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測試 一、填一填。(第14小題每小題4分,第5小題12分,第6小題13分,共41分) 1.軍軍在隊列中的位置是第1列第2行,用數對(1,2)表示,強強在隊列中的位置是(3,4),那么他在第( )列第( )行。 2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二單元測試含答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二,單元測試,答案
第八單元測試 一、填空.(28分) 1.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用字母表示為( ).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0.4 ,其中一個梯形的面積是( ). 3.把一根長0.6 m的絲帶剪成8 cm長的小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八單元測試含答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八,單元測試,答案
第三單元測試 一、填一填。(第17小題每小題2分,第810小題每小題4分,共26分) 1.兩個因數是的積是10.5,其中一個因數是1.5,另一個因數是( )。 2.兩個數的商是10,如果被除數擴大到原來的2倍,除數縮小到原來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三單元測試含答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三,單元測試,答案
第四單元測試 一、填一填。(24分) 1.一個盒子里裝有8個紅棋子,從中摸出一個,一定是( )棋子。 2.按要求填一填。 1號2號 3號 (1)從( )號盒子內一定能摸出黑球。 (2)從( )號盒子內不可能摸出白球。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四單元測試含答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四,單元測試,答案
第五單元測試 一、填一填。(18分) 1.用字母、分別表示長方形的長和寬,則長方形面積公式( )。 2.小剛的體重是,比小軒輕,小軒的體重是( )。 3.與整數相鄰的兩個整數是( )和( )。 4.一列火車平均每小時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五單元測試含答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五,單元測試,答案
第七單元測試 一、口算。(10分) 二、填空。(14分) 1一條走廊長24 m,每隔3 m放一盆花(兩端都要放),一共要放( )盆花。 2在跑道的一邊插了15面紅旗,每兩面紅旗中間插一面黃旗,黃旗共( )面。 3一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七單元測試含答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試題,第七,單元測試,答案
送別 教學內容:歌曲送別 教學目標:能力目標: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這首歌,了解并掌握四分音符的時值 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珍惜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1、了解李叔同 2、學會并且背唱歌曲送別 難點:1、歌曲音準節奏的把握 2、能夠在演唱歌曲的同時體會離別時的感情 教學準備:電子琴 手風琴 交互式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師生互動
送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教案,陜西
送別學習設計 教材分析:送別是20世紀初我國的一首學堂樂歌。歌曲旋律取自美國作曲家奧德威的作品(原名夢見家和母親),由著名藝術教育家李叔同(法號弘一法師)填詞,后被應用在電影城南舊事中真作為貫穿全片的主題音樂。這首歌曲流傳范圍極廣,深受人們的喜愛。歌曲是再現三部曲式,旋律清新自然又略帶哀愁。三個部分間的材料既緊密相關、又略有對比。第一樂段為上下兩句,第二樂段采用了合唱的方式,通過音樂材料與演唱方式
送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內蒙古
送別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送別是一部流行于我國二十世紀初的,并用于電影城南舊事中的插曲,幾乎人盡皆知。作者李叔同雖然詞曲兼擅,但是這首歌曲的曲調是借用了一首美國通俗歌曲的曲調,歌詞也參考了一首日本歌曲的意境。但這首借雞生蛋的歌曲卻在中國獲得了長久以至永遠的生命。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學堂樂歌的有關常識,演唱
送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設計,內蒙古
教學內容:歌唱活動送別 教學目標: 1. 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送別,表現歌曲的意境美。 2. 學習二聲部合唱,在演唱自己聲部的同時仔細傾聽另一個聲部。 3.了解主題歌曲及其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能用優美的合唱表達歌曲的意境。 教學過程: 1、 導入部分: 師:古往今來,人們用詩歌、音樂等多種形式來表現“離別”,抒發情緒。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李白乘舟將欲行”,將朋友間的深情厚誼和
送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安徽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檢測試題 時間60分鐘 總分100分 一、填空題(30分,每空2分) 1. 溫濕度計:用來測量空氣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 在宇宙中,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被稱為_________。 3. 陽光照射到地面,_________與_________的夾角就是太陽高度角。 4. 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軌跡呈_________,我們可以用竹篾和手電簡來模擬。 5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檢測,試題,答案
科學閱讀科技發展歷程 【教材分析】 科技發展歷程是小學科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閱讀”的內容。科學發展史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課標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及其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了解人類可以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讓生活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具體的事實只要了解,并不要求理解,重點是讓學生意識到科技是不斷發展的。 【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學生對科技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閱讀,平鋪,教案
科學閱讀 【教材分析】 科技發展歷程是小學科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閱讀”的內容。科學發展史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課標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及其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了解人類可以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讓生活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具體的事實只要了解,并不要求理解,重點是讓學生意識到科技是不斷發展的。 【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學生對科技產品還是有一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閱讀,網格,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共137頁)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1.小數乘法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2.位置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3.小數除法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4.可能性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5.簡易方程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6.多邊形的面積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7.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8.總復習 教案 一、小數乘法 第1課時小數乘整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7
送別,歌唱活動,通過聽賞這首歌.說說表現了一種什么樣的情緒?,這首歌曲是我國近現代音樂史上有廣泛影響的學 堂樂歌。,學堂樂歌,指20世紀初期中國各地新式學校音樂課程中大量傳唱的一些原創歌曲。這些歌曲多以簡譜記譜,曲調來自日本以及歐洲、美國,由中國人以中文重新填詞。,李叔同,近代中國藝術的先行者,在繪畫、音樂、書法篆刻、戲劇、詩詞、教育等方面成就卓越,世人共仰。出家后又精研佛學,徹悟禪機,成為弘一大
送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別課件,安徽
教學目標,能力目標: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并能有 感情地演唱歌曲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這首歌,了解并掌握四 分音符的時值 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珍惜情感,教學重難點,重點:1、了解李叔同 2、學會并且背唱歌曲送別 難點:1、歌曲音準節奏的把握 2、能夠在演唱歌曲的同時體會離 別時的感情,初聽音樂,歌曲的速度、情緒 四分之四拍的含義、強弱規律,板書設計,送 別 情緒:憂傷 惆悵 深情
送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課件,陜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唱歌曲,體會歌曲中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分聲部學唱歌曲旋律、歌詞,通過與音樂合作、生生合作完整演唱歌曲。 知識與技能:掌握D.C.式的反復記號,了解作者李叔同及學堂樂歌。,最近中央電視臺有一檔老師特別喜歡的節目朗讀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老師今天也準備給大家朗讀一小段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文字。你們想不想聽?,導入,夏天過去了,秋天過去了,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
送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內蒙古
1. 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是?,童年,2.是一首什么歌曲?,校園歌曲,3.什么是校園歌曲?,流行于校園,體現校園生活和學子心境或感受的創作。,長亭外 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師。浙江平湖人,中國著名 音樂家、戲劇活動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送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課件,內蒙古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第一節圖形的旋轉,旋轉是一個物體繞一個點或一個軸做圓周運動。,順時針旋轉,逆時針旋轉,對比觀察:鐘表和風車的旋轉過程 中有什么不相同?,一、認識旋轉的特性,從“12”到“1”,指針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 30。,從“6”到“12”,指針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 ____ 。,6,180,從 “1” 到“3”,指針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 60。,從“3”到
旋轉,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課件,28,ppt
蘇教版 三年級下冊,13. 紙,你折過紙船嗎?,你試過把紙船放到水里嗎?,哪種紙折的紙船不滲水?,1,生活中的紙,新聞紙,適合印刷報紙、書刊等,瓦楞紙,可以制作紙箱,用于裝運物品,牛皮紙,書寫紙,宣 紙,寫毛筆字、繪畫等,適用于作業本、試卷,供書寫用,呈棕黃色,常用于制作紙袋、信封等,紙的用途你知道嗎?,文化用紙,包裝用紙,技術用紙,生活用紙,01,02,03,03,紙的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小學,4.1,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