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了解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基礎。 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2、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收集、整理資料能力、表達交流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分析資料、交流和實踐制作等活動,增強學生保護生物及環境的意識,產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生物8.23.3,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教案,北師大,年級,下冊,生物,8.2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
第一節 生命的起源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屬于北師大版生物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1章生命的生命的發生和發展中的第1節,是在“生物的生殖和生長發育”和“遺傳和變異”兩章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學習后續知識的基礎。本節內容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地球上的生命從哪里來?主要介紹幾種不同的生命起源觀點。通過質疑神話故事引出神創論,由于缺乏確鑿的證據從而被推翻,從“腐肉生蛆”等生活現象引出自然發生論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名稱: 第23章 第3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第1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描述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 能力目標 體驗生物之間食物關系的復雜性和關聯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體驗生物之間食物關系的復雜性和關聯性,進一步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食物鏈與食物網 教學難點 食物鏈與食物網 教學方法 講授與討論相結合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題引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復習生態系統的成分,營養結構,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類型和自我調節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復習生態系統的概念。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 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3.復習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 4. 復習不同生態系統的特點和作用。 5.復習生態系統的調節方式。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情感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名稱: 第23章 第3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第2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說明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進一步提高分析、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認同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的觀點。 通過學習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進一步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教學難點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北師大版生物學 八年級下冊 第23章 第3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本節有關生態系統的基本知識很多,特別是基本概念、名詞特別多,如食物鏈、食物網等,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如果要學生準確地把握,必須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趣味性,教學語言的科學、嚴密,而且要注意概念講解和分析時的準確、科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使學生有明確、正確的理解。所以教學方法采用啟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23.3生態系統的功能 教 學 目 標 1、 學習對圖文資料的分析,嘗試總結與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有關的概念; 2、 分析生態系統中各種成分的能量關系,概述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 3、 以碳循環為例,說明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特點; 4、 概述生態系統的功能及特點。 教學重 難點 重點:1、以食物鏈為基礎的能量流動及特點; 2、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特點。 難點: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2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理解生態系統四種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關系,理解營養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掌握營養級的概念以及營養級與食物鏈的關系。 2通過指導學生歸納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分析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推理的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生態系統各組分的相互關系及食物網,滲透普遍聯系的辯證觀點的教育;通過了解生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23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3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通過本節學習能描述生態系統中由食物關系構成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2、 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的關系”的活動,提高學生對資料分析和利用圖文及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生態系統各組成成分的相互關系及食物鏈和食物網,滲透普遍聯系的辯證觀點,形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陳老師,公開,作品
第23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三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收集整理資料、表達交流、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收集資料、分析交流等活動,增強學生保護生物及環境的意識,產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重點: 食物鏈和食物網。 三、難點: 食物鏈書寫特點和意義。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北師大版生物學 八年級下冊 第23章 第3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本節有關生態系統的基本知識很多,特別是基本概念、名詞特別多,如食物鏈、食物網等,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如果要學生準確地把握,必須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趣味性,教學語言的科學、嚴密,而且要注意概念講解和分析時的準確、科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使學生有明確、正確的理解。所以教學方法采用啟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3,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教案,師公,開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