼兒初步的科學意識。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我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活動,設計,空氣,娃娃,哪里,教案
溫州新橋艷潔幼兒園 陳聰陽 設計意圖 空氣是賴以生存的物質,但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設計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幼兒自由地進行科學探索活動,從而了解空氣的存在,幫助幼兒獲
空氣在哪里,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活動,空氣,哪里,教案
目的1、 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2、 培養(yǎng)幼兒關心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準備1、 棉花、香煙、瓶子。2、 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3、 自攝的有關空氣污染源的錄象片。過程一、 了解空氣遭受污染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空氣,干凈,教案
2.1土壤的成分(練習題) 一、填空題 1.必須有 陪同才能去水邊。 2.土壤中有 、 、 等東西。 3. 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夠 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 。 4. 我們可以到 、 或池塘邊等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2.1,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4.土壤的成分 【教材分析】 本課是新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研究土壤的第1課,本單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土壤:土壤的成分、不同類型的土壤以及保護土壤。本節(jié)課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挖土壤、觀察土壤并進行記錄、最后利用幾種方式深度觀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沒有提及腐殖質的概念,也沒有讓學生具體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層時那些物質到底是什么,但根據后一課的內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學生要
土壤的成分,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2.4,土壤,成分,教案設計
土壤的成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地觀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點和自然形態(tài)。 2.觀察土壤樣本,知道土壤由多種物質組成。 3.通過分析實驗,知道并認識土壤中存在空氣、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到土壤由多種物質組成,知道土壤中有空氣、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分析,認識土壤中的空氣、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學準備
青島,54,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土壤,成分
第一單元 物質的變化 “物質的變化”單元是本冊的起始單元,屬于物質科學領域的內容。本單元是在中年級學生認識了有些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fā)生了變化,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發(fā)生改變之后,進一步認識有些物體發(fā)生了變化,構成物體的物質也發(fā)生了改變。本單元以“變化”為主線,指導學生通過實驗等活動,觀察蠟燭燃燒、蘋果切面變色、鐵釘生銹等實驗現(xiàn)象,再運用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使學生認識到這些物體發(fā)生變化時,構成物體的
冀人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空氣,成分,教案
空氣的成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空氣主要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和二氧化碳組成的,其中氧氣約占21%、氮氣約占78%(體積分數)。 2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空氣的成分。 【教學難點】 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演示材料
冀人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空氣,成分,教案
1 空氣的成分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指導學生了解空氣主要是由氮氣、氧氣等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知識。 過程與方法:學生記錄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果,探究空氣的成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具有實事求是、嚴謹踏實、與人合作、樂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了解空氣主要是由氮氣、氧氣等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知識。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記錄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
空氣的成分,冀人版五,年級,上冊,科學,01,空氣,成分,教案
第1課 空氣的成分 1、 教學目標 1、 知道空氣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 2、 用實驗的方法探究空氣的成分,學習科學的觀察、記錄方法,嘗試對實驗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3、 了解氧氣和氮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4、 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 2、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了解空氣的成分 難點:對實驗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3、 教學準備 PPT課件、學生活動手冊
空氣的成分,冀人版五,年級,上冊,科學,01,空氣,成分,教案
空氣的成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空氣主要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和二氧化碳組成的,其中氧氣約占21%、氮氣約占78%(體積分數)。 2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空氣的成分。 【教學難點】 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演示材料
冀人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空氣,成分,教案
2.土壤的成分第四單元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學習目標1猜想土壤里可能含有的成分并會設計實驗方案來驗證我們的猜想。2會根據設計好的實驗方案進行試驗。3知道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質混合而成的,土壤中有什么。為什么土
土壤的成分,大象,三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土壤,成分
第四單元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3.不一樣的土壤學習目標1知道按照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土壤可以分為黏質土、沙質土和壤土三類。2會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三種土壤的滲水性,了解三種土壤的特點。3知道土壤可以按
大象,三年級,下冊,科學,土壤,成分
2.土壤的成分練習題第四單元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一、我會選。1.設計的實驗方案一般不包括。A.實驗目的B.實驗器材C.實驗器材的來源2.關于腐殖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可以燃燒B.由動植物殘體腐爛以后變成的C.由巖
土壤的成分,大象,三年級,下冊,科學,土壤,成分,練習題,答案
土壤的成分小學三年級科學青島版一單元第一課分布在大地表層的土,它比較疏松,含有養(yǎng)料,能夠生長植物,叫做土壤。土壤為我們提供了什么觀察土壤,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干燥的土壤顏色淺,濕潤的土壤顏色深.土壤里有水篩
土壤的成分,青島,五四,三年級,下冊,科學,01.,土壤,成分,課件
土壤的成分,新知導入,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新知導入,我覺得我們的家鄉(xiāng)就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肥沃的土壤養(yǎng)育著我們,給我們帶來了糧食、蔬菜、水果等,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但對于土壤,我們很熟悉卻又似乎很陌生。 今天,讓我們走近土壤,深入的了解土壤。,新知講解,我們到田野、花圃或池塘邊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帶回去研究。,活動1:采集土壤,新知講解,工具:,鐵鏟 塑
青島,54,三年級,下冊,科學,課件,土壤,成分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土壤,4.土壤的成分,還需要什么?,自己觀察土壤,用便簽紙記下你新發(fā)現(xiàn)的土壤成分,將便簽紙貼在記錄單的右側,小組交流,每組選擇兩條記錄進行匯報,借助工具!,證明土壤中有水和空氣!,水,把土壤放進水中,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說明土壤里有空氣呢?,攪拌幾下,你看見什么?氣泡還有嗎,靜置一分鐘,土壤和水又出現(xiàn)什么情況了?,水,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便簽紙寫下來貼在記錄單上! 每組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4.土壤的成分,教學課件,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土壤,成分,教學,課件
第一節(jié)空氣的成分,想一想,空氣無色無味,不易覺察,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實例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1,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向下壓集氣瓶內的水無法上升到頂部,2,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側立有氣泡冒出,3,扁的密實袋開袋后抖動,然后封好雙
魯教版九上化學4.1,空氣的成分,課件,魯教版九上,化學,4.1,空氣,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