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輕誰重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的第2課,其隱含的概念是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并且可以通過測量得到。在一年級階段學生不需要了解質量的概念,更無需準確測量物體的質量,只需要了解物體有輕重,能夠比較不同物體的輕重并排序即可。本課通過觀察、預測、手掂、用簡易工具測量等多種比較活動,促使學生逐步建立對“物體有輕重”的認識。 【學情分析】 在第一課的觀察活動中,學生已經初步
誰輕誰重,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1.2,教學,設計
1.2誰輕誰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知道質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知道不同的物體輕重不同,物體的輕重是可以測量的。 (二)科學探究 1、會使用簡易天平,比較不同物體的輕重,輕重和大小適當的物體可作為稱量的標準物。 2、用掂量、稱量等方法可以比較不同物體的輕重,稱量比預測和掂量能更準確的比較物體的輕重。 (三)科學態度 能在預測、掂量中發現問題,進一步增強探究物體
誰輕誰重,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1.2,優質,教案,甘肅,老師,部級
誰輕誰重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的第2課,其隱含的概念是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并且可以通過測量得到。在一年級階段學生不需要了解質量的概念,更無需準確測量物體的質量,只
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誰輕誰重,教學,設計
誰輕誰重習題 1、 填空題 1.影響物體輕重的因素有( )、( )、( )。 2.測量物體輕重的實驗步驟是( )( )( )。 3.同樣大小的棉花和鐵塊,( )比( )重。 2、 選擇題 1.下列( )蘋
誰輕誰重,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1.2,練習
第二課誰輕誰重教學設計 課題 誰輕誰重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一下 學習 目標 (一)科學知識 掌握測量物體輕重的方法,了解影響物體重量的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預測再測量的方法了解影響物體重
誰輕誰重,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1.2,教案
你知道他們誰輕誰重嗎?,第二課誰輕誰重,1.2 誰輕誰重,觀察這些物體,你發現了什么?,png png qi 乒 乓 球,m kui 木 塊,s lio kui 塑 料 塊,xio xing p 小 橡 皮,d xing p 大 橡 皮,一、預測(猜一猜) 你能按輕重給它們排序嗎?,二、掂一掂(din) 像這樣掂一掂,再來排一排順序吧! (用相同的方式記錄),chng 三、稱一稱,想一
誰輕誰重,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公開,公然,課件,甘肅,老師,部級
第二課誰輕誰重科學教科版一年級下導入新知你知道他們誰輕誰重嗎新知講解這些物體誰輕誰重呢pngpngqi乒乓球mkui木塊sliokui塑料塊xioxingp小橡皮dxingp大橡皮新知講解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將下列
誰輕誰重,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1.2,課件
教科版一下科學1.2,誰輕誰重,課件含視頻素材,教科版,一下,科學,課件,視頻,素材
誰輕誰重,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課件,教案,練習
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1.2,誰輕誰重(課件+教案+習題),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誰輕誰重,課件,教案,習題