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感知本領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基礎性課程。通過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初步了解與小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的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培養提問的習慣,初步學習觀察、比較等方法,能夠利用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初步理解身邊自然現象和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為今后的學習、生活以及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理論依據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9,動物的感知本領-教案2,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9,動物,感知,本領,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我們的創意 年級及學期 二年級下學期 相關領域 技術與工程 教學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問題能力,雖然注意力時間還是比較短,但是在對于自己身邊的事物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在興趣的支持下,學生對于本課的學習能夠比較順利完成的。他們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課堂中能過積極發言,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有些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在家中做過各種的改進創造活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12,我們的創意-教案2,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12,我們,創意,教案
螞蟻 【教學分析】 螞蟻這一課是鄂教版科學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七課。本單元讓學生認識了解身邊常見的動物。學生大多都見過螞蟻,對螞蟻都比較熟悉,也比較喜愛,由于螞蟻的個體不大,學生對它們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不是很清楚。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簡單的工具進行探究螞蟻的過程,建構起自己對螞蟻的認識,培養并保持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為后面對其它小動物的觀察做準備。 【學情分析】 對于二年級的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7,螞蟻-教案3,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7,螞蟻,教案
4 太陽升起來了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太陽位置的變化,以及太陽的樣子,知道太陽與人類、動植物之間的關系。 2學生在經歷觀察太陽的過程中,對太陽的位置變化有所了解,并能對它進行觀察和記錄。 3理解沒有太陽,就沒有生命,從生活中了解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太陽位置的變化,知道太陽的樣子。 難點:知道太陽與人類生活、動植物的關系。 三、教學用具 教師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4,太陽升起來了-教案1,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4,太陽,升起,教案
4、太陽升起來了 一、教學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能用比較安全的觀測工具,觀察并記錄太陽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 2.基于實際觀察,指述太陽每天在天空中從東方升起,逐漸升高,再逐漸向西方落下的位置變化。 3.基于實際觀察和生活體驗,知道太陽能夠發光發熱,描述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影響。 4.在教師指導下,您嘗試從多角度、多方式用語言描述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產生影響的實例。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4,太陽升起來了-教案2,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4,太陽,升起,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天氣早知道 年級及學期 二年級下學期 相關領域 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 教學分析 (分析本課涉及的科學概念和教材涉及的科學思維) 天氣早知道一課,課標中涉及的科學概念,主要概念是:14.地球上有大氣、水、生物、土壤和巖石,地球內部有地殼、地幔和地核。學習內容為:14.1地球被一層大氣圈包圍著。1-2年級的學習目標為:知道有陰、晴、雨、雪、風等天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3,天氣早知道-教案4,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3,天氣,早知,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4 太陽升起來了(第二課時) 年級及學期 二年級下學期 相關領域 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 教學分析 太陽對于學生來說都不陌生,他們每天都感受著太陽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光明,每天都能從生活家中感受到太陽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及時是三年級學生,他們也積累了有關太陽的相關感性經驗,豐富但又零散。通過本課的學習,力求引導學生在已有體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4,太陽升起來了-教案第02課時,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4,太陽,升起,教案,02,課時
9、動物的感知本領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列舉多種動物的感覺器官及其感知本領,認識到動物可以通過眼、耳、鼻等感知環境。 2.能通過查閱資料或訪,了解更多動物的感知本領。 3.在教師指導下,能就動物的感知本領與同學開展討論和交流。 4.在交流活動中愿意傾聽和分享信息。 5.初步了解動物對人類的重發性,具有保護身邊動物的意識并能付諸行動。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觀察小動物單元的最后一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9,動物的感知本領-教案1,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9,動物,感知,本領,教案
11、不斷發展的人工產品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周圍的人工世界由人設計并制造出來的。 2.知道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人類不斷創造發明人工產品。 3.體會科技產品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快捷和舒適。 二、教學內容 人工產品是不斷發展的,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工產品的發展越來越快。這些人工產品的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為此,本課的科學實踐活動設計了如下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體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11,不斷發展的人工產品-教案2,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11,不斷發展,人工,產品,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5 月亮 年級及學期 二年級下學期 相關領域 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 教學分析 【教材簡析】 本課是繼學生在上一課研究了地球的“鄰居”太陽之后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的“鄰居”月球。由于月球本身不能發光,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因此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就是月相。書中給出的概念原句是: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樣子叫月相。其實從字面很好理解意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5,月亮-教案2,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5,月亮,教案
教 案 總 第 頁 課題 我們的創意 授課時間 月 日(星期) 課型 活動型 第 1 課時(共 1 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學生能夠利用身邊常用的物品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組一組等創造發明方法對物體進行改進,體會設計要圍繞人類的需求。 科學探究:學生通過“缺點列舉、希望點列舉”等創造發明的思維方法,開拓創造發明的思路。培養學生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12,我們的創意-教案3,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12,我們,創意,教案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四季變化對于我國多數地區的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從懂事起,他們已經經歷了幾年的四季變化過程。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在已有體驗的基礎上,通過實際觀察、比較,分別描述每個季節的主要變化,舉例說出這些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1.能識別和描述一年中季節變化的現象,能舉例說出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2.能在好奇心驅使下,對有關四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6,春夏秋冬-教案1,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6,春夏秋冬,教案
5.月亮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樣子叫月相。 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并記錄月相的變化。 3.能夠基于一段時間的觀察,描述月相變化的現象 4.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月相變化這一自然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 二、教學內容 月亮是月球的俗稱,它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天體之一。一般從幼兒開始,學生就接觸到有關月亮的傳說、詩歌等文學作品。本課教學需要學生對月亮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5,月亮-教案1,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5,月亮,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4 太陽升起來了(第一課時) 年級及學期 二年級下學期 相關領域 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 教學設計參與人員 姓名 單位 聯系方式 設計者 盧艷 北京市密云區大城子學校 課件制作者 盧艷 北京市密云區大城子學校 教學分析 太陽對于學生來說都不陌生,他們每天都感受著太陽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光明,每天都能從生活中感受到太陽對人類生活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4,太陽升起來了-教案第01課時,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4,太陽,升起,教案,01,課時
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自然世界與人工世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自然世界與人工世界一課是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從科學與技術、與生活、與社會的關系角度來認識科學,從最基礎的人造物與自然物、人造世界與人工世界區分,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發現人造物與自然物的區別。使學生體驗到人類用雙手創造出人工世界,到了解衣食住行等各種物品的演化過程,加深對“科學”豐富理解。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10,自然世界與人工世界,-教案1,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10,自然,世界,人工,教案
3 天氣早知道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夠通過搜集天氣預報的活動,說出一些天氣預報的來源。 2、了解天氣預報的內容和功能,知道如何運用天氣預報安排生活和出行。 3、能夠根據天氣預報資料,分析天氣預報提供了哪些信息。 4、在交流活動中愿意傾聽和分享消息。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了解天氣單元的最后一課。通過前面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天氣現象和天氣對人們的生活的影響有了較多的了解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3,天氣早知道-教案2,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3,天氣,早知,教案
6、春夏秋冬 一、教學目標 1.能識別和描述一年中季節變化的現象,能舉例說出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2.能在好奇心強使下,對有關四季變化的自然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 3.能如實講還觀察到的各種自然現條,能基于事實調整自己的想法。 4.能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5.意識到珍愛生命、保護身邊的動植物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教學內容 四季變化對于我國多數地區的孩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6,春夏秋冬-教案2,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6,春夏秋冬,教案
水,觀察水的特點,1.用 、 、 的順序觀察水是什么樣的; 2.注意用 規范的“聞”和“嘗”的方法進行觀察; 3.做好實驗記錄; 4.實驗時間3分鐘。,認真觀察并記錄水的特點,同學們, 水就藏在其中一個杯子里!,找出哪一杯是水,1. 用一看、二聞、三嘗的順序和規范的觀察方法觀察5種液體; 2.小組合作、輪流觀察; 3.每觀察完一種液體都要及時做好實驗記錄; 4.實驗時間8分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2.4,課件,老師,湖北,市級優課
水,人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上冊空氣和水單元,這是什么聲音呢?,星級探水員,扇聞法,滴嘗法,水水水 水,氣泡 圖,水,無色,透明,無氣味,無味道,無固定形狀,水水水 水,會流動,水是生命之源,是我們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中60%70%都是水。水在人體內的數量保持相對穩定,因此,我們每天都要補充大量的水,如果我們人體損失水分超過20%,則會有生命危險。,飲用,清洗,灌溉,發電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2.4,課件,湖北,市級優課
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水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能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 2.能根據水的特征辨認水。 3.知道水有很多用途,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水。 4.樂于認識水的特征,討論水的用途。 5.能如實描述觀察到的現象,養成實事求是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認識水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能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特點。 難點:能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水,并總結水的特征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2.4,教案,老師,湖北,市級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