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朗讀、解讀、品讀中把握詩歌豐富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材分析: 1. 重點:品讀詩歌,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
詩經-關雎,人教部編版八下,語文,12,十二,詩經,教案,部級,公開,公然
12 詩經二首 【課文分析】 關雎是詩經中的第一篇詩歌,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采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的相思與追求。 蒹葭是“秦風”中的一首愛情詩。藝術上熔寫景、抒情于一爐。金秋之季,拂曉之時,露濃霜重,蘆葦上沾滿了晶瑩潔白的霜花,展現了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全
詩經,部編版54制八年級下冊語文12,《詩經》二首,教案,部編版,54,年級,下冊,語文,12
蒹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理解詩歌的內容。 2、學習“興”的表現手法和重章疊句的結構形式在本詩中的運用。 3、理解詩歌主題的多重性和主要的思想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理解詩歌的內容。 2、創造性地運用朗讀手段分析詩歌意境及抒情主人公形象。 難點: 1、體會詩歌大量運用重章疊句的表達形式及“興”的手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激
詩經二首-蒹葭,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12,詩經,蒹葭,教案,河南,部級
關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誦讀,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2. 賞析,從“重章疊句”的手法中品析君子“以禮節情”和淑女“文靜美好”的形象。 3. 探索詩歌“修身”“齊家”之教化意義。 【教學重難點】: 1. 品析君子和淑女的形象。 2. 探索詩歌的教化意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018年,在央視大型詩詞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中有一首歌曾連續兩期被傳唱,深受觀眾喜愛
詩經二首-關雎,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12,詩經,教案,湖南,部級
詩經二首,導入新課,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不學詩經就不懂怎么說話。可見詩經的影響力,那么同學們了解詩經嗎? 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2. 過程與方法: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朗讀、解讀、品讀中把握詩歌豐富的內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
詩經,人教部編版54制八年級下冊語文12.《詩經》二首,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54,年級,下冊,語文,12.,教學,課件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與尚書周易禮記春秋并稱“五經”。論語曰“不學詩,無以言。”句中的“詩”就是詩經。古人認為經過詩經的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詩經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
詩經,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12,《詩經》二首,PPT課件,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
詩經,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朗讀音頻12,《詩經》二首朗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朗讀,音頻,12
詩經,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朗讀音頻-12,《詩經》二首-蒹葭,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朗讀,音頻,12,蒹葭
詩經,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朗讀音頻-12,《詩經》二首-關雎,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朗讀,音頻,12
詩經,關雎,人教部編版八下語文,關雎課件,關雎教案,關雎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