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基本信息 名稱 牛郎織女整合課 學科 語文 學段 第三學段 年級 五年級 相關 領域 民間文學、音樂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聚焦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實 語文核心素養包含“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提升與發展,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1.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積累、梳理和整合,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境中有效運用。本課的重點是創造性的復述故事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民間故事口語化和神奇的特點。 2.把握故事主要內容。 3.學習“大膽想象,合理增加故事情節”的創造性復述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故事主要內容。 2.學習“大膽想象,合理增加故事情節”的創造性復述的方法。 【教學準備】預學單、課件、希沃教學助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感受民間故事口語化的特點。 2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 【教材分析】 牛郎織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故事。本文是故事的前半部分,這部分以牛郎的成長過程為主線展開敘述。開始,敘述了牛郎小時候的貧苦生活,和他細心照料老牛與老牛結下深厚的感情。接著,寫牛郎長大成人后,被趕出家門,和老牛相依為命。最后,講他在老牛的幫助下與天上的織女相見,互訴衷腸,結成夫妻。在牛郎與織女互相傾訴時,插敘了織女和眾仙女在天上沒有自由的生活及下凡的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牛郎織女(一)基于標準的學習設計 教材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內容來源: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 教學主題:民間故事 課 時:第二課時 授課對象:五年級學生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1)基于閱讀: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陳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梳理創造性復述故事的方法,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 1.與課文相關的道具,如:牛頭面具、紗巾、服裝等。 2.與課文相關的場景PPT,如:天庭、田野、農家房屋等。 3.牛郎織女故事主要情節圖篇。 教學過程: 1、 回顧課文,導入新課。 1. 游戲,情節七巧板。 (老師將故事主要情節打亂張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上臺調整順序,并按照順序,講故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乞 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乞 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牛郎織女,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牛郎織女,牛郎織女(一),他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事告訴牛,有時候跟它商量一些事。,她把這個想法跟別的仙女說了,別的仙女也都說早有這種想法。,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說了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課件,師公,開課
10. 牛郎織女(一),(第一課時),10. 牛郎織女(一),爹娘 衣裳 打瞌睡 怪有意思 哥嫂 稀罕 頂有用 愛理不理,牛郎照看那頭牛挺周到。一來是牛跟他親密;二來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懇懇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對得起他呢?,牛郎隨口哼幾支小曲兒,沒人聽他的,可是牛搖搖耳朵閉閉眼,好像聽得挺有味兒。,牛郎,老牛,織女,哥嫂,虐待,照看,回報,相識,童年,成人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課件,師公,開課
10 牛郎織女(一),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篩選 梭子 拘束 哥嫂 稀罕 監獄 陳釀 瞌睡 牛虻 好歹 勤勤懇懇 相依為命 丟三落四,爹娘,哥哥嫂子,牛,牛郎,織女,1. 8分鐘快速默讀課文,給各部分擬出 小標題,寫在橫線上。,2.串聯小標題,簡要概括課文主要內容。,10 牛郎織女(一),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教師培訓教學研究中心 童賽君,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三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課件,師公,開課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第11課牛郎織女 【教材分析】 牛郎織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產生了。到了漢朝,故事情節逐步豐富和完善,有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富有人情味了。經過大眾千百年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打磨,這個故事所蘊含的社會功能、文化價值與達到的藝術標準,都堪稱民間故事的經典,成為我國傳統的民間文學創作的代表作。 故事講述了牛郎從小遭到哥嫂虐待,與家里唯一的老牛相依為命,在老牛的幫助下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牛郎織女(一)基于標準的學習設計 教材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內容來源: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 教學主題:民間故事 課 時:第一課時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1)基于識字寫字: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基于閱讀: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 教學目標: 1.學習創造性復述故事的方法合理想象,豐富細節。 2.運用 “豐富細節”的方法,創造性講述牛郎織女片段。 教學準備: 課件、聽寫紙、寫字卡片、投屏設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簡要回顧上節課所學:閱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語,知道了故事主要內容。 2.聽寫詞語:爹娘、哥嫂、親密、相依為命、紗衣、妻子。一名同學在黑板上的移動寫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 【教材簡析】 牛郎織女(一)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篇民間故事。故事講述了牛郎從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為命。在老牛的幫助下,牛郎和織女相識并組成了幸福美滿的家庭。雖篇幅較長,但結構清晰。以牛郎的成長經歷“童年成人成家”展開情節。課文情節曲折動人,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處的,和織女是怎么認識的,課文做了重點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民間故事口語化和神奇的特點。 2.把握故事主要內容。 3.學習“大膽想象,合理增加故事情節”的創造性復述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故事主要內容。 2.學習“大膽想象,合理增加故事情節”的創造性復述的方法。 【教學準備】預學單、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感受民間故事口語化的特點。 2.把握文章主要內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牛 郎 織 女 (一),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牛 郎 織 女 (一),快速默讀課文,學習課后生字詞,并想一想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牛郎 妻子 哥嫂 紗衣 瞌睡 結婚 監獄 無拘無束 落在后邊,lu 落日,l,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童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課件,師公,開課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相應的生字詞。 2.鞏固運用速讀方法,繼續學習概括主要內容。 3.結合課后題,復述故事中的重要情節,感受民間故事語言的特點。 4.感受民間故事的神奇和不可思議。 教學準備: 1. 結合教學內容,制作課件。 2. 課中小組學習單。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 梳理人物關系,復述主要內容 一、導入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先給大家講個故
牛郎織女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教案,老師,獲獎,教學,設計
10 牛郎織女(一)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落”的讀音,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床鋪、親密、笑嘻嘻、稀罕、妻子、相依為命”等詞語。 2.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完整地講出這個故事。 4.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為之奮斗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10,牛郎織女一,教案含教學反思,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10,牛郎織女,教案,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