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西漢的建立,二、新課講授,時間: 人物: 都城: 史稱:,公元前202年 劉邦(漢高祖) 長安 西漢,西漢的建立,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沛縣人,世代務農,曾任亭長。善于網羅人才,包括社會下層有才能的人。稱帝后,論功定封,形成“布衣將相”的局面。,西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學,課件
第1課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二、新課講授,時間 : 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地點:云南元謀縣 生產生活情況:會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社會地位: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元謀人,元謀人上中門齒化石,元謀人使用的刮削器,元謀人陳列館,1987年,元謀縣建起了元謀人陳列館,館藏文物600件,展廳內陳列分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代表,北京人,教學,課件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光武中興,二、新課講授,材料:“大興徭役,重增賦斂,征發如雨(民)饑饉死于道,以百萬數。” 漢書谷永傳,政治狀況:政治腐敗,大興徭役賦稅,社會狀況: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國號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漢朝。,王 莽(公元前4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3課,東漢的興衰-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3,東漢,興衰,教學,課件
第17課 西晉的短暫統一 和北方各族的內遷,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西晉的建立,二、新課講授,背景: (1)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兩國日益衰落。263年,魏滅蜀。 (2)曹魏中期,曹丕死后,太尉司馬懿逐漸控制了魏國的軍政大權。司馬懿死后,他的兩個兒子相繼專權,魏國皇帝形同傀儡。,西晉建立:266年,司馬炎(晉武帝)篡奪了皇位,建立了晉朝,定都洛陽,史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7,西晉,短暫,統一,北方,各族,內遷,教學,課件
第3課 遠古的傳說,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炎黃聯盟,二、新課講授,五六千年前,我國大地上分布著許多部落。,阪泉之戰,阪泉之戰,炎帝失敗,形成炎黃聯盟,炎黃戰蚩尤,時 間:,距今約五六千年,主要人物:,主要戰役:,結 果:,影 響:,炎帝、黃帝 VS 蚩尤,黃帝炎帝部落打敗蚩尤部落,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涿鹿之戰,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3課,遠古的傳說-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遠古,傳說,教學,課件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流 沙 唐 胡曾 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 老氏卻思天竺住,便將徐甲去流沙。,1.戰國七雄,二、新課講授,經過春秋近300年的紛爭,大部分小諸侯國被兼并,幾個大諸侯國左右著政局,維系周王室統治的各種制度已經完全崩潰。,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趙,魏,韓,三家分晉,戰 國 七 雄,田氏代齊,齊,晉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戰國時期,社會,變化,教學,課件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原始農業的發展,二、新課講授,(1)興起:距今10000年左右,我國出現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農作物。,由最初的刀耕火種,發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進行耕種。,(3)重要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發展,(4)意義:,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2)發展變化:,我國原始農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原始,農耕,生活,教學,課件
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 江南地區的開發,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憶 江 南,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白居易,1.東晉的興亡,二、新課講授,西晉滅亡后,317年,南逃的北方士族和南方大族擁立西晉皇族司馬睿為帝,史稱東晉。,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晉元帝司馬睿 (276年323年),東晉的第一代皇帝 (31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8,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教學,課件
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造紙術的發明,二、新課講授,甲骨,在紙張出現以前,人們用什么作為書寫的載體?,青銅器,絲帛,竹簡,陜西西安、甘肅天水和敦煌等地發現了西漢時期的麻紙,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紙。,名人信息卡 姓名:蔡倫 民族:漢族 生活時代: 成就:,紙真正用于書寫和推廣使用是在蔡倫造出質地優良的“蔡侯紙”之后。,東漢時期,改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5,兩漢,科技,文化,教學,課件
第16課 三國鼎立,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官渡之戰,二、新課講授,背景:東漢末期,政局混亂。占據河南一帶的曹操把漢獻帝從都城洛陽接到許,并招攬各種人才。在農業生產上,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勢力逐漸壯大起來。當時占據黃河以北的袁紹,實力強大。雙方都想吞并對手,稱雄北方。,官渡之戰時間: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進行決戰。過程:曹操采取聲東擊西、各個擊破的戰術,偷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6課,三國鼎立-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三國鼎立,教學,課件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張騫通西域,二、新課講授,狹義:指陽關、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天山南北地區,即今新疆地區。,廣義:還包括今中亞、西亞、印度半島、歐洲東部等廣大地區。,西域的含義,1.張騫通西域,二、新課講授,西域:漢代人把今天甘肅陽關、玉門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和更遠的廣大地區稱作西域。,取狹義的西域,張騫,陜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4,溝通,中外,文明,絲綢之路,教學,課件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 科技與文化,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賈思勰和齊民要術,二、新課講授,中文名稱:賈思勰 出生地:山東益都 逝世日期:不詳 民 族:漢族 國籍:中國 代表作品:齊民要術 所處時代:北魏 職業:農學家,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要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還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學,課件
第8課 百家爭鳴,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老子,二、新課講授,生平簡介: 思想貢獻: (1)思想觀點: (2)政治主張: 學說記錄: 歷史地位:,春秋后期楚國人,姓李名耳,學識淵博。,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學說集中在老子(又稱道德經)一書中,是道家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8課,百家爭鳴-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百家爭鳴,教學,課件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西周銅器上的金文,青銅器是銅錫鉛熔化后合鑄而成的。,什么是青銅器?,二、新課講授,1.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出現:,原始社會后期,甘肅齊家文化遺址青銅鏡、青銅刀,(2)夏朝:,種類增多,(3)用途:,酒器,盛酒器,溫酒器,盛酒或水,樂器,商獸面紋鐃,商神人紋雙鳥鼓,商獸面紋鈴,農 具,商青銅鍤,商青銅耒,商青銅鑿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青銅器,甲骨文,教學,課件
第6課 動蕩的春秋時期,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東周的兩個分期,春秋,戰國,1.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二、新課講授,(1)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出現,春秋后期,牛耕出現,變,(2)農業上:耕作方法改進,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對農業發展什么作用呢?,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動蕩,春秋時期,教學,課件
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1.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二、新課講授,約公元前2070年,禹,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帶,(3)都城:,(2)建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夏商周,更替,教學,課件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中國之教,得孔子后而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夏曾佑,1.“推恩令”的實施,二、新課講授,______和_________導致社會秩序混亂,諸侯王,豪強地主,_________控制經濟命脈。,富商大賈,百家橫流,諸子議政,______不一。,思想,匈奴,推恩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2,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教學,課件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七年級歷史部編版(上),授課人:XXX,一、新課引入,1.秦的暴政,二、新課講授,材料一:秦朝的賦稅,主要有田租、口賦、雜賦三種。這些賦稅加在一起,要占到農民收獲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秦朝法律規定,男子十七歲就需要到官府登記戶籍,從此開始服徭役,直到六十歲才能免除。據估計,當時全國人口約兩千萬,秦始皇北筑長城征調四十萬,南戍五嶺又五十萬,修建阿房宮、驪山陵又七十余萬
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0,農民,起義,教學,課件
生命是永恒的嗎課堂實錄 導入部分:同學們好,很榮幸能有和大家共同學習的機會。在來校的途中,我偶遇一13歲少年,大家認識他嗎?(ppt展示少年頭像)。提到蘋果,我們除了想到牛頓,還能想到誰?對,這就是少年時期的喬布斯,他的生命與蘋果融為了一體。他有兩個問題想與大家探討: 問題一:生命是永恒的嗎?(不,喬布斯說“生命不是永恒的”) 問題二:生命是永恒的嗎?(不,喬布斯說“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可以永恒嗎,人教部編版七上,道德,法治,8.1,生命,可以,永恒,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生命可以永恒嗎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認識人的生命的獨特性;了解生命的不可預知性;理解生命的延續承載著多種意義。 2、能力目標:了解生命的內涵和生命發展規律的難以抗拒性。 3、情感態度目標:樹立尊重生命發展規律的意識,努力實現生命的接續。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生命的獨特性和不可預知性。 教學難點:理解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努
生命可以永恒嗎,人教部編版七上,道德,法治,8.1,生命,可以,永恒,教案,師公,開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