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脂肪。 能力目標: 親自動手實驗,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實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注人體的營養健康。 二、教學重點: 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教學難點: “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這一 探究活動。 四、教學方法:實驗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面粉、花生種子、小麥種子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蘇教版七下,生物,9.1,人體,需要,主要,營養物質,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脂肪等營養成分。 2、了解蛋白質、淀粉、脂肪等營養成分的作用,說明這些物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 (二)能力目標 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標 1、認同人類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2、改變學生偏食、挑食的壞習慣,養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蘇教版七下,生物,9.1,人體,需要,主要,營養物質,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九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境 第一節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主要營養物質的類別、作用及來源。 2、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脂肪。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收集、整理、加工、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養成關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生活習慣,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科學態度。2、以牛肉面為例激發起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蘇教版七下,生物,9.1,人體,需要,主要,營養物質,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教學目標: 1、 知識: 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脂肪 2、舉例說明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2、 能力: 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加工、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形成關注、關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脂肪 2、舉例說明人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蘇教版七下,生物,9.1,人體,需要,主要,營養物質,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 : 人體的營養 一、復習內容及分析: 內容:本節復習的主要內容是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以及合理營養關注食品安全。 分析:本節內容是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章的內容,到目前為止,整個第二章人體的營養已經全部學完了,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其實就是來自生活中的食物,這些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能量是人體細胞內物質和能量的來源。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蘇教版七下,生物,9.1,人體,需要,主要,營養物質,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授課題目 人體的消化與吸收 課時 一個課時 授課類型 復習課 重點展示 技能類型 講授技能 學習目標 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說出小腸作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的結構特點。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內的消化和吸收過程。 教學 重難點 重點: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過程。 難點:小腸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的關系。 教學過程 時間 教師行為 預設學生行為 關鍵要素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蘇教版七下,生物,9.1,人體,需要,主要,營養物質,教案,師公,開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