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級地理下冊,本冊共分五單元,如果按照正常教學進度計算,至少需要三十個課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教學。考慮到地理是小科目,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提高課堂效率,不得占用學生課外時間,最后就必須留些時間給學生復習,迎接期末考試,我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與活動計劃,并有序地進行教學。最后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取得了一些成果?,F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師,工作總結
東南亞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第二節的內容東南亞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等幾個環節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 七年級下冊教材,主要是讓學生放眼世界、認識世界。東南亞一節教材著重介紹了東南亞地理中具有突出特點的一些內容:十字路口的位置;熱帶氣候和農業生產。 (二)教材的地
東南亞,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師,說課稿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一、 學生雙基、能力、學習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2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周每班計劃二個課時。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懷有濃厚的興趣,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環境,完備的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輿,教學計劃,課時,安排,支配
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一、填空題(請把正確答案寫在相應題號的空格內,每空1分,共20分) 1. 地球是一個 的不規則球體。 2. 赤道就是 緯線,赤道周長約為 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 3. 0經線又叫 ,向東向西各有180,用字母 表示東經,用字母 表示西經。 4. 按東西半球來看,我們所在地(白銀)處于 半球。 5. 夏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測試,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又有一定的規律性。讀圖,完成12題。 1根據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區的分布推斷,世界上分布著最多人口的地形類型是( ) A山地B丘陵C高原D平原 2根據人口分布在不同緯度地區的情況推斷,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緯度地區 B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 C南半球高緯度地區 D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 3下列民居中體現氣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四,單元測試,答案
單元測試題(一) (總分:100分 考試時間:100分鐘)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千米,表面積是 億平方千米,地球上最大的圓圈是 ,它約長 千米。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思考:在同一天中,早、午、晚三個時段相比, 時段我們感覺到太陽光照射最厲害;一年之中,當地每天白晝的時間 (是?不是)一樣長, 季節較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單元測試,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五章發展與合作教案 教材分析 本章的內容的主題是發展與合作,當今世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類正努力探索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發展已成為全世界面臨的重大課題,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差異,了解差異,縮小差距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教材中體現了國家與地區之間發展的差異,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國際分工的發展,合作成為發展的必需,國際合作對地
發展與合作,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五章《發展與合作》,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輿,第五,發展,合作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全冊共60頁) 目錄: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位置和范圍 第二節 自然環境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第二節 東南亞 第三節 印度 第四節 俄羅斯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 美國 第二節 巴西 第十章 極地地區 極地地區 第一節 位置和范圍 教學設計 課題 位置和范圍 單元 六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全冊共,60
第三節 印度 教學設計 課題 印度 單元 七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對照地圖,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分析印度人口的特點,并分析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 3.運用地圖分析印度的氣候特點,以及這種氣候對當地糧食的生產的影響,歸納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 4.了解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現狀。 教學重點 1.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 2.印度糧食生產與氣候的關系。 3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7.3,印度,教案
第三節 印度 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教學目標達到,教學重點和難點突出,學生較為積極,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2、整堂課結構比較清楚,分成三大結構:位置地形氣候,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條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過板書總結,鞏固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3、大量運用各種地圖,通過先讓學生自己在地圖上找出相關信息,然后老師在多媒體上顯示,及時糾正學生,并在此過程中適時提示相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7.3,印度,教學反思,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7.3,教學,反思
印度說課稿 今天我說的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節印度的第一課時。我將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等幾個環節進行。首先,我對本節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節教材屬于世界地理分區部分。印度是南亞大國,與我國山水相連,又是“金磚國家”,本節課選取印度人口、地形氣候等幾個極具特色的方面來刻畫印度。為下節課農作物的分布及服務外包產業掃清障礙,也為進一步學習區域地理奠定了
印度,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師《印度》,說課稿,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師
第三節 印度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利用地圖說出印度的位置、鄰國、首都;知道印度是僅次于中國的世界人口大國。 2.讀圖指出印度主要的地形種類和地形單元,知道主要河流、平原、山脈和高原。 能力目標 1. 學會運用文字和數字資料,說明印度人口增長的特點,以及人口過度增長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情感目標 1. 從印度基本國情與工業部門的今昔對比中,初步樹立一分為二的評價意識。 2. 通過對印度人口問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第三節,印度,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三節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5章,發展與合作,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輿,發展,合作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發展與合作,情景導入,世界上最貧窮和最富裕的國家有哪些?,新知探究,人類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家園,不同地區,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活動一:看發展找地域差異,新知探究,閱讀教材,討論完成以下問題。,新知探究,家里窮,幫助父母擺攤賣水果,父母送他一臺筆記本電腦作為生日禮物。,印度小攤主,英國中學生一家,1.經濟生活水平,低,高,新知探究,2.醫療條件,低,高,印度加爾各答擁
發展與合作,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5章《發展與合作》,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發展,合作
第三節 印度,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學 習 目 標,1.對照地圖,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分析印度人口的特點,并分析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 3.運用地圖分析印度的氣候特點,以及這種氣候對當地糧食的生產的影響,歸納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 4.了解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現狀。,導 入 新 課,2020年6月15日,中印兩國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沖突。面對印度的不斷挑釁,中方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7.3,印度,課件
第三節 印度,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學習目標,認識印度的地理位置。 了解印度人口特征。 理解印度季風氣候特征及成因。 分析印度農作物分布與地理環境關系。 了解印度服務外包產業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第三節,印度,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