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科學下冊復習知識點 1. 氣墊船能離開水面的原因是氣墊船向下噴氣,在船底與水面之間形成一層空氣墊。 2. 制作氣墊船模型過程:(1)把紙杯的底部剪掉;(2)在飯盒底部描一個圓;(3)沿線將飯盒底部的圓剪掉;(4)把紙杯插入圓洞,氣墊船模型就做好。 3. 荒島上人煙稀少但景色迷人。 4. 你可以像原始人一樣住山洞,也可以建造自己的房子。 5. 荒島上的動植物可以給我們提供食物;我們還能利用樹枝
大象,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復習資料
大象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練習 第三單元 轉動的地球 知識點: 1.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從而形成了晝夜交替現象。地球自轉一圈剛好是一天。 2.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所以位于東邊的地方總能先看到日出。 3.地球圍繞著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我們在地球上看到其他星體(如太陽等)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結果。 4. 原來地球是圍繞著一個假想軸地軸進行
大象,科學,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總結,練習
大象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練習 第四單元 食物與能量 知識點: 1. 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能夠為人體的生長發育、生存和活動提供能量。人體的生存和活動,如維持體溫、保持心臟跳動、運動、學習、勞動等,都需要消耗能量。 2.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其中前三項在新陳代謝中產生熱量,又稱產熱營養素。均衡膳食首先要滿足人體對熱量的
大象,科學,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知識點,總結,練習
大象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練習 第二單元 能量 知識點: 1.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生磁現象。 2.由鐵芯和纏繞在鐵芯上的導電線圈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 3. 電可以讓用電器工作,說明電具有能量,我們把這種能量叫作電能。電磁鐵通電后產生了磁性,把電能轉化為了磁能,就能夠把鐵質物體吸起來了。 4.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當電磁鐵的導電線圈匝數一定時,通過電磁鐵的電
大象,科學,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知識點,總結,練習
三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 4 第一課:測量長度 1.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單位。 2.用直尺測量筆的長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線與筆的一端對齊,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寫出數值和單位。 3.現代測量長度的工具有:輪距測距儀和激光測距儀。體育老師用(輪式測距儀)測量跑道的長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測距儀)測量房屋的長度。 4.在身邊沒有刻度尺的情況下,可以用“拃”“步”來測量物體的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總結
三年級科學知識點背誦 班級 姓名 第一課 測量長度 一、必須會背內容 1、 (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仔細觀察刻度尺(零刻度線)的位置,讀出(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 并不是所有刻度尺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都是一樣的。 3、 用直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線)與所測量物體的(一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復習,知識點,總結
新冀教版(2022河北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水的三態變化 第1課.水到哪里去了 1.水蒸發變成水蒸氣的實驗: 用水洗過的衣服,晾曬之后會變干; 雨后水泥面上的積水,天晴后便很快消失了; 用濕布在干凈的黑板或桌面上寫一個字,會發現停一會字跡消失; 用水洗手后,會發現手很快干了。 實驗能得出結論:在常溫下,水會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中,這種現象叫做蒸發。
冀人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 冷熱與溫度知識點 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 2、(溫度計)可以準確測量出物體的(溫度)。 3、溫度計的結構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溫度單位:攝氏度() 4、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拿溫度計時,用拇指、食指和中 指捏住上端。 (2)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
冷熱與溫度,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1.1,冷熱,溫度,知識點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 熱脹冷縮知識點 1.絕大多數物體受熱時體積會增大,遇冷時體積會縮小,這種現象叫作熱脹冷縮。 2.固體、液體、氣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3. 溫度計就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不過溫度計里裝的不是水,而是酒精、煤油或水銀。 4. 酒精燈的使用方法:打開燈帽,將燈帽豎放在燈旁。用點著的火柴從燈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用外焰加熱物體。加熱完成后,用燈帽自燈芯
熱脹冷縮,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1.2,知識點
新青島版科學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總結匯總 第一單元心和腦 第一課我們的腦 1.腦是人體的“司令部,能夠指揮人的行動,產生思想和情感,進行認知和決策。 2.我們的大腦包括:感覺中樞、聽覺中樞、運動中樞、視覺中樞等 3.腦分為大腦、小腦、腦干三個部分。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功能。 第二課神經系統 4.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共同組成的。 5.神經是人體
青島,科學,六三制五,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復習,溫習,要點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下冊單元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1、像太陽、燃燒著的蠟燭、開著的電燈這樣的(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2、光源發出的光在同一種媒質里都是沿( 直線向四面八方)傳播的。 3、按來源給光源分類,可以將其分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 4、“小孔成像”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成倒立縮小實像。 5、平面鏡成像特點 ;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6.潛望鏡的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鏡能改變光的傳播原理制
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第一單元認識空氣 1、粉筆、水等物質都需要占據空間。 2、空氣也需要占據空間。 3、空氣占據的空間可以被壓縮,也可以被擴張。壓縮的空氣具有彈性。 4、水占據的空間不能被壓縮或擴張。 5、籃球、足球、自行車胎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梳理,三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
1、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2、 1、 ()、()、()、()。 2、 ()()()()。 3、 。 3、 1、
一年級科學上冊素材-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蘇教版,一年級,科學,上冊,素材,期末,復習,溫習,知識點,總結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一、問答題 1、 哪些物體像橡皮筋兒一樣,形狀改變后還能恢復? 答:彈簧、海綿、跳跳床。有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改變,去掉力后形狀還能恢復。 2、 由冬到春的季節變化,對人類及動植物有哪些影響? 答:經過寒冷的冬季,春天的氣溫開始回升,天氣變得暖和,人們脫下厚厚的棉衣,換上薄薄的春裝,農民開始耕種,人們的戶外活動也多了起來,植物發芽、生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 一單元土壤和水 1土壤中生長著大樹、小草,還生活著很多小動物。 2、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3、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 4、土壤中含有水,加熱后玻璃片上會出現小水球;土壤中有空氣,將干燥的土塊兒放入水中,會產生氣泡。 5、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深耕、合理輪作。 6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總結(共17頁) 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知識清單 一、運動和位置 1. 河水奔流,鳥兒飛翔,運動員跑步,車輛行駛,衛星. . . . . 這些運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標志是這一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我們把另一個物體稱為參照物。 3. 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運動。 4. 如果物體相對于別的物體位置發生改變,那么物體是運動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17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知識總結 一、種子發芽實驗、觀察綠豆芽的生長 1. 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空氣、水分和溫度等條件。 2. 在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中,光、溫度和水三個條件,適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天氣知識點 一、我們關心天氣、天氣日歷 1. 我們可以通過氣溫、云量、降水量、風向和風速等來描述天氣。 2. 天氣氣泡圖事例 3. 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天氣符號來記錄云量、降水量、風速和風向等
教科版四上科學知識點,教科版四上科學復習資料,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四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
小學鄂教版2022春三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種鳳仙花 一、填空題 1、鳳仙花(俗稱指甲花)是用(種子)繁(fang)殖(zhi)的。 2、鳳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歡(陽光充足)且(通風)的環境。 3、鳳仙花不斷地生長,它的莖和葉不斷發生(新的變化)。 4、鳳仙花的一生經歷了種子、發芽、長出莖葉、開花、結果幾個階段。 5、生物從出生到自然死亡,要經過幾個不同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