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土地資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聯系實際,說說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3.結合地圖,明確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狀況,并分析原因。 4.聯系實際,結合資料說出我國在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 【過程與方法】 會通過地圖說明我國的余地資源利用類型,結合實際分析我國土地利用的狀況。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三章第二節,土地資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三,第二
3.1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什么是自然資源; 2、能夠根據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區分可再生與非可再生資源。 3、能正確認識我國的自然資源現狀,樹立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動意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舉例認識自然資源,總結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動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根據教材中對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三章第一節,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三,第一節,自然資源,基本特征
2.2氣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我國降水的東西差異、影響及其原因 2.掌握干濕地區的的劃分依據。 【過程與方法】 會通過降水量分布圖總結降水差異的原因,通過降水量柱狀圖總結個月降水量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初步了解降水與生產和生活的關系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全國降水差異、中國干濕地區的劃分。 【教學難點】 降水量分布圖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節,氣候,第2課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課時
3.3水資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聯系實際,了解水資源的含義。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3.知道解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措施,特別是跨流域調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明確我國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具體途徑。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分析法、練習法、討論法等方法學習水資源概況。 【情感態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三章第三節,水資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三,三節
2.2氣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了解其形成原因 2.掌握溫度帶的劃分依據。 【過程與方法】 會通過地圖分析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初步的區域比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分析氣溫差異的形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 氣溫分布圖、等溫線分布圖的判讀。 課前準備 課件、地圖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節,氣候,第1課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課時
1.1疆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我國三級行政區的劃分,記住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分布。 2了解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設立。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地理區域記憶能力。對區域管理層極的理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珍視祖國每一寸土地,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 【教學難點】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一章第一節,疆域第二課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一章,第一節,疆域,第二,課時
2.1地形和地勢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運用中國地形圖,找出我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稱,并概括我國地形基本特征。 2.記住主要山脈、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主要丘陵的名稱及分布特征。 【過程與方法】 采用讀圖法認識中國的主要地形及地勢。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我國主要地形區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一節,地形和地勢,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第一節,地形,地勢
1.3民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構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點,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 2.知道我國民族的構成狀況,正確區分民族和少數民族的差異,認識到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 3.了解我國一些主要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 4.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樹立各少數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維護祖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一章第三節,民族,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一章,三節
2.4自然災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結合實例說出自然災害的內涵。 2.了解我國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分布和成因。 3.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 4.舉例說出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一些避災常識。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展示圖片和資料,觀看視頻,了解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及我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2.通過收集、加工整理各種地理信息資料,提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章第四節,自然災害,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第四
4.2農業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2.能說出我國農業目前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過程與方法】 會通過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作用,說出我國農業目前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了解影響農業分布的自然和社會因素。 2.能夠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二節,農業,第2課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四,第二,課時
2.2氣候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生能通過閱讀四幅氣溫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說明四個地區的氣候特點。 2.理解我國多樣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地區、原因和意義。 【過程與方法】 會通過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判斷氣候類型,理解氣候類型分布的原因及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初步的判斷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分析我國四個地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節,氣候,第4課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課時
4.1工業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說出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分析歸納每種運輸方式的特點。 2.通過讀圖分析、實例練習和旅游線路的設計,學會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3.了解我國鐵路線的分布特點,知道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4.熟練掌握我國東西向和南北向主要的鐵路干線及重要的鐵路樞紐。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分析法、練習法、討論法等學習我國交通運輸方式及鐵路線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節,交通運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四,第一節
2.3河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長江的概況。 2.長江上、中、下游界線,主要水文特征,如何開發。 【過程與方法】 會通過通過地圖識別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了解長江的水溫特征。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初步的掌握長江的生態問題及治理措施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長江的概況,長江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及其開發。 【教學難點】 長江水能資源分布及其開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三節,河流,第2課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第二,三節,課時
第2節功率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功率,并能說出功率的物理意義。 2.知道功率的計算公式和單位,能說明有關問題并進行計算。 3.通過體驗建立功率概念的過程,學習比較的方法;通過實踐活動,滲透STS觀念。 4.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形成樂于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規律的習慣,同時增強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 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計算。 教學難點 對功率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1.2功率,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1.2,功率
課 題 8.2 二力平衡 課 型 新 授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 2、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及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 過程 方法 1、 通過觀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及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 情感 態度 1、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 培養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由淺入深的科學方法 3、 在探究實驗中,培養學生的交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二力平衡,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平衡
滑輪 【教學目標】 1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 2能識別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滑輪。 3會根據要使用和組裝滑輪組。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實驗認識定滑輪、動滑輪的點及滑輪組的作用 【教學難點】 確定滑輪組承擔生物的繩子的股數 【教學準備】 定滑輪2個、動滑輪2個、彈簧測力計一個、鉤碼200g2個,50g4個、細繩約2米 【教學方法】 實驗法、講授法、練習法、討論法、分析法 【教學過程】 復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2滑輪,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2,滑輪
機械能及其轉化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動能和勢能的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針對機械能及其轉化的教學課。對于學生來說,動能和勢能方面的知識比較抽象,較難理解,學生通過直接的理性分析得到應有結論的能力有待培養。本節課既是對機械能知識的學習、深化和提高,也是對高中階段機械能守恒知識的準備和鋪墊。 【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本節內容由“機械能及其轉化”“水能和風能的利用”兩部分構成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1.4機械能及其轉化,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1.4,機械能,及其,轉化
第3節大氣壓強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由于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而產生的現象;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了解大氣壓強的大小和單位。 2.了解抽水機的工作原理,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氣壓強的現象。 3.通過觀察跟大氣壓強有關的現象,感知大氣壓強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 4.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現象,感知大氣壓強的大小和單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 5.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對于大氣壓強應用的了解,初步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3大氣壓強,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3,大氣,壓強
壓強說課稿 親愛的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壓強,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分享我對本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壓強是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內容。本節是學生學習了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后,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具體分析。 壓強是全章的基礎,為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和浮力奠定了基礎,因此具有承前啟后的作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1壓強,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1,壓強
杠桿 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學習的內容是初二物理學習中的一個非常重要內容,知識點多,在中考說明中層次要求多數是理解應用部分,是中考作圖題的熱點考點,也是學好滑輪和其它機械的基礎。 教學資源應用 1杠桿現象 壓水;古代作戰用的投石車;撬石頭 展示生活中用到的杠桿;展示古人對杠桿的利用;從動畫中抽象出杠桿,體會杠桿的作用。 2杠桿平衡條件 杠桿平衡條件實驗數據記錄 在表中的數據關系中找出杠桿原理。 學習者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1杠桿,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2.1,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