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年級:四年級上冊 第18課 課題青銅器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屬于小學美術“欣賞評述”教學領域,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欣賞中國古代青銅器文化,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學會欣賞青銅器的造型美和紋樣美,以此引導學生熱愛祖國悠久的青銅器文化。本課青銅器中以了解動物紋樣為主,包括夔龍紋、饕餮紋、鳳鳥紋等,貼近小學生學習能力范圍的欣賞水平。 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
青銅器,浙美版,四年級,上冊,美術,18,教案,教學,反思,浙江,部級
精美的青銅器紋樣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器常用的裝飾紋樣,引導學生用繪畫的基本方法畫一件自己喜歡的青銅器。 2、能巧妙構思,設計并畫一件青銅器。 3、感受青銅器的工藝美,激發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了解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內容。 教學重點: 學習用各種方法畫一件青銅器。 教學難點: 如何突出青銅器的紋樣細節。 教學準備: 圖片、范畫、彩筆、畫紙、顏料等。 教學
精美的青銅器紋樣,桂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5,精美,青銅器,紋樣,教案
造型精美的青銅器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青銅器產生的年代、歷史和青銅文化現象,感悟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青銅文化,提高鑒賞能力。 2、能力目標:運用切、割、剪、折、卷、粘等紙工技術,學習用紙材、顏料沒討仿制青銅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立體沒計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繼承和傳承優秀文化遺產的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了解青銅器的歷史淵源,學習用紙
造型精美的青銅器,桂美版,六年級,下冊,美術,造型,精美,青銅器,教案
2016學年第一學期 第五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設計 市橋橋興中學歷史備課組 黎穎怡 【課程標準】 了解青銅工藝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 【教材分析】 青銅器與甲骨文一課是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的第二篇課文。課文主要內容有兩點: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二、甲骨文記事和造字特點。本課內容是對第4課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的一個提升與補充。 夏、商、西周是我國早期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七年級上冊 人教版2016 第二單元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甲骨文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文字,它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與今天的漢字有著淵源關系。 2商朝的青銅鑄造業高度發達,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二、能力目標 1教師指導學生思考“甲骨文和青銅器的發現怎樣體現了商朝的社會經濟的繁榮?”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歷史分析能力。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了解三星堆青銅文化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教 學 設 計 表 課題名稱 第五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版次 人教新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設計者 葉生學 設計 時間 2016、09、23 授課班級 705 授課時數 1課時 一、課標描述: 了解青銅工藝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青銅制造業的基本史實和特點,知道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發現的基本史實和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設計 DIWUKEQINGTONGQIYUJIAGUWENJIAOXUESHEJI 楊清河 太原市第十二中學校 課 時 教 學 設 計 首 頁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課題 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 課型 新授課 第幾 課時 1 課 時 教 學 目 標 1.了解青銅工藝和甲骨文,認識它們是我國作為世界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設計 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 李雨艷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特別是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業的基本史實和特點,知道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當時高超青銅工藝的杰出代表。了解甲骨文發現的基本史實和深遠影響,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點,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學會鑒賞歷史文物,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表達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由青銅器拍賣導入,引發學生思考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五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內容標準:青銅器的高超工藝;甲骨文的造字特征,知道甲骨文是中國漢字的起源。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節專門的文化史課,介紹的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銅器。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絢麗的瑰寶。學好本課是陶冶學生情操,增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好渠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夏、商、周青銅器制造業的基本史實和特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人教版(2011版課標)七年級上冊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廈門市金尚中學 陳思思 課標:了解青銅工藝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 主題:文化傳承 文明象征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夏、商、西周青銅制造業的基本史實和特點。知道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發現的基本史實和影響。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點,培養觀察、想象、歸納和概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觀察四羊方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5課 甲骨文與青銅器教學設計 咸水沽第三中學 王洪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商朝的青銅鑄造業高度發達,采用“泥范鑄造法”;知道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發現的基本史實和影響,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點,培養觀察、想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青銅器相關圖片的活動,加強對青銅藝術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的直觀認識。通過積極參與對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的介紹,訓練組織材料的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教學設計 雄縣二中 胡硯池 一、本課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青銅器與甲骨文是一堂專門的文化史課,著重為學生介紹了夏商西周文化的典型代表青銅器與甲骨文。我們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是中華文明的形成時期,直接影響著其后的中國社會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青銅器和甲骨文反映了當時高度發達的文明,青銅制造業是當時文明的典型代表。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國史上從傳說走上有文字記載的歷
青銅器與甲骨文,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方尊 高:52.4 cm 成交價:37,207,500美元,青銅器是紅銅與錫鉛的合金制成的金屬器物,誕生于至今四千多年前的夏商周時期,那一時期又被稱為青銅時代。中國的青銅器制作精美,在世界上都享有極高的美譽。,你知道什么是青銅器嗎?,青銅器,王鶯茵,壹,__________,第 一 關,Supportingtexthere. Copy paste fonts. Choos
青銅器,浙美版,四年級,上冊,美術,18,課件,浙江,部級
精美的青銅器紋樣,紋樣:,紋樣組織形式的分類:,單獨紋樣、,適合紋樣、,單獨構成形式:,角隅紋樣。,連續構成形式:,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用于裝飾器物表面的花紋。,什么是單獨紋樣?,沒有一定的外形輪廓,獨立完整的紋樣。,什么是適合紋樣?,指適合一定的外形框架的紋樣。,什么是二方連續紋樣?,又稱帶狀紋樣、花邊。指一個單元紋樣向上下或者左右、反復連續起來的紋樣。,什么是四方連續紋樣?,指可以
精美的青銅器紋樣,桂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精美的青銅器紋樣》課件,桂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精美,青銅器,紋樣,課件
造型精美的青銅器,青銅盥水器,盤,盤 商至戰國時期流行的一種水器,當時盥洗用匜澆水,以盤承接。小的盤也盛水用以洗手洗臉,大的盤也用以洗浴。 形制特點:多圓形,淺腹。商代的盤多無耳,圈足,器內多用水生動物龜魚的紋樣作裝飾,有的還在邊沿鑄立鳥。西周至春秋的盤多有附耳,有圈足或三足,有的還有流。西周晚期到戰國的盤有長方形的,如傳世的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盤和故宮博物院所藏春秋戰國之際龜魚蟠螭紋方盤。,虢季子
造型精美的青銅器,桂美版,六年級,下冊,美術,造型,精美,青銅器,課件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西周銅器上的金文,青銅器是銅錫鉛熔化后合鑄而成的。,什么是青銅器?,二、新課講授,1.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出現:,原始社會后期,甘肅齊家文化遺址青銅鏡、青銅刀,(2)夏朝:,種類增多,(3)用途:,酒器,盛酒器,溫酒器,盛酒或水,樂器,商獸面紋鐃,商神人紋雙鳥鼓,商獸面紋鈴,農 具,商青銅鍤,商青銅耒,商青銅鑿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學,課件
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知識點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 出現:距今5_0004_000年,出現了銅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了銅容器殘片,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了銅鏡。 2. 商周時期 (1)用途: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發展到禮器,成為王公貴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禮器的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
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青銅器,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