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1 溶液的形成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的溶劑。 (2)知道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3)探究幾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變化。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的方法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2)知道溶液是一類重要的物質,在生產和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并能用所學的知
人教版九下化學第9章課題1-溶液的形成,教案,人教版九下,化學,課題,溶液,形成
第十一章 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第2節 尿的形成與排出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器官和各個器官的功能。 2、概述腎臟的結構,以及腎臟與尿液形成相關的結構特點。 3、概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過程。 能力目標: 嘗試用比較法對腎單位形成原尿、終尿以及血漿成分進行分析和歸納。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腎單位的結構和功能的學習,建立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辯證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教學設計 第11章 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第2節 尿液的形成與排出(第2課時) l 設計思路: 以新課標(2011版)“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理念為依托,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貫徹落實三個維度的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中,讓學生親歷從觀察現象上升到理論水平的探究過程,感悟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 l 教材分析: 通過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分水中學 七年級 下 冊 生物 導學案 課題 皮膚與汗液分泌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第66-67面 學習 目標 1、說出皮膚的特點、結構、附屬物及功能。 2、知道汗腺的結構、汗液的形成與排出。 3、掌握排汗的意義。 4、注意皮膚衛生。 教學重點 皮膚的結構 教學難點 汗液的分泌 教具準備 PPT,導學案 教學過程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導入 一、情境導入 1、打針視頻播放 2、問題導入 為什么打針會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尿的形成與排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11章第二節。在第一節學習了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類型和排泄途徑,明確了泌尿系統排出尿液這一途徑為主要主要排泄途徑。本節內容在課程標準中隸屬于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人”,其對應的具體內容標準是“概述尿液的形成與排出過程”,屬于理解水平。 本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對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功能并不陌生,但對腎臟的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1章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第2節 尿的形成與排出(第二課時) 1 教學目標 1.1 知識目標: 說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形成原尿,腎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 說出尿的排出過程包括輸尿、儲尿、排尿,以及與其相應的結構名稱。 1.2 能力目標: 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和對表格的討論,培養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 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交流與合作能力。 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及時排尿與經常喝水的原因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陳老師,公開,作品
第二節 尿的形成與排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闡述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概述腎臟的結構特點。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解剖腎臟的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泌尿系統結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材分析在第一節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泌尿系統通過尿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1章第2節 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1課時 泌尿系統的組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器官和各個器官的功能。 (2)概述并理解腎臟的結構結構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泌尿系統的組成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認識各個器官,并了解各個器官功能。 (2)通過認識各個器官,分析腎臟的結構結構特點,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泌尿系統的組成教學課例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初一下冊第四單元第11章尿的形成與排出第一課時 【教學對象】 初一年級 【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第11章尿的形成與排出第一課時泌尿系統的組成是學習本節尿的形成與排出的基礎內容,與上一節課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檢測過的“尿液的成分”和下一節課尿液在腎單位中形成起了承上啟下、知識鋪墊的作用。本節主要內容是“腎臟是泌尿系統重要器官”,知識點包括:(1)泌尿系統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十一章 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第二節 尿的形成(一課時) 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十一章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共包含三節內容,本章的學習是建立在前三章的基礎上,對細胞中物質轉化的進一步學習,本章的教學重點是尿液的形成及人體代謝廢物排出的途徑、意義。要讓學生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關系,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流暢,我對教材進行了以下處理:將腎單位的結構與尿的形成安排為一課時。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簡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尿的形成與排出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生能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2學生能描述腎臟的結構與功能。 2、學生能用生物學術語敘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腎臟,使學生掌握觀察的一般方法。 2、通過尿液的形成過程分析,培養學生利用數據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在學習腎單位的結構及功能特點的基礎上,近一步形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基本觀點。 2、通過對腎移植事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 尿的形成與排出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位于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一章第二節。是在學習了人體的營養、消化、物質的運輸之后,針對人體內廢物是如何排出而安排的。本節內容主要是圍繞尿液是如何在腎單位中形成,并通過哪些結構排出體外。尿液的形成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解決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將前面所學的知識貫穿起來,同時又為學習人體的自我調節奠定基礎,有利于學生形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二節尿的形成和排出(表格式) 選擇這張表格式教案有以下的理由: 它能詳細完整表述主題計劃,并且適用于新的教學模式。 整個教學活動表述既體現循環性又體現承接性。 主要策略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而不是教師講述。 更多的是小組的學習活動。 線索分明。 課程計劃 本課標題:尿的形成和排出 使用模式:計算機課程整合(模式三) 時間:45-60分鐘 教材分析: 教材的核心是“人與生物圈”。本節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尿的形成與排出第1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學生了解什么是代謝廢物,同時了解了代謝廢物的排出途徑以及該活動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并知道了泌尿系統是排出代謝廢物的主要途徑,但是關于尿液是怎樣形成的,形成尿液的器官是什么,是第二節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一課時主要針對“形成尿液的器官是什么”、“腎臟由什么結構與它形成尿液的功能相適應?”。腎臟的教學將結合哺乳動物的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1章 第2節 尿的形成與排出(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概述腎臟形成尿液的過程 血液、原尿和尿液有哪些區別 探究主題一 血液流經腎小球的變化 仔細觀察教材64頁尿液形成示意圖并結合64頁第一段文字討論以下問題 1、 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物質去向如何? 2、 原尿由腎小囊腔流向那里? 3、 那些物質進入腎小囊腔? 4、 腎小囊腔中的液體叫什么? 5、 血液與原尿相比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2章 人體的自我調節 第1節 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 2 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夠說出反射的概念并領悟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舉例說明反射與應激性之間的包含關系。 3、能夠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二)能力目標: 1、嘗試通過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實驗歸納神經調節的規律性,初步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科學思維方式。 2、嘗試運用“反射”的概念對某調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2節 尿的形成與排出公開課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人與生物圈第11章第2節尿的形成與排出,本課時是第2節第二課時的內容,腎單位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是教學的難點,尿在腎單位的形成過程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重難點對教材進行了適當處理,一是為學生創造直觀的學習情境自制簡易教具;二是科學地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料,如“尿形成示意圖”、小資料“血漿、原尿和尿液的主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名稱: 第11章 第2節 尿的形成與排出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2.說出腎的結構和特點。 3.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過程。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收集、處理資料的能力。通過資料分析,初步培養學生的信息分析和綜合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懂得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皮膚與汗液分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皮膚的結構和功能。 能力目標: 1、觀察皮膚的結構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識圖能力。 2、通過學習皮膚的結構,培養學生準確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教會學生如何科學地保養好自己皮膚,主動做好衛生保健工作。 情感目標: 1、 通過對皮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和分析問題的科學思維方式
尿的形成與排出,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形成,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