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共96頁)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1.時、分、秒教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2.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3.測量教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4.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5.倍的認識教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6.多位數乘一位數教案人教版三[ Tag ]
第3課時解 決 問 題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79頁內容及第8081頁練習十八的第57小題。 內容簡析 用數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兩數間隔幾,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兩數之間間隔幾的數學問題。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兩數之間的間隔數比兩數的差少1。 教法與學法 1.教師在解決兩數之間間隔幾的實際問題時,重點是指
第4課時分 與 合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21、22頁內容及第23頁練習四的第3、4小題。 內容簡析 一個數可以分成幾和幾,也就是說幾和幾可以組成這個數。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分與合的概念,通過有序思考掌握分與合的規律。 教學目標 1. 理解數的組成的含義,掌握25各數的組成。 2. 體會數的組成,為學習加減法打下基礎。 3.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
第1課時認 識 圖 形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34、35頁內容及第37、38頁練習八的第1、2、3小題。 內容簡析 通過實物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并知道這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并會識別。 2.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概念。 教學重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 教法與學法 1. 本課時教學時
第1課時15的認識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1416頁內容及第1819頁練習三的第1、2、4、5、8小題。 內容簡析 認讀數字15,知道每個數字都可以用來表示物體的個數;15數字的順為:1,2,3,4,5,每個數都是前一個數字添上1以后得到的;15各數的寫法,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學目標 1. 認識15各數,會用15各數來表示物體的個數。 2. 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這5個
第2課時比大小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17頁內容及第1819頁練習三的第3、6、7小題。 內容簡析 在第一單元我們已經學習了比多少,學生對同樣多、多些和少些等知識有了初步的感知。這節課主要通過猴子分水果,再次感知同樣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同時,認識“”“”“”“
第2課時 位置和認識圖形 知識板塊 要點梳理 具體內容 位置 上、下的關系 (1)確定上下的標準:上是指位置在高處,跟下相對;下是指位置在低處,跟上相對。 (2)判斷方法:以參照物為目標,來確定所描述的物體是在參照物的上面還是下面。 前、后的關系 (1)確定前、后關系的標準:一般是面對的方向是前,背對的方向是后。 (2)判斷方法:以參照物為標準,參照物面對的方向是前,參照物背對的方向是后。 左、右
第6課時解 決 問 題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57頁內容及第58頁練習十二。 內容簡析 通過看情境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題意;掌握有關8和9加減法的計算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1.弄懂圖意,靈活運用8、9的加減法解決圖畫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結合的數學問題。 2.能根據圖中提出的數學問題正確分析解答。 教學重難點 能夠分析圖意并結合圖意解決問題。 教法與學法 1
第2課時比多少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6、7頁內容及第8頁練習一的第3、4小題。 內容簡析 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比較物體的“多”與“少”。 教學目標 1.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用數學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法與學法 1. 教學本課時,教師要利用情景中豐富的素材引導學
第3課時 解 決 問 題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46、47頁內容及第48、49頁練習十。 內容簡析 認識并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大括號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問號表示要求的問題;能借助畫圖正確分析題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知道圖上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鞏固6、7的加減法。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用6和7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學會
第4課時解決問題(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97頁內容及第9910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4小題。 內容簡析 用20以內進位加法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景中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依據不同的標準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找到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同一個數學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面對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 2.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
第1課時認 識 鐘 表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8485頁內容及第8687頁練習十九。 內容簡析 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會認、讀、寫整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認識整時。 2.會用兩種方法表示整時。 3.認識時間的重要性,養成守時、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整時,記錄整時。 教法與學法 1. 教學中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
第1課時9加幾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89頁內容及第90頁練習二十。 內容簡析 教材呈現了9加幾加法的算理,讓學生經歷9加幾加法的計算研究過程;用點數、接著數和“湊十法”等多種方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會用不同的方法計算9加幾,理解“湊十法”,并能熟練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理解“湊十法”的算理,并正確計算9
第3課時第幾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20頁內容及第23頁練習四的第1、2小題。 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基數的含義,知道物體數量的多少可以用1、2、3等這樣的數來表示的基礎上學習自然數的序數含意,使學生初步感知并理解序數含義,并能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教學目標 1. 通過排隊買票這類熟悉的事件,理解“幾”“第幾”的含義。 2. 區分數字序數和基數的含義。 3. 感受數學與生
第2課時左、右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10頁內容及第1113頁練習二的第2、46小題。 內容簡析 教材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讓學生模仿教師舉右手,觀察自己的左、右手;二是讓學生說一說左、右兩只手的習慣性分工,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左、右的標準。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認識“左、右”的基本含義。 2.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 3.聯系生活實際,能解決生活中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共106頁)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準備課 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2、位置 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3、1-5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4、認識圖形一 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5、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6、11-20各數的認識 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7、認識鐘表 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8、20以內的進位加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總254頁)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1.分數乘法 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2.位置與方向(二) 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3.分數除法 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4.六年級數學上 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5.圓 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6.百分數(一) 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7.扇形統計圖 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8.數學廣角-數與形 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共62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1.長度單位 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3.角的初步認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4.表內乘法(一) 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5.觀察物體一 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6.表內乘法二 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7.認識時間 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8.數學廣角搭配一 教案 人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共137頁)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1.小數乘法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2.位置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3.小數除法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4.可能性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5.簡易方程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6.多邊形的面積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7.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8.總復習 教案 一、小數乘法 第1課時小數乘整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共139頁)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1.大數的認識 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2.公頃和平方千米 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3.角的度量 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4.三位數乘兩位數 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5.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6.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7.條形統計圖 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8.數學廣角優化 教案
第1單元 位置與方向(一) 第1課時 認識東、南、西、北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三個方向。 2、讓學生參與活動,能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從現實生活的場景引入新課,使學生體會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