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級 第四章 第四節 升華和凝華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級學生的數量比較大,學生學習水平差異大,給統一教學帶來了難度。而且,學生學習物理時間不長,學習方法還很稚嫩,特別是觀察能力還很不足。盡管生活中有一些例子,但是對于物理現象積累的不多;盡管對物理有興趣,只停留在表面上。對實驗有興趣,但是只是停留在熱鬧上。對于這種情況,針對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制定出本教學設計。 二、教材分
升華,以及,凝華,教學,設計
第十八章電功率 第4節 焦耳定律 課題 18.4焦耳定律 教學 目標 1.能通過實例,認識電流的熱效應。 2.能在實驗的基礎上得出電熱的大小與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有關,知道焦耳定律。 3.會用焦耳定律進行計算,會利用焦耳定律解釋生活中電熱利用與防治。 4.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控制變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 5.會解釋生活中一些電熱現象,通過學習電熱的利用與防止,學會辯證地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4,焦耳定律,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4,焦耳,定律,教案,表格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傳遞 第2節 電磁波的海洋 課題 21.2 電磁波的海洋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電磁波的產生和傳播。 2.知道光是電磁波以及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3.知道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了解電磁波的產生,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提高學生應用科學文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電磁波的學習,激發學生敢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1.2,電磁波的海洋,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1.2,電磁波,海洋,教案,表格
第二十二章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2節 核能 課題 21.2 核能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核能、核裂變和核聚變; 2. 了解核能的優點,還要知道它可能帶來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1.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 初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圖畫,使同學們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 重點 核聚變、核裂變。 教學 難點 核聚變、核裂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2.2,核能,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2.2,教案,表格
第3節電磁鐵 電磁繼電器 課題 第3節電磁鐵 電磁繼電器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描述電磁鐵,說明電磁鐵的工作原理。 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線圈匝數的關系。 3能說明電磁繼電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了解電磁繼電器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說明書和觀察電磁繼電器,知道如何使用電磁繼電器,會說明電磁繼電器在實際電路中的工作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3,電磁鐵,電磁繼電器,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3,電磁,繼電器,教案,表格
20.4 電動機 課題 20.4 電動機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知道磁場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2通過實驗觀察,知道磁場能使通電線圈轉動,了解換向器的工作原理。 3了解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轉化。 【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過程,培養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操作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讓線圈轉起來”,體驗在克服種種困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4,電動機,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4,教案,表格
20.5.磁生電 課題 20.5磁生電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磁感應現象,知道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2知道發電機的原理,知道發電機的能量轉化。 3知道什么是交變電流,能區別交流與直流。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磁生電條件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培養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自然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系的,進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奧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5,磁生電,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5,教案,表格
第十八章電功率 第1節電能電功 課題 18.1 電能 電功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能的單位是焦耳(J),另一個單位是千瓦時(kWh) 2學會使用家庭電能表,能利用電能表做簡單的計算。 3會計算電功。 【過程與方法】 1認識電能表的各項參數,會使用電能表測某段時間內電路消耗的電能,會通過電能表計算電費。 2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知識去解決具體的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1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1,電能,電功,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1,教案,表格
第十九章生活用電 第1節家庭電路 課題 18.1家庭電路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電路元件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家庭電路和教室里的實際電路,能簡單描述家庭電路的主要特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揭開“電”神秘的面紗,激發學生探究電的欲望,領略電對人類的貢獻;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安全用電的素養。 教學 重點 家庭電路的組成 教學 難點 家庭電路各部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1,家庭電路,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1,家庭,電路,教案,表格
第二十章電與磁 第1節磁現象磁場 課題 20.1 磁現象磁場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和科研中有著重要應用。 2知道磁感線可以用來形象地描述磁場,知道磁感線的方向是怎樣規定的。 3知道地球周圍有磁場以及地磁場的南、北極。 【過程與方法】 1觀察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磁體對鐵屑的作用,感知磁場的存在。 2經歷實驗觀察、總結類比的過程。學習從物理現象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1,磁現象,磁場,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1,現象,教案,表格
第3節 安全用電 課題 18.3安全用電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用歐姆定律和電功率知識理解安全用電的道理。 2.記住安全電壓數值以及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電壓值,知道電壓越高越危險。 3.知道觸電的原因和觸電的幾種形式,懂得觸電的急救方法。 4.了解安全用電原則,通過了解避雷針,明確防雷是為了安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網上收集資料,了解安全用電的原則,并具有安全用電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3,安全用電,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3,安全,用電,教案,表格
第二十二章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3節 太陽能 課題 21.3 太陽能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太陽的結構,知道太陽是巨大的核能火爐。 2.初步了解太陽是人類資源的寶庫。 3. 知道太陽能的利用方式。 【過程與方法】 觀察太陽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實例,通過觀察學習了解太陽能的特點,理解太陽能屬于可再生一次能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了解太陽能奧秘的興趣,能保持對大自然的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2.3,太陽能,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2.3,教案,表格
第2節電生磁 課題 20.2 電生磁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電流的磁效應。 2.知道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相似。 3.理解電磁鐵的特征和工作原理。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觀察直導線電流磁場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實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通過對實驗的分析,提高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結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系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2,電生磁,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2,教案,表格
第二十二章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1節 能源 課題 22.1 能源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能源的利用歷史; 2知道能源的簡單分類; 3了解21世紀人類消耗能源的趨勢,知道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具體事例,說出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和能源的利用歷史; 2通過資料分析了解能源的簡單分類;能結合實例,說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點,初步了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2.1,能源,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2.1,教案,表格
第十八章電功率 第2節電功率(第1課時) 課題 18.2 電功率(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 2.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瓦或千瓦; 3.知道電能單位千瓦時的來歷; 4.會用功率計算公式和 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電能表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動手探究,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和學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2,電功率,第1課時,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2,課時,教案,表格
第十八章電功率 第2節電功率(第2課時) 課題 第2課時 電功率的綜合應用 教學 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能結合實例,說出用電器銘牌上的額定電壓、額定功率所表示的含義。 2. 能區別額定電壓和實際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 3. 會綜合運用電功率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1. 過程與方法 2. 通過科學探究電功率與用電器中電流(或電壓)的關系。 3. 通過綜合運用公式計算,初步掌握電學計算方法。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2,電功率,第2課時,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8.2,課時,教案,表格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3章第1課時,汽化,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時
第2課重重復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通過擊掌游戲,作品欣賞認識重復現象,感受和體驗重重復復它的排列規律。 知識與技能認識形的重復和它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媒材表現形的重復現象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重重復復,人教版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重復,教學,設計
第十三章 內能 單元測試題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1當盛油的厚壁鋼瓶內壓強很大,相當于大氣壓的1萬到2萬倍時,雖然瓶壁無裂痕,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 ) A金屬原子間有空隙 B油分子被壓小了 C油分子之間有引力 D金屬原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下列物理現象中,屬于通過做功途徑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冬天曬太陽人會感到暖和 B飲料放入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人教版,第13章,內能,單元測試題,人教版,九年級,物理,13,單元測試
第十三章 內能單元測試題 (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下列事例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的是() A發生沙塵暴,沙塵漫天做無規則地運動 B掃地時,陽光下看到微小塵埃不停地運動 C炒菜加點鹽后,菜就有了咸味 D將泥沙投入水中攪動,水變渾濁了 2如圖1所示的各種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的是() 3下列現象最能說明分子運動快慢跟溫度有關的是 () A
內能,人教版,物理,九年級,第十三,單元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