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日本第2課時 教學設計 課題 日本 單元 七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本內容明白日本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 2.了解日本經濟的特點,并學會用分析法說明日本經濟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3.通過對日本經濟地理的學習,學會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問題,要善于學習他人的長處。 4.了解日本東西兼容的文化特點,并了解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教學重點 日本經濟的特點,并分析日本經濟發展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7.1,日本,課時,教案
3.2土地資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聯系實際,說說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3.結合地圖,明確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狀況,并分析原因。 4.聯系實際,結合資料說出我國在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 【過程與方法】 會通過地圖說明我國的余地資源利用類型,結合實際分析我國土地利用的狀況。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三章第二節,土地資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三,第二
1.3民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構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點,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 2.知道我國民族的構成狀況,正確區分民族和少數民族的差異,認識到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 3.了解我國一些主要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 4.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樹立各少數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維護祖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一章第三節,民族,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一章,三節
2.4自然災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結合實例說出自然災害的內涵。 2.了解我國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分布和成因。 3.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 4.舉例說出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一些避災常識。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展示圖片和資料,觀看視頻,了解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及我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2.通過收集、加工整理各種地理信息資料,提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章第四節,自然災害,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第四
本章總結提升(三) 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圖8-T-1 1.綜合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生產和文化特色等方面的不同特點,我國可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A 地區、B 地區、C 地區、D 地區。 2.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1)A地區和B地區的分界線:大致經過秦嶺 一線,此線大致經過1月 等溫線、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2)C地區和B地區的分界線:大致經過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3)D地區和其他地區的分
四大地理區域提升習題
初中地理課本中的中國之最 1、中國領土 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黑龍江逐航道中心線上(530N)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曾母暗沙(40N附近) 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0E)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0E) 2、我國是世界上城鎮人口最多的國家。 3、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是壯族。 4、我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是海拔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
初中,地理,地輿,課本,中的,中國
初中地理課本中的世界之最 1、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 2、地球上最大的陸地是:亞歐大陸 3、世界海拔最低的一洲是:歐洲,300米左右 4、南極洲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洲 5、我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6、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日本 7、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8、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9、印度尼西亞是世界
初中,地理,地輿,課本,中的,世界
4.1工業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說出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分析歸納每種運輸方式的特點。 2.通過讀圖分析、實例練習和旅游線路的設計,學會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3.了解我國鐵路線的分布特點,知道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4.熟練掌握我國東西向和南北向主要的鐵路干線及重要的鐵路樞紐。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分析法、練習法、討論法等學習我國交通運輸方式及鐵路線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節,交通運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四,第一節
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 第三課時 誠實守信來#amp;源:中教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誠信的含義;了解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對個人、對企業、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明白用實際行動踐行誠信。 能力目標:懂得誠信是每個人必備的道德品質,學會運用誠信的智慧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珍惜個人誠信記錄。來源*:中教%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樹立誠信意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誠信的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4.3誠實守信,名師優質教案,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法制,4.3,誠實,守信,名師,優質,教案
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 第二課時 以禮待人 【教學目標】來源amp;:#中%教網* 知識目標:知道禮是什么,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 能力目標:懂得文明有禮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性,明白從語言、儀表、舉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并能在實踐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文明有禮意識,鼓勵學生檢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儀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 【重點難點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4.2以禮待人,名師優質教案,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法制,4.2,待人,名師,優質,教案
名師教案 1.春 【學習目標】 1學習欣賞感悟,感受作者的審美情感。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有層次地寫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 3感悟作者充滿詩情畫意和音樂之美的語言,領悟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有層次寫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 2學習用充滿詩情畫意和音樂之美的語言,表達出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創設
部編人教版,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教案,Word,106
我們怎樣學地理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八個基本方向,掌握八個基本方向的符號、位置關系。 2、知道在一般地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了解在有指向標或經緯線的地圖中,方向如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讓我們,走進,第二,我們,怎樣,教案
第一章第一節我們身邊的地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地理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意識到地理與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與生產建設、與社會風土人情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讓我們,走進,第一節,我們,身邊,教案
第二節 我們怎樣學地理 課題 第二節 我們怎樣學地理 主備人 教學 目標 1、了解八個基本方向,掌握八個基本方向的符號、位置關系。 2、知道在一般地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了解在有指向標或經緯線的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讓我們,走進,1.2,我們,怎樣,教案
我們身邊的地理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對地理的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注意身邊的地理知識、動態的地理知識、發展中的地理知識。 2、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讓我們,走進,1.1,我們,身邊,教案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1.教學分析 課標要求 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 教學目標 1能夠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五,中國,差異,教案
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秦嶺-淮河一線和賀蘭山這兩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相關知識。學習本節知識,要求能夠掌握秦嶺-淮河一線和賀蘭山這兩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位置和地理意義。 教學
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粵人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5.2,重要,分界線
地理區域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主要講述了地理區域的相關知識。學習本節知識,要求能夠掌握地理區域的概念及種類,并熟悉各種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及其分界線;了解我國區域劃分的相關知識,并能說出特
地理區域,粵人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5.1,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