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第25章 第三節 免疫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養成關注健康、珍愛生命、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非特異免疫和特異免疫的區別; (2)抗原和抗體的關
免疫,蘇教版八下,生物,25.3,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三節 免疫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一、 2、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二、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養成關注健康、珍愛生命、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重點、難點 重點: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難點: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免疫,蘇教版八下,生物,25.3,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26章 第二節 拒絕毒品 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說出常見毒品的種類和危害; 2、說出吸毒上癮的機理; 3、舉例說出我國的禁毒措施,積極參加禁毒宣傳; 4、舉例說出涉毒分子誘惑青少年吸毒的伎倆,形成“拒絕毒品,珍愛生命”的意識。 重點: 說出常見毒品的種類和危害 難點: 說出吸毒上癮的機理,并認同拒絕毒品 課前準備:相關資料、課件 板塊 展開教學的問題串設計 學生活動串設計
拒絕毒品,蘇教版八下,生物,26.2,拒絕,毒品,教案,陳老師,公開,作品
第三節 免疫教案 教學目的 1、概述免疫系統的組成。 2、概述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 3、關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 4、關注器官移植所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 2、教學難點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 教學過程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資料,課上進行交流和討論。 1、以艾滋病問題為切入口,圍繞艾滋病問題的討論
免疫,蘇教版八下,生物,25.3,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和脂肪探究實驗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物質?舉例說明哪些是有機物哪些是無機物? 2.學會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鑒定 二、教學重點 食物中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鑒定 3、 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實驗原理 淀粉的鑒定:碘酒是一種常用藥品,它是一種棕色液體。淀粉是一種糖類。它有一個特性,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因此,我們常用碘酒來檢驗是否有淀粉存在。 蛋白質
人體概述,蘇教版七下,生物,8.3,人體,概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概述 教學設計 課題 人體概述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 能力、 情感) 1.通過閱讀、觀察、討論和總結,描述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并說出各系統的功能。 2.動手實驗,總結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人體結構和功能是相適應的。 3.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認同人體是由各系統組成的統一體。 4.關注人體的健康,熱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習慣,發揚尊老愛幼的美德。
人體概述,蘇教版七下,生物,8.3,人體,概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實驗教學說課設計 說課題目 骨的特性與骨的成分之間的關系 年級及學科 七年級生物 實驗創新點或實驗不足與改進 實驗創新點:骨的脫鈣實驗所需時間長,因此在做骨的燃燒實驗前便將魚肋骨浸泡于鹽酸中,節約實驗時間。 實驗不足:學生自主探究、自學能力不強,合作學習效率不高;部分學生實驗時課堂紀律差,自覺性弱。 改進:實驗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緊密聯系;制定相應的規則,具體的討論細則,提高小組學習的實效性。 實驗
人體概述,蘇教版七下,生物,8.3,人體,概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九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境 第一節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 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脂肪 2舉例說明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二)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形成關注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點: (一)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
人體概述,蘇教版七下,生物,8.3,人體,概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概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 本節課教學內容分析: 人體是一個結構與功能相互統一的整體。通過前面“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和“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兩節的學習,學生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有了初步的認識。本節課中繼續簡要講述了人體是由各種結構和功能不同的器官和系統組成的,各種器官和系統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協同作用,共同完成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人體的認識有了清晰的整體了解,為
人體概述,蘇教版七下,生物,8.3,人體,概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研 究 課 基本情況 教學內容 人體概述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骨骼的成分與骨特性之間的關系。 技能目標: 親自動手實驗,總結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研究人體結構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關注人體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習慣,發揚尊老愛幼的美德。 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骨骼的成分與骨特性之
人體概述,蘇教版七下,生物,8.3,人體,概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研 究 課 基本情況 教學內容 人體概述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骨骼的成分與骨特性之間的關系。 技能目標: 親自動手實驗,總結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研究人體結構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關注人體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習慣,發揚尊老愛幼的美德。 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骨骼的成分與骨特性之
人體概述,蘇教版七下,生物,8.3,人體,概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2021年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 物質的變化 一、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主題的提出 自然界的事物處在不停的變化中,這些變化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物質的變化可以給人們帶來益處,如食物消化、海水曬鹽、冶煉金屬等;物質的變化也可以給人們帶來危害,如食物腐爛、鐵器生銹、工廠排放有害氣體和粉塵等。研究各種物質變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的科學自
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2021年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 遺傳與變異 一、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主題的提出 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現象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一,遺傳能使生物界的物種保持相對的穩定性,變異能使生物的個體產生新的性狀,或形成新的物種。遺傳和變異,造就了物種的穩定性和多樣性,使得地球上生物世界生生不息,氣象萬千。 遺傳規律、DNA技術正被深入研究和廣泛應用,在改良動植物品種、生產疑難病藥品、治療遺
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2021年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第五單元 科技改變生活 一、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主題的提出 本單元旨在通過引導學生研究科技發展和人類生活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意識到發展中的科學技術改變、塑形人類生活的現象,幫助學生認識“物質是變化的”這一科學思想。自人類誕生以來,技術就相伴而生,并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各種各樣的科學技術產品也在不斷反作用于人類社會,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學
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材,分析
2021年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 探索宇宙 一、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主題的提出 從古到今,人類對神秘的宇宙充滿了好奇與敬畏,一直試圖解開宇宙的奧秘。宇宙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科學中的一些重大的、基本的理論問題都離不開宇宙學的研究?,F在,人類已經能夠漫步太空、翱翔天宇、登臨月球、訪問火星,人類的飛天夢想逐步變成了現實。通信衛星、導航衛星、氣象衛星等各種人造地球衛星的發
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材,分析
2021年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專項學習 像工程師那樣 一、設計意圖 1.主題的提出 科學學習不僅包括科學知識的學習,還包括科學方法與技能的學習??茖W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更是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主要途徑??茖W知識和科學方法這兩個方面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采用某種系統的、顯性化的方法進行科學方法教育,對于小學生掌
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專項,學習,教材,分析
2021年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第三單元 化石的奧秘 一、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主題的提出 科學研究表明有些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已不復存在,而有些現今存活的生物與它們具有相似之處,化石為這一觀點提供了直接的證據。通過探索化石的奧秘可以幫助人類認識地球上幾十億年來存在過的生物及其發展歷程,從而更加完整地認識生命世界。所以,本單元以化石為依據帶領學生經歷“將今論古”的科學研究歷程。滅絕動
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