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課時,有理數,加法,運算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課時,有理數,混合,運算
1.2.3相反數 1了解相反數的概念,能求出一個數的相反數 2初步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重點 理解相反數的意義 難點 根據相反數的意義化簡雙重符號 活動1新課導入 演示活動:要一個學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 提出問題:如果向前為正,向后為負,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各記作什么? 答:向前走5步記作5,向后走5步記作5. 走2步呢?走4步呢?如果將這兩個數表示在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相反數
第2課時折疊、展開與從不同方向觀察立體圖形 1畫出從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幾何體以及它們的簡單組合體得到的平面圖形 2了解直棱柱、圓柱、圓錐的表面展開圖,并能根據展開圖想象相應的幾何體,制作立體圖形,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互轉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 重點 從不同方向看一些簡單幾何體或它們的組合體得到平面圖形 難點 根據展開圖想象相應的幾何體 活動1新課導入 1請寫出下圖中立體圖形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1,課時,折疊,展開,從不,同方,觀察,立體,圖形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從算式到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 1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3根據條件列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 重點 方程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難點 找等量關系列方程 活動1新課導入 已知一幅孔子掛圖的面積是6 m2,長是3 m,求此幅圖的寬是多少 (1)算術方法:__632(m)__; (2)如果設此幅圖的寬是x m,你能列方程求出這幅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1,一元一次方程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第1課時有理數的乘方 1理解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會進行乘方的運算 2在生動的情境中讓學生獲得有理數乘方的初步經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經歷從乘法到乘方的推廣過程,從中感受化歸的數學思想 重點 乘方的相關概念及運算方法 難點 理解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活動1新課導入 1長為2的正方形,它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課時,有理數,乘方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第1課時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1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會正確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2利用有理數的加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 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會正確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難點 能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加法運算 活動1新課導入 有理數的絕對值的定義是什么? 答: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小學我們學過正數與0的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課時,有理數,加法,法則
41.2點、線、面、體 1通過豐富的實例能正確判定圍成幾何體的面是平面還是曲面 2通過對點、線、面、體幾何特征的認識,能正確判定由點、線、面、體經過運動變化形成的簡單的幾何圖形 重點 正確判定圍成立體圖形的面是平面還是曲面,感受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難點 在實際背景中體會點的含義 活動1新課導入 如圖是一個長方體,它有__6__個面,面與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12__條棱,棱和棱相交成__8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1
31.2等式的性質 1認識并掌握等式的性質 2應用等式的性質把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的形式 重點 等式的性質 難點 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活動1新課導入 小穎種了一株樹苗,開始時樹苗高為40 cm,栽種后每周樹苗長高約5 cm,大約幾周后樹苗長高到1 m? 如果設x周后樹苗長高到1 m,那么可以得到方程:__405x100__你能求出x嗎? 解:x12. 活動2探究新知 1教材P81內容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1,等式,性質
43.2角的比較與運算 1會比較角的大小和計算角的和與差 2了解角平分線的概念,能夠進行有關角度的簡單計算 重點 角的和、差計算 難點 運用幾何語言描述角平分線的概念及進行簡單的推理 活動1新課導入 1線段大小的比較方法:(1)__度量法__;(2)__疊合法__ 2思考:你知道角的大小怎么比較嗎? 活動2探究新知 1教材P134練習以下內容 提出問題: (1)比較角的大小有幾種方法? (2)怎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3,比較,運算
第2課時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1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并能運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2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能熟練地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3明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準確列出方程 重點 去分母 難點 利用去括號、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活動1新課導入 化簡下列式子: (1);(2). 解:原式 ; 解:原式. 思考:如果要解1,你能想到什么辦法嗎? 活動2探究新知 教材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3,課時,分母,一元一次方程
第2課時單項式 1掌握單項式的有關概念 2熟練找出單項式的系數、次數 重點 掌握單項式的有關概念 難點 識別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 活動1新課導入 1下列各式有什么特點? 100t,0.8p,mn,a2h,n. 2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各式: (1)客車每小時行駛v km,t h行駛的路程是__vt__km; (2)邊長為x的正方形的周長是__4x__; (3)今天中午氣溫為18 ,晚上下降了a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1,課時,單項式
第2課時多個有理數的乘法 1掌握多個有理數相乘時,積的符號法則 2會進行多個有理數的乘法運算 重點 多個有理數相乘,積的符號的確定 難點 多個有理數的乘法 活動1新課導入 1兩數相乘,同號得__正__,異號得__負__,并把__絕對值__相乘 2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__0__ 活動2探究新知 1教材P31第1個思考 提出問題: (1)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積的符號與負因數的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2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4,課時,有理數,乘法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數的相關概念 2了解有理數的分類標準與分類結果的相關性,培養學生的分類能力 重點 正確理解有理數的概念 難點 正確理解有理數的分類標準,并能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正確分類 活動1新課導入 1正數:__大于0的數__叫做正數;負數:在正數的前面加上符號__“”__的數叫做負數;是__無限不循環__小數 2若向南走10 m記作10 m,則5 m表示__向北走5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有理數
43.3余角和補角 1了解余角、補角的概念,掌握余角和補角的性質 2了解方位角,能確定物體的具體方位 重點 余角和補角的性質 難點 方位角的應用 活動1新課導入 1已知161,229,那么12__90__ 2已知162,2118,那么12__180__ 活動2探究新知 1探究P137內容 提出問題: (1)在一副三角尺中,同一塊三角板中的兩個銳角有什么關系? (2)圖4.314中,12? (3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3,余角,補角
34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1課時產品配套問題與工程問題 1熟練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產品配套問題和工程問題的方法,抓住解決這兩類問題的關犍 2熟練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思路 重點 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 根據題意找等量關系 活動1新課導入 48位大學生暑假到水利工地做義工,若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 m3或運土3 m3,他們如何配合,才能使挖出的土及時運走? 若設其中x人挖土,則運土的人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4,課時,產品,配套,問題,工程
第2課時線段長度的比較與運算 1通過動手操作,學會用尺規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2會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理解線段的和、差及線段的中點的概念,并會進行有關線段長度的計算 3理解兩點間距離的意義,能度量兩點間的距離,掌握基本事實“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了解其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重點 線段的長短比較、有關計算與線段的基本事實 難點 線段的有關計算 活動1新課導入 1下列線段表示正確的是(B) A線段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2,課時,線段,長度,比較,運算
第3課時多項式與整式 1掌握多項式、整式的概念 2掌握多項式的項和次數 3理解單項式、多項式和整式之間的關系 重點 掌握整式的有關概念 難點 識別多項式的次數 活動1新課導入 1什么是單項式?怎么確定單項式的次數和系數? 2下列式子:x2,2x2y,3xy,5,0,單項式有__5__個 活動2探究新知 教材P5758思考及例4上面的內容 提出問題: (1)思考中的式子有什么特點?它們與單項式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1,課時,多項式,整式
第四章幾何圖形初步 41幾何圖形 4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第1課時認識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1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物,認識以生活中的實物為原型的幾何圖形 2認識一些簡單幾何體的基本特性,能識別這些幾何體 3通過多彩的圖形世界,豐富學生對幾何圖形的感性認識 重點 認識簡單的幾何體 難點 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圖形 活動1新課導入 現實世界中有形態各異、豐富多彩的圖形下面是我們在小學時學過的圖形,請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1,課時,認識,立體,圖形,平面
第3課時有理數的乘法運算律 1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有理數的乘法運算 2能自主探究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數運算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找到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 有理數的乘法運算律及其應用 難點 逆用分配律來簡化計算 活動1新課導入 1回顧有理數的乘法法則 2計算: (1);(2)2512532;(3)93101. 活動2探究新知 1計算下列各題: (1)(6)5與5(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4,課時,有理數,乘法,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