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八 教學目標 1.能交流、總結簡要復述的方法。【語文要素】 2.能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認識“綱、授”等12個生字。 3.能正確抄寫易寫錯的詞語,并和同學交流漢字中的易錯字。 4.能體會寫具體和寫簡略的不同表達效果。【語文要素】 5.能在橫格里正確、工整地抄寫文段,提高書寫的速度。 6.能積累描寫人物精神風貌的四字詞語。 教學重難點 1.能交流、總結簡要復述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反思,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教案,反思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學目標 1.會認“戎、諸”等4個生字,會寫“戎、嘗”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語文要素】 4.能解釋“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1.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并嘗試演一演。 2.能解釋“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
王戎不取道旁李,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王戎不,取道,教案,反思
21 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會認“塞、秦”等4個生字,會寫“塞、秦”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出塞夏日絕句。 3.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自己的體會。 4.利用整合、比較和拓補等策略,加深對詩歌的領悟。 5.通過對關鍵字詞的品味,體會詩中的英雄精神和家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1.利用整合、比較和拓補等策略,加深
古詩三首,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21,古詩,教案,反思
大青樹下的小學教學建議 1.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少數民族的資料,比如,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服飾的圖片及民族之間團結友愛的故事。 2.識字和寫字在中年級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本課的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比較多。可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認記。要引導學生注意筆畫、筆順,避免寫錯。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簡便易行、實用有效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學
大青樹下的小學,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小學,教學,建議
父親、樹林和鳥教學建議 1、 識字寫字 識字教學一定要在學生充分自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因為朗讀的過程也是自主識字的過程。學生已隨讀文初步識字,一般不必再一遍遍地教認了,著力點應放在檢查學生是否認得準,記得熟,并因“字”而異,進行重點提示與指導。如,提示“喃”、“凝”的聲母都是鼻音“n”;教給學生一些記字的方法,如“獵”為什么是反犬旁。 要充分利用生字卡片和多媒體課件
父親、樹林和鳥,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父親,樹林,教學,建議
灰雀教材理解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男孩的語言和行為已經告
灰雀,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理解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建議 1.教師準備中國疆域圖,西沙群島的圖片、錄像資料。如有條件,可以制作有關西沙群島景象和海產的課件,或讓學生參觀水族館。 布置學生搜集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也可以搜集一些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文字資料。如,關于西沙群島魚類、鳥類的數據資料。 2.本課生字較多,可布置學生預習,通過查字典、詞典理解有關詞語、“富饒”的“饒”,有的學生可能聲母讀不準,要做好正音練習。“糞
富饒的西沙群島,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富饒,西沙群島,教學,建議
司馬光教學建議 司馬光這篇簡短的文言文,教學中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古文語言簡練的特點,在充分理解意思的基礎上,通過豐富而合理的想象,將故事講得具體而生動。 教學前,應讓孩子們知道: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傳統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煙海的文化藝術瑰寶。古代的很多東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學習一點淺顯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教學時,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學習文言
司馬光,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教學,建議
古詩三首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準備有關天門山、西湖、洞庭湖的文字、圖片資料。如果有條件,制作反映課文內容的有關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 2.識字。本課要求認的字不多,只有4個。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字。如,讓學生在古詩的朗讀中識字;或者畫出不認識的或容易讀錯的字,重點識記;也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識字。“亦”整體認讀音節,要注意讀準。 3.寫字指導。“斷”“孤”“帆”都是左右結
古詩三首,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7,古詩,教學,建議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建議 1.課前,組織學生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互相交流,激發學生對小興安嶺向往的情感。教師可準備祖國地圖,小興安嶺四季景色圖或課件。 2.本課生字較多,字形比較復雜,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可用加偏旁的方法,換偏旁的辦法,猜謎語的辦法。 本課13個要求會寫的字,老師可以歸類進行指導。可以先啟發學生仔細觀察課文中的例字,發現它們在左右或上下大小的比例
美麗的小興安嶺,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美麗,小興安嶺,教學,建議
海濱小城教學建議 1.準備表現課文內容的教學掛圖,海濱風光的投影片或錄像片;組織學生收集海濱風光的圖片及有關材料。 2.教學本課,首先可組織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觀賞海濱風光的掛圖或投影片、錄像片。這樣既可以激起學生閱讀的欲望,也可以增加對課文的感性認識。 3.引導學生按閱讀提示自主閱讀探究。本文有一些注音的字詞,要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讀懂;邊讀邊想邊
海濱小城,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海濱,小城,教學,建議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建議 1.課文講的是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大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參加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在一次戰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勢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把手術臺當作陣地,忘我地堅持為傷員做手術,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動人事跡。表現了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贊揚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 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
手術臺就是陣地,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建議
灰雀教法建議 教學時除了抓住兩個人物這條主線理解課文內容外,還要從整體到部分地閱讀課文,最后再整體閱讀。另外,對于課文需要理解的重點詞句,在講讀中聯系上下文理解之后,老師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反復體會列寧愛鳥之情深深打動了小男孩。那詼諧幽默的話又教育了小男孩,也教育了我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列寧沒去問小男孩的用意,體會小男孩單純可愛,誠實的美德。指導學生課前讀課文,查字典自
灰雀,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法,建議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建議 1.學生搜集各種與秋天有關的聲音,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老師準備一些與秋聲有關的錄音帶,適合作課文朗誦背景的音樂以及相關課件。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要求與精讀課文有著明顯的不同。課文前面有一段連接語,課文學習之前要先引導學生閱讀這段連接語,以明確學習要求。 3.初讀詩歌。應著重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1)運用前面幾篇課文里學過的方法理解詩中詞語
聽聽,秋的聲音,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聽聽,聲音,教學,建議
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建議 大自然的聲音是一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本課設計根據新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入境、想像、美讀、感悟,讓學生真正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現大自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1.創設情境,走進文本。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教學中我創
大自然的聲音,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大自然,聲音,教學,建議
1大青樹下的小學導學案 課題 大青樹下的小學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字,正確讀寫“鮮艷、服裝、打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嘗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抓住印象深刻的場景和詞句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了解邊疆小學的特點,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大青樹下的小學,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小學,導學案
6秋天的雨導學案 課題 秋天的雨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顏料、豐收”等詞語。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3.學習抓住中心句概括內容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整體把握文本結構。 4.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秋天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感受文中語句
秋天的雨,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秋天,導學案
16金色的草地導學案 課題 金色的草地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會認“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等13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
金色的草地,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草地,導學案
7*聽聽,秋的聲音導學案 課題 聽聽,秋的聲音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會認9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 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仿寫詩文。 教學重難點 1.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2.仿照詩歌的形式,仿寫詩文。 課前準備 1. 搜集秋天的聲音及圖片。(師生) 2.
聽聽,秋的聲音,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聽聽,聲音,導學案
11*一塊奶酪導學案 課題 一塊奶酪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以前學過的方法閱讀文章。 2.認識11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能針對生字中的難點思考識記方法,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3.在朗讀與交流中體會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渣的誘惑的自律和對小螞蟻的關心,體會螞蟻隊長率先垂范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結合文章的重點句體會螞蟻
一塊奶酪,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一塊,奶酪,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