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從本學期開始,八年級學生要增加一門新學科物理。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本著“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形象生動中體會到物理的樂趣,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挖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課時,安排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此節(jié)的知識點比較簡單,有些在小學自然常識課中學過,也有些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更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形成性教學,強調學生對于學習中“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達成。 由于初二學生才剛剛接觸“科學探究”這種教學方式不久,本節(jié)課采用這種淡化知識結果的探究式課堂教學方法無疑是個有益的嘗試。 反思之一:物理教學要巧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產生,傳播,教學,反思
課時提升作業(yè)(十二) 升華和凝華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2013黔東南中考)下列描述中與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出現的冰花屬于同一種物態(tài)變化過程的是() A.衣柜里的樟腦片放上一段時間,結果消失了 B.秋天,霜打枝頭 C.悶熱潮濕的夏天,自來水管冒“汗” D.冬天,千里冰封 【解析】選B。本題考查物態(tài)變化的判斷,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把握物質前后的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3章課時提升作業(yè)十二,3.4,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提升,作業(yè),十二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 課題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 課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綜合應用.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guī)律的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進行交流、評價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5章第2課時,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綜合,應用
第2節(jié) 熔化和凝固 第1課時 熔化和凝固 課題 熔化和凝固 課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氣態(tài)、固態(tài)和液態(tài)是物質存在的三種形態(tài),能描述這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特征. 2.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及它們吸放熱情況,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 3.知道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感知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的條件. 2.了解有無固定的熔化溫度是區(qū)別晶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3章第1課時,熔化和凝固,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熔化,凝固
課時提升作業(yè)(二) 運動的描述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14河南雙語月考)在行駛的列車上,細心的媽媽叫自己的小孩“別動”,這個“別動”的參照物是() A.鐵路邊的樹木B.小孩的座位 C.車廂里的流動服務車D.鐵軌 【解析】選B。本題考查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媽媽叫自己的小孩“別動”,是讓他別在列車上跑動,即讓小孩相對于列車或靜止在列車上的物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章課時提升作業(yè)二,1.2,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提升,作業(yè)
課時提升作業(yè)(十八) 透鏡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2013徐州中考)如圖是把一副眼鏡放在太陽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斷鏡片是() A.凸面鏡B.凹面鏡 C.凸透鏡D.凹透鏡 【解析】選D。本題考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區(qū)分。由圖可見,陽光通過眼鏡形成的光斑中間較四周暗,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鏡。故選D。 2.如果把一個玻璃球分割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5章課時提升作業(yè)十八,5.1,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提升,作業(yè),十八
第4節(jié) 升華和凝華 課題 升華和凝華 課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知道水循環(huán)中的物態(tài)變化.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生活中常見的物態(tài)變化現象,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介紹水循環(huán)中的物態(tài)變化,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用水的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3章第4節(jié),升華和凝華,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升華,凝華
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四) 測量物質的密度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1.用量筒和水測小石塊體積時,先在量筒內注入適量的水?!斑m量”的標準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沒石塊,且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會溢出 C.水面約在量筒中間 D.能淹沒石塊,且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過量程 【解析】選D。本題考查量筒的使用。石塊形狀不規(guī)則,不能利用刻度尺測量長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6章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四,6.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提升,作業(yè),十四
光的折射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時是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光現象第四節(jié),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學現象,是理解透鏡成像的基礎,同時又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密切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立志獻身科學.本節(jié)教材讓學生認識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折射,說課稿
課時提升作業(yè)(十) 熔化和凝固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2012涼山中考)在0的環(huán)境中,把一塊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將會發(fā)生的現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量不變 【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對晶體熔化條件的了解。晶體熔化的條件有兩個:一達到熔點;二繼續(xù)吸熱。把一塊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圍氣溫也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3章課時提升作業(yè)十,3.2,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提升,作業(yè)
第二章 聲現象 三環(huán):自學 展示 反饋 聲音是人們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常見的物理現象.本章通過對聲現象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現代技術中聲的利用以及噪聲的危害和控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是本章知識的基礎,由于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因此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將成為一個新的熱門話題. 本章共有4節(jié): 1.第1節(jié)“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講述了聲音產生的原因,聲音傳播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2章第1節(jié),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產生,傳播
課時提升作業(yè)(十七) 光的色散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的AB范圍內觀察到了不同顏色的光,則() A.A處應是紫光 B.只有AB之間有光 C.將照相底片放到AB范圍B處的外側,底片不會感光 D.將電子溫度計放到AB范圍A處的外側,會看到溫度上升 【解析】選D。白光(太陽光)是復色光,通過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4章課時提升作業(yè)十七,4.5,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提升,作業(yè),十七
質 量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是初二物理第六章質量與密度的第一節(jié),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個技能要求,質量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與我們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并且為進一步學習密度、重力等相關知識作了重要的準備。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確定本節(jié)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了
質量,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說課稿
第3節(jié) 運動的快慢 課題 運動的快慢 課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感受速度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用“運動快慢”的觀點觀察和分析身邊事例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速度的概念及單位;勻速直線運動的判斷. 教具準備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章第3節(jié),運動的快慢,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運動,快慢
運動的快慢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第三節(jié)運動的快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效果這幾方面對本節(jié)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上一節(jié)講述的是“運動的描述”,通過這一節(jié)學生知道了“什么是運動”,而本節(jié)課教材通過“想想議議”欄目提出問題(“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引入課題,并且學生討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運動,快慢,說課稿
課時提升作業(yè)(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13龍巖中考)我國1元硬幣的直徑大約是() A.2.5 mB.2.5 dmC.2.5 cmD.2.5 mm 【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常見物理量的測算能力。食指的寬度大約為1 cm,一元硬幣的直徑大約為兩個食指的寬度,為2.5 cm。 【知識拓展】熟練使用身體上的“尺”來估測長度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章課時提升作業(yè)一,1.1,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提升,作業(yè)
光的色散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力圖展現光學是有用的。在光的傳播規(guī)律學習之后,通過感性認識的豐富,表現光學知識是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學知識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誕生了電視機,光學知識與顏料混合的知識結合展現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獲得生動的事實材料,感悟實驗對物理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學習中成長。 【教材重難點】光的色散現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色散,說課稿
5.1透鏡說課 一、設計理念: 透鏡一節(jié)是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第1節(jié),這一節(jié)是在前面學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學生進一步的學習透鏡的基本知識,為后面學習透鏡成像規(guī)律,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奠定基礎,可以說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兩種透鏡及對光的作用。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探究,學生會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探究習慣,學會方法,增強學習興趣。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
透鏡,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說課稿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反思 初中物理從初二開始教學,在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機械運動、聲現象、物態(tài)變化三章內容,本節(jié)是第四章光現象的第一節(jié)內容,光的直線傳播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一種傳播規(guī)律,在生活中也經常見到,所以本節(jié)內容教材在編排上側重于物理規(guī)律實驗總結獲得,自然現象的物理知識應用等非常實際的問題,通過介紹中國古代對這一現象的研究讓學生明白中國的科學技術研究在世界范圍內是具有一定分量的
光的直線傳播,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直線,傳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