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道德與法治 安全記心中第一課時 認識它們很重要 課標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標準第八條: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第九條:知道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安全記心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基本的交通規則和出行時要注意的事項;了解防溺水、的有關內容和自救方法,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 2、情感與態度:通過觀察錄像,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達成情感認同,形成交通安全意識、防溺水意識。 3、行為與習慣:通過了解交通出行的安全規則、游泳注意事項,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4、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交通、溺水事故的了解,知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陳老師,獲獎作品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課題(含年級、單元、課時) 三年級第三單元第8 課安全記心上 一、教學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學習內容以及這節課的價值) 安全記心上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本單元圍繞“安全護我成長”的主題。第一課時平安出行主要圍繞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進行學習,讓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交通常識和技能,遵守交通規則,預防交通事故的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 題: 安全記心上 教學對象:(填寫年級) 三年級 課時:第1課時 一、教學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學習內容以及這節課的價值) 安全記心上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中第8課的內容。在一二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安全方面的內容,但僅僅停留在具有初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但到了三年級,已經將安全教育提升到生命高度,還包含有更多安全技能的學習。 2、 教學目標 1、 認識交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交通安全伴我行主題班會教案 活動目的: 1、通過看視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交通安全的重視。樹立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教學生懂得珍愛生命的含義。 2、通過本次班會,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并使學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識,構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行為習慣,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交通安全事故的新聞。 2、組織學生排練小品。 3、選好及訓練好班會主持人。 4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 題: 安全記心上 教學對象:(填寫年級) 三年級 課時: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學習內容以及這節課的價值) 安全記心上是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課的內容,這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四個方面的內容:1.平安出行;2.不讓溺水悲劇發生;3.119的警示;4.安全通行證。旨在通過這些內容讓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防止溺水、火災等傷害的發生,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學習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人教2011課標版(部編)三年級上冊 小學道德與法治 安全記心上 專題一:怎樣和陌生人“說話” 指導思想: 青少年是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對青少年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并為他們營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既是時代的要求和全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國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懂得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2、 學會自我保護,掌握應對陌生人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119”的警示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119”的警示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八課安全記心上第二課時。本單元以“安全護我成長”為主題,體現了新的安全教育觀。本課承接第七課生命最寶貴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從回憶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懂得生命來之不易,要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進而引導學生從“安全”的角度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明確生活中的火災隱患,學會火災發生時應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心中的“110”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內容】 心中的“110”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教育主題下的第三課。本課是在承接前面兩課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學習自救自護的內容基礎上的深化。旨在從人際安全方面,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陌生人。本課由兩個主提內容“有點警惕性”和“不要上當受騙”組成。 【教學理念】 依據義務教育品德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部編版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心中的“110”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安全保護我成長”這一主題的第9課心中的“110”。這一課既是對小學低年級安全教育的深化,也是對本單元第 7課生命最寶貴和第8課安全記心上這兩個教育主題的拓展,也就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水電的安全教育,深入到識別生活中的人為欺騙。教材中呈現給我們的幾個案例貼近學生生活,能讓學生學會時刻保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安全記心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對安全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知道各種安全隱患,避免危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課外能積極收集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資料,能積極地與同伴一起交流有關安全的注意事項。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對安全的概念。 難點:知道各種安全隱患,避免危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大家每
安全記心上,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安全,心上,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心中的“110”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提高對陌生人的警惕 2.能力目標: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懂得向警察求助。 3.知識目標:通過情景模擬,提高對陌生人的警惕性,遇到危險時,懂得及時求助 教學重點:識破生活中潛藏的危險,撥打心中的110。 教學難點:提高對陌生人的警惕性,遇到危險時,懂得及時求助。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一)走近“110” 師:小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陳老師,獲獎作品
心中的“110”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安全知識認知 .通過具體的情境知道“心中的110”,認識到心中沒有110的危險。 .掌握防范和應對陌生人的方法,了解常識“識別壞人的誤區”。 .懂得不要輕信陌生人,了解陌生人欺騙小孩的主要手段。 (二)安全技能培養 1.初步掌握在公共場所防范陌生人的能力。 2.有點警惕性,不要上當受騙。 (三)安全意識提升 1.提升學生對陌生人的警惕意識。不輕信陌生人的話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心中的110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部編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教育主題下的第三課。本課是在承接前面兩課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學習自救自護的內容基礎上的深化。旨在從人際安全方面,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陌生人。本課由兩個板塊組成。第一個板塊的話題是“有點警惕性”,通過創設獨自在家有人來敲門的情境以及智捉小偷的案例,重在提高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警惕性。第二個板塊的話題“不要上當受騙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9 心中的“110” 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本課是依照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長”第6條中的“知道日常生活中有關安全的常識,有安全意識和基本的自護自救能力。”是前面兩課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學習自救自護的內容基礎上的深化。旨在從人際安全方面,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陌生人。本課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心中的“110”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通過具體的情境知道“心中的110”,認識到心中沒有110的危險性。意識到生活中許多看似平常的事卻暗藏著危險,提醒自己心中要有110,不上當受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簡單的自救自護。培養自信心,提高和壞人壞事斗爭的勇氣和智慧。 重點難點: 識破生活中潛藏的危險,心中謹記110。 教學過程: 課前互動(異掌同聲) “異掌同聲”游戲;老師請同學全部起立,同學們要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心中的“110”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樂于助人、參與社會活動的同時提高警惕性,初步形成安全意識。 2、通過情景模擬和交流討論,提高分辨能力,不上當受騙,遇事多動腦筋,學會自護自救。 3、認識到對陌生人要抱有警惕之心,能夠通過正確的方式避免危險。 教學重點: 初步形成必要的安全意識,不上當受騙。 教學難點: 能初步判斷危險的存在,懂得自我保護。 課前準備 課件等相關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 題: 心中的110 教學對象:(填寫年級) 三年級 課時:第1課時 一、教學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學習內容以及這節課的價值。 心中的110是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中的第三課。教育主題是社會性安全,因為對兒童的傷害不單是指災害或外事故,一些人為的社會因素對兒童身心的傷害同樣值得注意。 這一課分2 塊分別是有點警惕性和不要上當受騙,提醒兒童在與陌生人打交道時應該提高警惕。 二、教學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心中的110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知道“心中的110”,認識到心中沒有110的危險。 2、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案例和情境中認識心中沒有110的危險,從中懂得生活中常會遇到許多看似平常,卻暗藏著危險的事,不要忘了給自己提個醒,不上當受騙,遇事多動腦筋,學會自救自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懂得不上當受騙,遇事會多動腦筋,學會自救自護,撥打心中的110。 難點:培養自信心,提高和壞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道德與法制教學設計 課題: 9 心中的“110” 教學對象: 三年級上 課時: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心中的“110”是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9個課。本課通過防盜、防騙、防拐、防性侵教育,旨在讓學生初步認識社會的復雜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學會自救自護。本課共2課時,此為第一課時。第一課時把“我該怎么辦”和“不要輕信陌生人”整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案例和情境中發現危險,學會
心中的110,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法制,心中,110,教案,老師,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