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第 16 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明朝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宋應星和天工開 物、徐光啟和農政全書的概況,領略我國輝煌的科技成就; 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長城基本情況,感悟勞動人民智慧結晶; 掌握明朝古典小說及藝術的特點、出現原因、探究感想。 2.過程與方法:收集有關北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16,明朝,明代,科技,建筑,文學,教案,山東,省級
教學設計 課題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科技著作和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文學、戲劇作品。 2、了解明長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點,理解科技文化成就與時代背景之間的內在聯系。 過程與方法: 1、 列表歸納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較分析能力 2、 識讀明長城示意圖明朝北京城平面圖等地圖、圖片,提高從圖中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16,明朝,科技,建筑,文學,教案,遼寧,部級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 1.知道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響。 2.通過明長城和北京城的建筑,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明朝科技、建筑與文學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表達與組織合作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對文本素材中核心信息的提取與分享,呈現明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16,明朝,科技,建筑,文學,教案,江蘇,部級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第,三,單,元,導入新課,氣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主治:耳出膿、痔瘡腫痛。,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解熱,通淋,消癰瘡,解硫磺中毒。,學習目標,1.了解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科技巨著和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牡丹亭等文學、戲劇作品。 2.了解明長城和北京的建筑特點,理解科技文化成就與時代背景之間的內在聯系。 3.學習科學家對科學不懈追求的進取精神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人教部編版七下,歷史,16,明朝,科技,建筑,文學,教學,課件
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凈注射液是眾多院士專家推薦的“三藥三方”。 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清肺排毒湯”被列入中醫(yī)臨床治療期首選。截至3月13日,10個省份1261例新冠肺炎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湯”,總有效率達到97.78%。我國古代部頭最大的醫(yī)藥學著作是什么? 同時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又有著怎樣的憧憬和向往呢?,1,科技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16,明朝,明代,科技,建筑,文學,課件,山東,省級
天 安 門,2021/5/17,天 壇,長 城,故 宮,人教2011課標版 初中歷史 七年級(下冊),L,第16課,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建筑成就:,壹,北京城和明長城,北京城,一個人: 一項決定: 一個巨大的工程:,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明成祖,遷都,明朝北京城平面圖,宮城,皇城,外 城,印象紫禁城,時代特征:皇權不斷加強,明朝的長城,秦 長 城,明 長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16,明朝,科技,建筑,文學,課件,遼寧,部級
五月份 都有哪些節(jié)日呢?,為什么今天是中國旅游日?,癸丑之三月晦(404年前的今天) ,自寧海出西門, 游天臺山日記,徐霞客游記開篇第一句話,我們也來學一學,“明朝的科技、建筑、文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6課,快樂研學旅行團,建筑團,科技團,文學團,快樂研學旅行三部曲,導游出題考考你,導游帶你游一游,導游幫你解難題,本草綱目記載了哪些內容?,本草綱目的作者是誰?,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付出了怎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16,明朝,科技,建筑,文學,課件,江蘇,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