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里有什么 教學目標 1.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有黏粒、沙粒、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2.能夠設計簡單的觀察實驗,并依據觀察現象和實驗結果認識土壤的成分 3.知道土壤資源對植物生長、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意識到保護土壤資源的重要性。 4.具有探究土壤的興趣,并在探究活動中樂于與他人合作 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學生通過對土壤的初步觀察和對土壤成分的探究,了解土壤的一特征和主要成分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土壤,什么,教案
10、空氣有質量嗎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空氣有質量。 2.能夠設計實驗證明空氣是否有質量。 3.能夠稱量空氣,并能夠依據稱量數據判斷空氣是否有質量。 4.認識天平的結構,并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前一課認識“空氣充滿周圍的空間”的基礎上,引導開展對“空氣是否有質量”的探究。 本課的科學實踐活動是“空氣是否有質量”,分為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0,空氣,質量,教案
9、哪里有空氣 教學目標 1. 知道我們的周圍充滿著空氣。 2. 能夠設計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 3.能夠完成證明空氣存在的探究活動。 4.知道因為空氣的存在才導致降落傘下降得慢。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通過引導學生尋找空氣并設計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讓學生認識到空氣無處不在,充滿在周圍的空間里。 本課的科學實踐活動是“證明空氣無處不在”,分為兩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哪里,空氣,教案
第二單元 種鳳仙花 第4課 播種發芽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鳳仙花種子的顏色是一種保護色。 科學探究: 1.通過討論、交流播種的準備工作及播種步驟,學會播種方法; 2.通過實際播種鳳仙花,掌握播種技能。 科學態度: 1.樹立堅持不懈,認真對待的科學意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1.具有保護環境意識,營造良好環境。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討論、交流播
播種發芽,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播種,發芽,教學,設計
13、筆桿上橡膠套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能設計對比實驗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和所受的壓力有關 3.了解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4.在探究過程中能夠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參與設計實驗的活動。 5.在交流活動中愿意傾聽和分享信息。 教學內容 本課通過圓珠筆的筆桿上橡膠套引出摩擦力,并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本課的科學實踐活動是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3,筆桿,橡膠套,作用,教案
5、養護鳳仙花 一、教學目標 1.知道養護風仙花的基本方法。 2.能夠自己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鳳仙花的養護問題 3.能夠通過對比實驗了解水量多少和不同土壤對鳳仙花生長的影響 4.能與同學討論、分享養護鳳仙花的經驗。 5.能堅持養護自己種植的鳳仙花,并養成認真觀察、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的習慣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鳳仙花發芽、長出幼苗后,學生需要進行科學地養護,并在養護的基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養護,鳳仙花,教案
3、巖石與礦物 教學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巖石如花崗類、砂巖、頁巖、石灰巖、大理巖等的主要特征 2.能夠通過不同的方法觀察和比較不同的巖石,并嘗試鑒別身邊的巖石 3.能夠就巖石與礦物問題與同學開展討論和交流 4.知道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具有多種用途 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在前兩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土壤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在地球表面除了土壤外,巖石也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巖石,礦物,教案
a19、測試與改進 教學目標 1.能夠識別和控制影響小車運動快慢的變量,并能就可變因素對改變、影響實驗結果作出初步解釋。 2.能夠對自己或他人設計的想法、草圖、模型等提出改進建議,并說明理由。 3.能夠與他人合作分享,能夠向別人介紹、展示制作的動力小車。 4.知道技術與工程的基本流程,初步體會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之間的聯系。 二、教學內容 技術與工程需要充分考慮各種可利用的條件和制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9,測試,改進,教案
8、鳳仙花的一生 教學目標 1.知道很多植物的一生要經歷種子發芽、開花結果和死亡等幾個階段。 2.了解鳳仙花在一個生命周期中的幾個階段所要經歷的時間。 3.能夠整理風仙花各個生長階段的觀察記錄。 4.通過對鳳仙花和其他植物生命周期的比較,認識植物都有生命周期現象 5.培養學生樂于觀察、如實記錄的習慣。 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學生從播種鳳仙花的種子,到收獲更多的鳳仙花種子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鳳仙花,一生,教案
2、比較不同的土壤 教學目標 1.知道土壤按照質地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 2.知道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主要成分和特點 3.通過觀察、實驗,比較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點 4.對探究土壤有一定的興趣,能夠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 5.認識不同種類的土壤適合不同植物的生長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第一課,學生初步觀察了土壤,了解了土壤的主要成分。本課在第一課的基礎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比較,不同,土壤,教案
玩小球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直線運動、曲線運動等物體常見運動形式的特點。 2能夠列舉并描述生活中物體常見的直線運動、曲線運動等運動方式。 3能對不同的運動形式進行比較,能夠舉例說明各種運動的形式和特征。 科學探究: 1能用圖示、文字等方式描述物體運動的狀態與過程。 2能收集、記錄實驗現象,并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研究結論,表達自己的研究過程與結論,并進行反思、評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6,小球,導學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有些物體在水中沉,有些物體在水中浮。 2知道物體在水中沉浮與物體的大小(體積)和重量有關,大小(體積)相同,輕的物體上浮,重的物體下沉。 3知道物體在水中都會受到浮力的作用。 科學探究: 1能設計實驗研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什么有關。 2能設計實驗研究沉在水中的物體也會受到浮力的作用。 科學態度: 養成善于合作交流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4,橡皮泥,水中,沉浮,導學案
根 莖 葉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鳳仙花的根、莖、葉的外形特點。 2了解植物根、莖、葉形態的多樣性。 科學探究: 1能夠綜合運用感官和借助簡單的工具從多方面觀察鳳仙花的根、莖、葉。 2能夠運用數據、語言描述等方法,記錄和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 科學態度: 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并能相互交流。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1能夠體會到植物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06課:根,葉-導學案,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6,導學案
播種發芽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鳳仙花種子的顏色是一種保護色。 科學探究: 1通過討論、交流播種的準備工作及播種步驟,學會播種方法; 2通過實際播種鳳仙花,掌握播種技能。 科學態度: 樹立堅持不懈,認真對待的科學意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具有保護環境意識,營造良好環境。 【學習重點】 通過討論、交流播種的準備工作及播種步驟,學會播種方法; 【學習難點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4,播種,發芽,導學案
空氣占據空間嗎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知道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 科學探究: 1會用實驗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空間; 2能夠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解釋。 科學態度: 1認識到邊實驗邊思考,形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能夠對自己的探究過程、方法和結果進行反思,并作出自我評價與調整。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將空氣占據空間與日常生活聯系,了解其對人類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1,空氣,占據,空間,導學案
空氣有質量嗎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空氣具有質量。 2知道質量是空氣的基本特征之一,空氣質量比較小,可以被測量。 科學探究: 1能夠設計實驗證明空氣是否有質量。 2能夠記錄稱量空氣的數據,并能夠依據數據判斷空氣是否有質量。 3能夠根據實驗過程與現象,靈活地運用科學詞匯和示意圖等方式如實記錄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4能夠認識天平的結構,并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0,空氣,質量,導學案
土壤里有什么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有黏粒、沙粒、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2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 科學探究: 能夠設計簡單的觀察實驗,并依據觀察現象和實驗結果認識土壤的成分。 科學態度: 1知道土壤資源對植物生長、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2意識到保護土壤資源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具有探究土壤的興趣,并在探究活動中樂于與他人合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1,土壤,什么,導學案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導學案 土壤里有什么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有黏粒、沙粒、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2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 科學探究: 能夠設計簡單的觀察實驗,并依據觀察現象和實驗結果認識土壤的成分。 科學態度: 1知道土壤資源對植物生長、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2意識到保護土壤資源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具有探究土壤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導學案,全冊共,58
測試與改進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1觀察描述動力小車的動力特點。 2測量動力小車的運動距離與時間。 3根據小車的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并加以改進。 科學探究: 1運用分析、比較等方法發現小車運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 2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及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和溝通能力。 科學態度: 能夠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嘗試多種改進方法。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9,測試,改進,導學案
哪里有空氣 【學習目標】 科學知識: 認識到我們周圍的空間充滿了空氣,空氣是無處不在的。 科學探究: 1能借助其他物體(塑料袋、瓶子)等觀察空氣。 2會利用實驗器材設計簡單的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 3能用語言、文字、圖畫等方式表達和描述實驗結果。 科學態度: 1有證據意識,能用充分的證據來說明空氣無處不在,充滿在周圍的空間里。 2會傾聽、認同他人的觀點,學會交流與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09,哪里,空氣,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