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動物的臉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國畫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了解彩墨動物畫的表現方法。 能力目標: 能將動物的臉進行夸張再現,提高學生觀察力以及用墨用彩的能力。 情感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形成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平等發展的意識。 2、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在本學期的國畫課單元中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0動物的臉,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0,動物
精彩的馬勺教學設計 【教材依據】本課為2013年教育部審定,人民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下冊。屬于“造型與表現”領域,是中國民間美術系列的內容。 一、 設計思路 1. 指導思想 馬勺臉譜屬于民間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風格奇特,造型夸張,色彩鮮艷,構圖飽滿,在表現手法上和兒童畫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也易于四年級學生的理解和學習。 四年級的學生觀察能力較強,能夠觀察畫面,能通過對比的方法發現事物的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綜合練習:精彩的馬勺,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綜合,練習,精彩,馬勺
艷麗的大公雞 一、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認識冷暖色,感受以冷暖色對比為主要表現方法的作品所產生的特有美感,并且學習運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來表現作品,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象。 2、培養學生的色彩美感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豐富學生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了解冷暖色對比給人的感受,正確運用冷暖色,認知冷暖色對比帶給人們的特有的美感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4艷麗的大公雞,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4,艷麗,大公雞
學畫農民畫 1、學情分析 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手法大膽表現生活中的感受,學習改畫或添畫農民畫,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讓孩子最廣泛地去接觸和了解不同的民間藝術,通過大量的農民的畫的作品給他們最大的視覺空間,感受空間,同時,不拘形式地給他們最大的描繪空間,再創空間。 2、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系列,意圖是讓學生了解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農民畫具有大膽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表現手法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5,學畫農民畫,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5,農民
認識中國畫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 中國畫的藝術特征。 2、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對中國畫特有的繪畫工具“文 房四寶”以及專門的中國畫顏料有一初淺認識。并學會使用, 了解它們的基本特性。 3、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中國畫形成正確的概念,通 過理解和認識提高對祖國優秀傳統繪畫的熱愛和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放在對中國畫的理解和認識上,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點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第11課,認識中國畫,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1,認識,中國畫
7、 生命之源水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目前地球水資源的現狀,綜合運用美術知識和技能,能夠以保護水資源為主題,設計制作手抄報,進行宣傳與表達。 2. 過程與方法學生結合我校“世界水日”宣傳系列活動,通過調查、搜集整理、研究、交流、實踐等學習活動,了解水資源的相關知識,學會設計制作手抄報,進行宣傳與表達。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對水資源的珍惜之情,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感受美術對社會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7生命之源—水,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生命
放學了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觀察人物動態,了解人物動態結構特點,學會描繪人物動態的方法,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人物放學后的場面。 2、 教學重點:觀察人物動態,了解人物動態的點,學會描繪人物動態和表現群組人物方法。 3、 教學難點:生動刻畫人物動態,表現群組人物關系。 4、 教法:引導法、示范法、思維導圖法 5、 學法:觀察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 6、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圖畫本、鉛筆橡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2放學了,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放學
用彩墨畫魚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魚的外部特征,嘗試運用彩墨,以勾染或沒骨的方法表現魚的色彩與形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畫魚的方法和步驟,能大膽地運用作畫工具和方法,表達色彩的變化效果,嘗試用國畫的方法表現形象生動、色彩艷麗的魚的形象,提高創作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愉快的實踐過程中,感受中國水墨畫的獨特之美,激發熱愛我國傳統藝術的感情。 2、 教學重難點 重點:欣賞、分析魚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9用彩墨畫魚,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彩墨畫
植物寫生 1、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是本套教材中線條系列的內容之一。通過植物的寫生活動,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精細地觀察物象,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并將所學的線條造型知識融會貫通,以寫生的形式表現植物,從而進一步提高線條造型表現的能力。 2、 學生分析:本學段學生處在學習繪畫的過渡期,他們的生活經驗日漸豐富,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逐步提高,能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植物寫生,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植物,寫生
有人臉的器物 1、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古今有人臉的器物,學習泥板成型法制作一件夸張人臉造型的器物。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分析、實踐了解陶藝造型的知識,利用泥板成型及其他方法制作有人臉的器物。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陶藝技法,體驗陶藝活動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品位。 2、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泥板成型法綜合其他泥塑裝飾手法,表現有人臉的器物。 難點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5有人臉的器物,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有人,器物
設計生活標志 1、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類的美術課程,教材從實際出發,內容涉及標志的含義、特點、用途、及設計標志的構思創意,進而培養學生的初步的設計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 2、 學情分析 標志設計的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決定他們對標志設計理解必然更多停留在感性認知上,雖然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的一些簡單的設計圖案知識,形成了一定的審美觀點和審美體驗,但怎樣利用標志設計的原則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8設計生活標志,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設計,生活,標志
材質的美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這節課是人美版教課書第八冊中的第4課,是一節“欣賞評述”領域的課程。本課旨在讓學生認識、發現五彩繽紛的世界是由材質組成的,不同的材質可以反映出不同歷史時代的文化、科技水平,進而引導學生用藝術的眼光去欣賞、感受、分析、描述材質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世界是由豐富的材質組成的,不同材質有不同的特點,在藝術中有著特有的表現力。 2、能力目標
材質的美,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4《材質的美》,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材質
快樂的人教學設計 1、 課題:快樂的人 2、 目標分解依據: 1、 基于課程標準的思考:通過學習美術課標發現,修訂后的“造型表現”領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就是嘗試運用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材料)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且嘗試用不同的材料,體驗各種造型方法。 2、 基于標準的教材分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3快樂的人,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快樂
小盒子大舞臺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從學生平日隨手可得的材料入手,通過合理的想象、藝術的再現,賦予作品新的生命意義,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學習興趣。 2、能力目標:以紙盒為基本制作材料,通過繪畫、剪貼、捏塑等綜合方法,制作一個微型舞臺。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用多種視角觀察身邊的事物,關注、熱愛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普通的紙盒,通過合理的設計和制作完成一個特定的
小盒子大舞臺,浙美版五,年級,上冊,美術,17,小盒子,舞臺,教案
植物寫生 1、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是本套教材中線條系列的內容之一。通過植物的寫生活動,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精細地觀察物象,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并將所學的線條造型知識融會貫通,以寫生的形式表現植物,從而進一步提高線條造型表現的能力。 2、 學生分析:本學段學生處在學習繪畫的過渡期,他們的生活經驗日漸豐富,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逐步提高,能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全冊共,105
畫鐘馗 1. 教學內容: 了解靈璧鐘馗畫,畫一幅自己的鐘馗畫。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靈璧鐘馗畫感受中國文化傳統。 能力目標:觀察鐘馗的五官表情服飾的特征并學會表現。 情感目標:感受中國文化傳統的文化藝術歷史價值。 3.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以線條為主畫一畫自己心中的鐘馗。 教學難點:能否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形態。 4.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圖畫紙、彩筆、學生作品、范畫等 5. 教學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9電腦美術—你追我趕,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9,電腦美術,你追我趕
畫家凡高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畫家凡高是一節以一名畫家為專題的“欣賞評述”課。教材是基于小學美術課程標準中對中年級學生提出的要求,即“觀賞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凡高曲折而短暫的一生是悲劇性的,而這位天才型畫家在短短十年的繪畫生涯中,卻留下了大約800多件油畫以及幾乎相同數目的素描作品。這種驚人的創作速度是凡高對繪畫藝術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7畫家凡高,教案,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7,畫家
畫 家 梵 高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都非常活躍,而且逐漸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理解能力逐漸增強,并且好奇、好動、好表現。而且通過4年的美術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儲備,但之前的學習中很少接觸欣賞評述領域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欣賞活動從感性層面逐步提升到理性層面,用美術語言、形式分析作品,積累美術知識,建構美術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畫家凡·高,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7,畫家,教案,老師,福建,部級
四年級下冊 畫家凡高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畫家凡高是一節以一名畫家為專題的“欣賞評述”課。教材是基于小學美術課程標準中對中年級學生提出的要求,即“觀賞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凡高曲折而短暫的一生是悲劇性的,而這位天才型畫家在短短十年的繪畫生涯中,卻留下了大約800多件油畫以及幾乎相同數目的素描作品。這種驚人的創作速度是凡高對
畫家凡·高,人美版,四年級,下冊,美術,17,畫家,教案,老師,江蘇,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