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疆域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閱讀地圖,學生能夠說出我國的緯度和海陸位置,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領土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我國的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 (3)能在中國疆域圖上辨別及在中國疆域空白圖上填注我國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知道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2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1中國的疆域,教案,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1,中國,疆域
教學課題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二節 中國的土地資源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初步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分析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 過程與方法 從生活、生產實例出發,使學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土地資源存在的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樹立土地是立國之本,要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培養資源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3.2,中國的土地資源,教案,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3.2,中國,土地資源
中國的人口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國人口的數量、分布于增長。 (2)學會繪制和閱讀“人口增長曲線圖”和“人口分布圖”。 (3)通過讀圖學會分析我國人口數量的變化、人口增長的特點以及人口的分布特點;理解我國人口增長較快所產生的問題及為此制定的基本國策。 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圖,學生能從地圖中獲得有用的地理信息,探究其形成原因。 (2)在涉及人口增長的環節時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3中國的人口,教案,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3,中國,人口
教學課題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四節 中國的海洋資源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我國海洋資源的利用類型,了解海洋空間的利用和海洋資源保護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知識運用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珍惜和保護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樹立合理開發利用保護海洋資源的觀念,及海洋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 教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3.4,中國的海洋資源,教案,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3.4,中國,海洋資源
民族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理解和踐行我國的民族政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判讀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的民族構成和文化特色,養成各民族團結和睦的情感。 【教學重點】 (1)了解我國的民族構成和文化特色,養成各民族團結和睦的情感。 (2)通過判讀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 【教學難點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4中國的民族,教案,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4,中國,民族
教學課題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三節 中國的水資源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并會分析成因。 過程與方法 掌握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不足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樹立珍惜水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 2、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途徑。 教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3.3,中國的水資源,教案,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3.3,中國,水資源
中國的行政區劃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了解我國現行的三級行政區劃,記住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和位置。 (2)了解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知識內容。 (3)培養閱讀并使用中國行政地圖的能力和學生的地理記憶能力,能在中國行政地圖上填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讀圖、拼圖、填圖、歸納的能力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2中國的行政區劃,課件,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2,中國,行政區劃
中國的自然資源教學反思 自然資源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關系國家經濟發展、產業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學生從實際生產、生活的實例出發,從身邊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發,體會“自然資源與我們”的密切聯系。在課堂中,我又安排學生從衣食住行各方面,舉例說明自然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分挖掘學生的自身體驗,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便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自然資源的相關知識。 中國的自然資源是
中國的自然資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中國,自然資源,教學,反思
中國的自然環境教學反思 這章書包括中國的地形地勢特征、氣候基本特征、河流和自然災害四部分內容。 結構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紹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征,各節內容都是圍繞這一主線展開,本節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教材在編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國的氣候特征。氣候特征可以通過其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反映出來,要了解氣候特征首先應了解氣溫和降水,而且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及特點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掌握這些知識,有利于理解各
中國的自然環境,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中國,自然環境,教學,反思
中國的自然資源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單元教材分析 (二)單元的地位和作用 在學習了中國的地形,氣候,河流后安排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主要是考慮到地形、氣候、河流是促進和影響自然資源形成與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環境要素,而自然資源的利用受人類長期的生產活動與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是人類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中國自然資源的學習是后期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學習的基礎。因此本單元教學內容有明顯的承上啟下
中國自然資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中國,自然資源,說課稿
地理區域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主要講述了地理區域的相關知識。學習本節知識,要求能夠掌握地理區域的概念及種類,并熟悉各種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及其分界線;了解我國區域劃分的相關知識,并能說出特
地理區域,粵人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5.1,區域
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秦嶺-淮河一線和賀蘭山這兩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相關知識。學習本節知識,要求能夠掌握秦嶺-淮河一線和賀蘭山這兩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位置和地理意義。 教學
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粵人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5.2,重要,分界線
第三節 中國的民族,“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來,你知道我國有哪些民族嗎?各民族為我國創造了哪些值得我們自豪的文化呢?,五十六個民族,漢族:92%,少數民族:8%,超過500萬人的少數民族:壯族(超過1600萬)、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五十六個民族,小組合作:依據圖例,說出蒙古族、回族、維吾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4中國的民族,課件,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4,中國,民族
第三節 中國的人口,人口數量世界第一,對比分析以下四國面積、人口總數、人口密度,1.8,9.6,人口大國,人口數量世界第一,2019年世界人口構成圖,人口數量世界第一,計算:找出世界人口數量排名前六名的國家及其占世界人口總數的比例。,人口數量世界第一,讀圖:找出我國5000萬以上人口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人口數量世界第一,我國5000萬以上人口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冀魯豫蘇浙皖鄂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3中國的人口,課件,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3,中國,人口
第二節 中國的行政區劃,三級行政區劃,日本面積約37萬平方千米,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大約相當于25個日本的面積,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呢?,三級行政區劃,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呢?,請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戶口所在地,同學們的介紹中包含了大學問,它反映了我國采用的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行政區劃。,三級行政區劃,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分為三級: 省(自治區、直轄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2中國的行政區劃,課件,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2,中國,行政區劃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優越的地理位置,北半球,東半球,半球位置:北半球和東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 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了我國南部,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優越的地理位置,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海陸位置:東部瀕臨太平洋,多島嶼和港灣,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另外東部地區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同眾多國家接壤,便于發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1中國的疆域,課件,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1,中國,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