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6課三國鼎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掌握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時間和歷史作用。了解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以及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正確分析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提高辯證地看問題的能力。 2、引通過對曹操在兩次戰役中一勝一敗原因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情感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三國鼎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主要史實并掌握其歷史作用;通過對曹操一勝一敗原因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現象,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和文藝作品中描述的情節進行比較,提高學生對歷史事實和文藝創作的分辨能力。 過程與方法: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創設情景、角色表演、設身處地、史實辯析、講故事、討論戰爭勝敗原因、評價歷史人物、三國代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6課三國鼎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基本史實,思考兩場戰役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了解戰爭過程,提升復述歷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提高對比、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在于他是否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教學重點】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的形成。 【教學難點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6課 三國鼎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基本史實,分析曹歷史時期操在兩次戰爭中一勝一負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兩場戰爭的分析,使學生掌握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評價三國這一歷史時期在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認識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重點難點】 重點: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難點:三國鼎立的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三國鼎立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知道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學習目標】 1.掌握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及其歷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中曹操勝負的原因。 3.掌握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具體過程。 【學習重點】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的形成。 【學習難點】 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學習過程】 本課的內容設計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為“官渡之戰與赤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6課三國鼎立 一、教材分析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由統一走向分裂又逐漸統一的過渡時期。經歷了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三個政權的相繼建立,國家由分裂走向區域性的統一,社會安定,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了解三國鼎立的史實,有助于理解這一時期的歷史特點。 三國的故事在民間家喻戶曉,知道史實和故事的區別,也是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喜歡表現自我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 題 第16課 三國鼎立(定稿)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掌握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歷史作用、曹操能夠統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以及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復述能力。 (3)通過對曹操一勝一敗原因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現象,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能力。 (4)通過對歷史事實和文藝作品中描述的情節進行比較,提高學生對歷史事實和文藝創作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題 三國鼎立 課時 1 課型 綜合解決課 時間 學習 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基本史實,思考兩場戰役 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國鼎立形成的原 因。 過程與方法 1、 了解戰爭過程,提升復述重大歷史事件的能力; 2、 分析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提高對比、分析的能 力; 3、 識讀三國鼎立形勢圖 ,學習獲取有效歷史信 息的方法。 情感態度 價值觀 1、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題:三國鼎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三國鼎立等基本史實,通過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了解史實,使學生能正確評價著名歷史人物曹操、諸葛亮等,提高歷史地看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分析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提高辯證地看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總結曹操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對比三國演義里許紹對曹操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6課 三國鼎立教學設計 課題 三國鼎立 授課人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 班級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基本事實,思考兩場戰役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 2.初步了解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兩場戰爭,分析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識讀三國鼎立形勢圖,學習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以曹操為例,認識文學作品和真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三國鼎立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三國鼎立是初中歷史第四單元第16課內容。它主要介紹了國家從分裂到局部統一的過渡時期的歷史。三國鼎立是東漢末年軍伐混亂的必然結果,實現了幾個大范圍的局部統一,是下一課學習“西晉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基礎,因此本課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相關史實,理解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在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本節課的難點在于: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七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較弱,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也容易呈現出單一和片面的特點。但由于三國故事家喻戶曉,有關三國的網絡游戲也很流行,學生學習起來會興趣濃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將學生課外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6課 三國鼎立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基本史實,思考兩場戰役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了解戰爭過程,提升復述重大歷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提高對比、分析的能力;識讀三國鼎立形勢圖,學習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閱讀三國演義的片段,認識文學作品和真實歷史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學科 歷史 教師 教學內容 三國鼎立 媒體使用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能講述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并分析出各自的影響; 2.能列表歸納魏蜀吳三個政權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 過程與方法:通過兩次戰役曹操一勝一敗原因的分析,提高學生 分析歷史現象,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曹操的分析和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評價歷史人物時,主要應該看他是否推動了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名稱:三國鼎立 一、教學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來源、學習內容、知識結構圖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 本課是人教版2016年新教材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人立與民族交融第一課內容。它包含三個子目: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講述了東漢末年國家從分裂割據到局部統一的過渡時期的歷史。三國鼎立的形成揭開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和江南地區開發的序幕同,是歷史的一大進步,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課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三國鼎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歷史作用。 2.理解曹操能夠統一北方的原因、曹操敗于赤壁之戰的原因、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曹操在官渡之戰以少勝多,而在赤壁之戰以多敗于少的原因,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認識到每一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客觀條件。但是,人們的主觀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陳老師,獲獎作品
課題名稱:第十六課 三國鼎立 考綱、大綱描述 掌握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相關內容和影響以及三國鼎立的基本情況。 教材內容分析 黃巾起義使得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在鎮壓起義過程中,各地官僚趁機擴張勢力,形成割據。本課則主要介紹了國家從分裂到局部統一的過渡時期的歷史,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一系列戰役作用下,曹操,劉備,孫權的勢力逐步崛起,進而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鼎立是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的必然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6課 三國鼎立教學設計詳案 【課 題】天下英雄,誰主沉浮 -七年級上冊第16課 三國鼎立 【目標預設】 1.知識與能力: (1)知道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展示三國演義、三國志、曹操的詩歌等材料,通過曹操、劉備等人臉譜的含義,講述史實與文學描述的區別。 (2)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具備一定的史料結合、史地結合、史論結合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公開課教案 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七上第四單元復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掌握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階段特征,理清其歷史發展脈絡,建構知識體系,并對類似知識進行分類歸納和比較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復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過程與方法:劃分歷史階段、把握階段特征;理清發展線索、構建知識體系;合并同類項、學會知識整合;說相同、道不同、善于比較分析;以史為鑒讓歷史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8課 三國鼎立 【課程標準】 知道赤壁之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對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學習掌握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歷史作用。理解曹操能夠統一北方的原因、曹操敗于赤壁之戰的原因、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曹操在官渡之戰以少勝多,而在赤壁之戰以多敗于少的原因,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區別文藝與史實,將文藝作品中的情節與歷史事實對比,提高分辨歷史真實性與
三國鼎立,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6,教案,老師,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